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特级大师飞刀战法及其训练测试/象棋阶梯课堂系列
定价:31.00元
作者:傅宝胜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33772413
字数:
页码:24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象棋阶梯课堂系列》是一套供象棋爱好者自测水平、升级训练的习题精华集。分为初级篇、中级篇、高级篇和棋士篇,共八册。
本套书突出以下特点:
试题编选遵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题目实用、新颖,趣味盎然,由易到难,配套成龙,具有连续性,能给读者新奇、愉悦之感。
注重题型和功能的多样化。问题的提示和解析语言地道、鲜活易懂,达到激发读者对思考试题感兴趣的目的,让读者自然领略问题的实质、变化的必然、解题的精髓,充分感受象棋的乐趣和魅力。
《象棋特级大师飞刀战法及其训练测试/象棋阶梯课堂系列》每单元均附有习题解答。解答没有繁杂求证的过程,只简单给出了正确答案和部分变化,更多的变化需要读者仔细计算和揣摩。
内容提要
《象棋特级大师飞刀战法及其训练测试/象棋阶梯课堂系列》主要介绍的是特级大师中局的飞刀战法及特级大师的一剑封喉。
中局飞刀是具有杀伤力的冷着妙手和一锤定音的绝招。它的发现和运用确实很难,需要广大象棋爱好者努力学习特级大师们的战略大局观和战术的杀法技巧。
一剑封喉的意思是指一招即可产生致命打击。尤其在中残局中经常存在。一剑封喉的发现和运用似乎很难,其实只要熟练掌握基本杀法,养成思考和计算的习惯,加强对着手的认识和理解,一剑封喉也不难掌握。
通过该书的学习和习作,会对读者掌握一招制胜和飞刀战法有一定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目录
单元 特级大师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1 杨官磷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1 解答
试卷2 胡荣华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2 解答
试卷3 吕钦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3 解答
试卷4 许银川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4 解答
试卷5 柳大华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5 解答
试卷6 陶汉明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6 解答
试卷7 于幼华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7 解答
试卷8 赵国荣、徐天红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8 解答
试卷9 洪智、赵鑫鑫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巷9 解答
试卷10 李义庭、李来群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10 解答
第二单元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
试卷1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一)
试卷1 解答
试卷2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二)
试卷2 解答
试卷3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三)
试卷3 解答
试卷4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四)
试卷4 解答
试卷5 象棋大师、国手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一)
试卷5 解答
试卷6 象棋大师、国手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二)
试卷6 解答
试卷7 象棋大师、国手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三)
试卷7 解答
试卷8 象棋大师、国手一剑封喉问题测试(四)
试卷9 解答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单元 特级大师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1 杨官磷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1 解答
试卷2 胡荣华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2 解答
试卷3 吕钦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3 解答
试卷4 许银川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4 解答
试卷5 柳大华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5 解答
试卷6 陶汉明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6 解答
试卷7 于幼华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7 解答
试卷8 赵国荣、徐天红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8 解答
试卷9 洪智、赵鑫鑫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巷9 解答
试卷10 李义庭、李来群中局飞刀战法问题测试
试卷10 解答
第二单元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
试卷1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一)
试卷1 解答
试卷2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二)
试卷2 解答
试卷3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三)
试卷3 解答
试卷4 特级大师一剑封喉问题测试(四)
试卷4 解答
试卷5 象棋大师、国手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一)
试卷5 解答
试卷6 象棋大师、国手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二)
试卷6 解答
试卷7 象棋大师、国手一剑封喉问题测试(三)
试卷7 解答
试卷8 象棋大师、国手一剑封喉问题测试(四)
试卷9 解答
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被它严谨的编排和细致入微的图示所吸引。这绝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速成手册”,而是一部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打磨的学术性教材。作者在探讨高阶战法时,所引用的数据和对局记录都显得极其可靠,体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高水平的棋院课堂,讲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对教学方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某一类特定的弃子战术时,书中不仅给出了成功的范例,还特意列举了在不同局面下,该战术可能被对手如何巧妙化解的“反例”,这种“正反对比”的教学手法,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对变化深度的理解和应变能力。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最怕的就是学了“死招”,而这本书则有效地规避了这种风险,它教会我们如何根据对手的反应灵活调整策略。书中的训练测试部分更是妙笔生花,它并非简单的黑白题,而是设置了一系列带有明确情景设定的“实战模拟”,要求读者在限定的时间和目标下找出最优解,这极大地锻炼了临场决策的能力,让理论知识真正落地生根。
评分这本关于象棋战术的著作,简直是为那些渴望从“高手”跨越到“大师”门槛的棋友量身打造的秘籍。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你耳边细细剖析每一着棋背后的深层含义。我尤其欣赏它在理论阐述上那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性,从基础的理念框架到复杂的实战应用,每一步都铺垫得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至于感到迷茫或信息过载。书中的案例选取极其精准,那些经典的对局经过作者的庖丁解牛式的分析后,原本看似玄奥的布局和残局变化,瞬间变得清晰明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更着重于“为什么”和“怎么办”,引导读者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体系,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招法。读完第一部分,我就感觉自己对中局的控制力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处理复杂多变的残局时,心态和处理方式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是一种思维的范式转移,而非简单的招法罗列,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象棋精髓的进阶学习者来说,绝对是案头必备的良师益友。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棋艺的提升,更是一种对全局观和预判能力的系统性训练,让人茅塞顿开。
评分坦白说,市面上的象棋书籍汗牛充栋,但真正能让人反复品读,每次都有新收获的凤毛麟角。然而,这本著作给我的感觉是“耐人寻味”的典范。它的文字风格沉稳中带着一股锐气,尤其是在描述那些决定胜负的关键转折点时,那种笔力千钧的力度,让人在翻阅时都不禁屏住呼吸。我特别喜欢它对“时机”的把握的论述。在象棋中,战术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何时发动,何时蛰伏,这本书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作者没有将战术描绘成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将其视为一系列复杂概率的权衡。当我尝试将书中的一些“定式”应用到我的实战中时,我发现自己不再是机械地模仿,而是开始理解了驱动这些招法背后的“气势”和“节奏感”。这种理解上的提升,是靠大量重复性的死记硬背无法达到的。读完之后,我的对局质量稳定度明显提高了,不再轻易在优势局面下被对手抓住破绽反击,这完全归功于作者对全局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细致讲解。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的深度远超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这只是对一些流行战术的重新梳理,但深入阅读后发现,它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构建战术体系”的底层逻辑报告。作者对于“主动性”和“被动性”的辩证关系处理得尤为精妙。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在进攻,但实际上只是在执行一套预设的流程,而这本书则教会我们如何在对手的防守框架下,精准地植入那些“非对称”的、能够打破平衡的战术因子。它对“灵活性”的强调,是让我受益匪浅的地方。在解析某些著名的“飞刀”套路时,作者总会穿插提醒读者,棋局是流动的,套路本身没有生命,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和对既有套路的创新性改造。这种鼓励独立思考的教学态度,让我从过去“学棋”的状态,转变为“研究棋”的状态。每次合上书本,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找朋友对弈几局,那种将书中学到的新思维模式付诸实践的兴奋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直接的反馈。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值得称赞,这在专业棋书里往往是被忽视的一点。清晰的棋盘图例,合理的注释位置,使得在复杂的行棋变化中,视线转换非常流畅,极大地减少了阅读疲劳。对于经常需要对照分析的棋手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从基础到精通的清晰学习路径。作者似乎深知不同水平棋手在学习高阶战术时可能遇到的认知障碍,因此在关键概念的引入上,总是先用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例子进行热身和铺垫,然后再逐步引入那些更加复杂、需要更高计算力的变例。这种“阶梯式”的教学设计,让学习的坡度非常友好,即使是遇到一些非常深奥的残局理论,也能因为前文扎实的积累,而更容易被大脑所接纳。它不是一本只写给特级大师看的“炫技录”,而是一本真正致力于提升读者的“工具书”,让每位认真研习的棋手都能感受到自己技艺的稳步攀升,这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衡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