|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竞赛题库 |
| 作者 | 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竞赛 |
| 定价 | 48.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ISBN | 9787507827910 |
| 出版日期 | 2008-01-01 |
| 字数 | |
| 页码 | 376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581Kg |
| 内容简介 | |
| 《2008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竞赛题库》是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组织编写的普及奥运知识用书。与一般奥运知识读物不同的是,《2008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竞赛题库》把绵亘千年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提炼编辑成2008道竞赛题和2008枚背景介绍小贴士,以新颖的视角、简明风趣的语言、轻松有趣的形式,宣传奥运理念,传播奥运知识,为广大读者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开辟了一条捷径,为各级组织开展奥运知识竞赛提供了一本实用便捷、内容丰富的工具书。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辑 追忆奥运历史 一、奥运圣火燃激情 ——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 二、奥运组织大本营 ——国际奥委会组织 三、奥运圣火代代传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四、奥运烽火在中国 ——中国古代、近近体育的发展 五、奥运章制全解读 ——奥运会规章制度和惯例 六、奥运历史伟人行 ——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人物 七、奥运项目大聚焦 ——奥运会体育项目规则、设置的流变 八、奥运名人名事录(1) ——奥运运动员和教练员 九、奥运名人名事录(2) ——奥运运动员和教练员 十、奥运趣闻对对碰 ——奥运趣闻与罕事 第二辑 聚焦奥运之 一、奥运之大搜索 ——奥运史上的开山之举 二、奥运竞技大回放 ——奥运会赛项及技术发展 三、奥运英雄人物传(中国) ——奥运史上创纪录的中国运动员 四、奥运英雄人物传(外国) ——奥运史上创纪录的外国运动员 五、奥运狂热周边谈 ——奥运史上的文化亮点 六、奥运趣闻八卦说 ——奥运史上的边角趣闻 七、奥运佳话代代传 ——奥运史上的有趣话题 八、奥运文化面面观 ——奥运史上的文化遗产 第三辑 畅谈奥运经济 一、奥运经济助国民 ——奥运会对举办国经济的影响 二、奥运建筑荣誉榜。 ——奥林匹克运动建筑巡礼 三、奥运奇人轶事录 ——奥运史上的轶事杂说 四、奥运城市载史册 ——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风采 五、奥运品牌传千古 ——奥运会的品牌建设和保护 六、奥运科技促飞跃 ——奥运会利用和推动科技进步 第四辑 展望北京2008年奥运会 一、科技奥运显神威 ——北京2008年奥运会“科技奥运”的理念和实践 二、人文奥运唤真情 ——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和实践 三、“绿色奥运”福子孙 ——北京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的理念和实践 四、奥运经济利国民 ——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的经济促进 五、北京迎奥进行时 ——全国人民为2008年奥运会做准备 六、奥运服务全动员 ——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服务准备工作巡礼 七、奥运文明我先行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文明礼仪要求 八、奥运维权勿相忘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知识产权保护 九、奥运联想中国梦 ——展望北京2008年奥运会盛况 十、奥运健身你我他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迎接奥运会 第五辑 解读奥运项目章制 一、奥运之光尽辉煌 ——奥运会会期介绍 二、夏奥项目全解读 ——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和章制规则 三、残奥项目全解读 ——残奥会比赛项目和章制规则 四、冬奥项目全解读 ——冬奥会比赛项目和章制规则 |
| 编辑推荐 | |
| 北京电视台奥运节目部“奥运知多少”节目指定用书。2008全民参与传播奥运。把奥运带回家,把幸福带回家。永恒的时刻,永恒的记忆。全的赛题,的传播。2008道奥运知识竞赛题,2008枚奥运运动小贴士。2008年奥运会之前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媒体奥运知识竞赛的出题蓝本。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基层群众文化团体开展普及奥运知识活动、组织知识竞赛的出题依据。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发现这本书最妙的一点在于其知识更新的及时性与前瞻性。很多关于体育知识的书籍,一旦出版,很快就会因为新的世界纪录诞生、规则调整或者新的奥运举办地确定而变得滞后。但这本书显然经过了非常细致的编校和修订过程。我特意去核对了近两年才发生的一些重要变化,比如某些新兴电子竞技项目的初步纳入讨论,或者某项传统项目的器材标准微调,都能在书中找到相应的提及和解析。这体现了编者团队对“进行时”的奥林匹克运动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度,没有将它固化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同时,对于未来奥运的一些概念性探讨,如可持续发展、城市遗产等,也有专题性的收录,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竞赛”层面,更上升到了“未来展望”的高度。对于那些希望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的爱好者或专业人士来说,这种与时俱进的能力,无疑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花了心思,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金色的标题字体,一眼望过去就有一种庄重又不失活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广阔的体育场和冉冉升起的奥林匹克五环旗。拿到手上分量十足,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一摸就容易留下指纹的纸张,而是略带哑光处理的铜版纸,拿在手里阅读的时候,光线反射很柔和,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特别疲劳。内页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讲究,正文的字号大小适中,段落之间的留白处理得很到位,使得每一道题目和解析都能清晰地被区分开来,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划分上的细致,从古代奥运到现代奥运的变迁,再到各项具体运动的规则和历史渊源,每部分的过渡都显得逻辑性很强。即便是对某些冷门项目,配图也相当精美,黑白照片的颗粒感和彩色照片的高清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为文字内容增添了丰富的视觉层次感。整体来看,这本书在实体制作层面上,完全符合一本专业知识参考书应有的高水准,让人感觉物有所值,值得收藏。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透露出一种非常严谨且略带学术性的笔触,读起来感觉非常可靠。作者在撰写时,似乎时刻都保持着对史实的敬畏之心,对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关键人物的介绍,都引用了清晰的来源或明确的年代标记,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极大的安全感,不用担心信息被夸大或误传。例如,在介绍奥林匹克格言的演变时,它的措辞非常考究,用了“阐释”、“确立”、“精神内核”等词汇,而不是简单的“改变了”。这种用词的精准性,使得内容的深度被极大地提升了。我注意到,即便是面对一些相对容易理解的常识性问题,作者也会用更宏大的叙事框架去引导读者思考,比如将某个体育成就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技术发展水平联系起来。这种“大历史观”的融入,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点瞬间鲜活起来,我感觉我不是在背诵一堆孤立的事实,而是在阅读一部波澜壮阔的体育文明史。这种沉稳又不失文采的叙述,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
评分这本书在实用性上做到了极致的平衡,即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确保了作为“题库”应有的参与感和检验效果。它不是一本纯粹的教科书,也不是一套应试试卷,而是两者之间一个完美的结合体。不同章节的题目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科学,从基础认知到深入理解,再到高阶的分析判断,层层递进,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进行选择性攻克。更令人称道的是,许多题目并非简单的选择或判断,而是要求读者进行简短的论述或解释,这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组织语言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迫使我们去梳理知识的脉络,而不是死记硬背碎片信息。而且,每道题目后的解析部分,不仅给出了正确答案的理由,还会附带拓展阅读的“延伸知识点”,相当于在做一道题的同时,又学到了两三个相关的新知识。这种高效的学习闭环设计,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反馈和进步的成就感,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做完一整套测试。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在我看来,简直是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量身定制的。它没有采取那种简单粗暴的“题目+答案”罗列方式,而是真正体现了“知识竞赛”的深度和广度。每一部分知识点的讲解,都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在给你做细致的赛前辅导。比如在讲述田径规则演变时,它不仅仅是给出了现代标准,还会穿插讲解不同历史时期技术动作的细微差别,并解释这些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或规则哲学。这种讲解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求知欲,让我不再满足于“知道答案”本身,而是渴望理解“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而且,它的知识点覆盖面之广令人印象深刻,除了那些家喻户晓的“三大球”和经典项目,连击剑中的礼仪规范、马术比赛中不同场地设置的含义,乃至残奥会各个项目的特殊规则,都有详尽而准确的阐述。这绝不是一本应付考试的速成指南,而是一部可以伴随我多年,不断深入探索的奥林匹克文化百科全书。我用了好几天时间,才大致浏览完前三分之一的内容,深感知识的浩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