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七年之惑:婚姻的99个难题
定价:22.00元
作者:严曼丽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8017365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自序 七年之感
1 早餐桌上的字条
2 夜半守门人
3 多亏有除湿机
4 秘密保险
5 怀孕之隐
6 彼岸女子的来信
7 暗夜的潮骚
8 谁的好帮手
9 有妻无用?
10 情趣包裹?
11 浴室与饭桌之间的思辩
12 床第间的政治骚扰
13 窗外有眼
14 家常菜“意的牢结”
15 蛛网上的飞虫
16 套子疑云
17 丈夫的治装费
18 三温暖里的鱼
19 压力锅边的花
20 旅梦
21 婆家,娘家,过年回哪家?
22 小麦克白夫人
23 妻子的房子
24 古龙水之夜
25 温柔杀意
26 妻犬同笼
27 鬼胎
28 对手
29 酒谶
30 逐乱之夫
……
作者介绍
严曼丽,台湾省淡水人。 台大中文系毕业后,做过两年高中老师。之后,在媒体界浪迹二十多年。 曾在《健康世界》等几家杂志社,也在《中时晚报》待了许多年。曾经担任《心灵》杂志发行人,目前是野鹅出版社的负责人。 写过若干篇长长短短的小说,《招弟的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封面上的“99个难题”听起来有点让人望而却步,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场深入骨髓的自我剖析与情感探索之旅。我必须说,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而且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诚实,毫不避讳地揭示了婚姻中那些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掩盖的裂痕。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停下来,对着书页陷入沉思,甚至会情不自禁地对照自己的婚姻,那些曾经被我当作“小摩擦”的情节,在作者的笔下被放大、被解析,让我看到了它们背后更深层次的根源。比如,关于沟通的章节,我一直以为自己挺会表达的,但读完之后才发现,我常常只是在“说话”,而没有真正地“倾听”,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误解,日积月累,最终酿成了无法弥合的鸿沟。还有关于“期待”的部分,作者犀利地指出,我们总是在用理想化的剧本来衡量现实中的伴侣,而忽略了对方的真实需求和个体差异,这种期待的错位,才是导致失望和痛苦的罪魁祸首。这本书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逼迫你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它让你直面那些藏在心底的恐惧、不安和委屈,然后,在黑暗中找到微光,重新审视和定义自己的婚姻。
评分坦白说,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婚姻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大多是空泛的说教或者鸡汤式的安慰。然而,《七年之惑:婚姻的99个难题》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的观点非常独到,而且带着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她不像其他作者那样试图提供万能的解决方案,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问题发生的内在逻辑。例如,在谈论“婆媳关系”时,她并没有将矛头指向任何一方,而是深入分析了家庭结构、代际差异以及个体认知偏差是如何共同作用,制造矛盾的。这种客观而全面的视角,让我受益匪浅。书中的很多观点,虽然听起来有些“刺耳”,甚至会触碰到内心的痛处,但正是这种“痛”,才最能引起共鸣,也最能促使我们改变。它不是让你看完之后感觉“舒服”的书,而是让你看完之后“清醒”的书。我曾经以为婚姻就是一蔬一饭、柴米油盐的日常,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婚姻更是关于灵魂的契合、精神的共鸣,以及在无尽的磨砺中,如何保持初心,寻找彼此最真诚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与其说是“难题”,不如说是“真相”。它不给你提供拐杖,而是让你学会如何行走。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这本书会引起如此大的共鸣?我想,是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焦虑。我们渴望一段完美的婚姻,但现实却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作者以一种非常冷静、理性的笔调,剖析了婚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陷阱”。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爱”的消退,她并没有将其归结为“不爱了”,而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情感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如何在这种变化中,维系和升华爱情。这本书让我明白,婚姻不是一劳永逸的童话,而是一场需要不断经营、不断学习的修行。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婚姻的期待,也让我认识到,真正的亲密,是建立在理解、尊重和包容的基础之上。读完这本书,我没有觉得婚姻变得更难了,反而觉得,对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太大了,它让我看到了婚姻中那些我从未曾正视过的“阴暗面”,也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幸福”,其实是建立在对真相的逃避之上。作者对于“责任”的定义,尤其让我醍醐灌顶。她认为,婚姻中的责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付出,更是情感上的承诺,是对彼此脆弱的接纳,以及在困难面前共同成长的决心。我曾经一直以为,只要我做到了家庭主妇的本分,对丈夫体贴入微,就算尽到了婚姻的责任,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责任,是与伴侣一同承担生活的风雨,是共同面对内心的恐惧,是即使在最疲惫的时候,也能看见对方眼中的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自我成长”的部分,作者强调,一个健康的婚姻,建立在两个独立、成熟的个体之上,只有当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给予对方更优质的爱。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婚姻中的不足,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成长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解剖了婚姻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教你如何“解决问题”的实用手册,但事实证明,它远不止于此。作者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层层深入地探讨了导致婚姻困境的根本原因,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之下的心理机制和社会文化影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个体边界”的论述,很多时候,我们因为过于亲密而模糊了自我,失去了独立的个体意识,这种“过度融合”反而让关系变得窒息。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不同边界处理方式对婚姻质量的影响,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在不自觉地侵犯对方的边界,或者被对方侵犯。另外,关于“新鲜感”的消逝,这本书给出了非常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不是简单的“七年之痒”,而是源于情感的惯性、生活压力的挤压,以及我们自身成长需求的变化。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婚姻的“考古”,挖出了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真相,也重新认识了婚姻的脆弱与珍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