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吴淞笙围棋教室(初级篇)
定价:10.00元
作者:吴淞笙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8-01
ISBN:97875009231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吴淞笙的这本书是教初学者如何下围棋。淞笙的大名早就知道,但真正接触是近几年的事。他为了普及围棋,身体力行,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校办了一个吴淞笙围棋教育。亲自教同学了解围棋和学习下围棋。听课的同学大都是对围棋了解不深,甚至还有棋盲。可他们一接触上围棋,也都立刻着迷。吴松笙的教材不单单是教你一招一式,而是注入了启发和哲理。同学们每周只有一次正式上课,但一个学期下来,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不少同学的考卷和心得体都可以作为很好的模文。
本书共有十八课,介绍了围棋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九子局黑方开局策略、基础定式、七子局黑方开局策略、特殊棋型之启示等。本书内容包括:九子局黑方开忆策略、基础定式、基础死活等。
目录
课 九子局黑方开局策略(一)
第二课 九子局黑方开局策略(二)
第三课 九子局黑方开局策略(三)
第四课 基础定式(一)
第五课 基础定式(二)
第六课 基础定式(三)
第七课 基础定式(四)
第八课 基础定式(五)
第九课 基础定式(六)
第十课 基础死活(一)
第十一课 基础死活(二)
第十二课 基础死活(三)
第十三课 七子局黑方开局策略(一)
第十四课 七子局黑方开局策略(二)
第十五课 七子局黑方开局策略(三)
第十六课 特殊棋型之启示(一)
第十七课 特殊棋型之启示(二)
第十八课 征吃与征子条件
附录 中国古代围棋简史
作者介绍
吴淞笙,福建菁田人氏。1945年出生于上海,早年在上海从林勉学弈,1957年开始参加上海市比赛,1959年入选上海围棋集训队,得到刘棣怀、魏海鸿、汪振雄等的指导。1961年入选国家围棋集训队。1962年获全国围棋赛第三名,1963年在中日围棋赛中曾战胜日本宫本直毅八段,1964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棋谱时,我正处于围棋学习的一个瓶颈期——计算力有余,但大局观严重不足,总是在小处得利却在关键处失势。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一剂猛药,但服下后却是沁人心脾的甘霖。它最让我震撼的是对“效率”和“缓急”的阐述。吴老师并没有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去量化这些概念,而是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对局片段,将“先手”与“后手”、“厚势”与“实地”之间的微妙平衡,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记得其中一节讲到“目外”的争夺,它通过几个简练的图例,把“金角银边草肚皮”这句老话,用现代围棋的语言重新诠释了一遍,让我茅塞顿开。以往我总想把所有地方都占满,结果反而顾此失彼,而书中的理念是学会放弃那些不值一提的小利,将精力聚焦于决定胜负的关键点。这种思维的转变,比学会一招制敌的技巧重要一万倍,它重塑了我对围棋的认知框架。
评分这本棋谱,初捧在手,便觉一股清气扑面而来,绝非那种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它更像是吴老师亲手为你备好的一壶清茶,端正,却又透着几分家常的温暖。我尤其欣赏它在基础布局上的处理,那种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的讲解方式,让人在学习复杂变化之前,心境先沉淀了下来。比如对于“星位”的理解,不同于市面上一些强调激进占地的教材,这里更侧重于“厚味”的构建和“对角线”的经营理念,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死记硬背定式要高明得多。翻开前几章,那些看似简单的“打劫”和“手筋”的示范,实则暗藏了对全局观的培养。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思路去复盘几盘自己的对局,赫然发现以往总是在局部纠缠不清的问题,突然间有了清晰的脉络可循。这哪里是教科书,分明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坐在你身边,轻点着棋盘,告诉你“棋,该这么下”。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感,是其他速成书籍无法给予的。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的初级围棋书籍,十有八九都显得枯燥乏味,充满了密密麻麻的数字和符号,让人望而生畏。然而,《吴淞笙围棋教室(初级篇)》却成功地做到了寓教于乐,或者说,寓“理”于“趣”。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图例清晰,关键变化点的注释简短精悍,绝不拖泥带水。更妙的是,书中穿插了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比如在讲解“势力范围的扩张”时,作者将其比作“在邻居家门口种下了一棵树,但树荫的范围需要随着时间慢慢扩大”,这种形象的比喻,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理解门槛。我之前教过一些小朋友,效果都不太理想,后来让他们照着这本书的思路去练习,进步速度明显加快。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会你如何赢下一盘棋,而在于让你爱上思考“为什么”要这么下,从根本上激发了学习围棋的内驱力,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书,初读可能只懂七分,但随着自己对棋局理解的加深,再去翻阅,总会有新的感悟。我个人尤其偏爱它对“死活基础”的处理,它没有像其他教材那样,堆砌大量复杂的“打吃”、“提子”练习题,而是将死活问题融入到“局部争夺”的场景中去讲解。比如在讨论一个角落的占地权时,它会自然而然地引出几个关键的“手筋”来确保自己的棋子安然无恙,或是借此机会将对手的棋子分割包围。这种“带着目的去学习死活”的方法,使得枯燥的计算训练变得有了实战意义。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是在用一种非常“立体化”的方式来构建知识体系,所有的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互相支撑的,这对于构建扎实的初级围棋功底至关重要,它让我们明白,围棋的每一个落子,都必须服务于全局的战略意图。
评分我接触围棋已经有些年头了,从前的教材总让我感觉有些“过时”,它们似乎只关注于古人的经典布局,对于现代棋坛的快速演进显得有些滞后。然而,吴老师的这本《初级篇》,却展现出一种难得的老道与新潮的完美结合。虽然是针对初学者,但其中蕴含的理念,却处处闪烁着现代围棋的智慧光芒。例如,书中对于“薄棋”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要赶紧做活”,而是强调“薄棋是未来进攻的潜力”。这种对“不稳定因素”的积极解读,非常符合当前围棋追求主动权的趋势。我发现,即便是书中那些最基础的“分投”和“靠打”的运用,都融入了对“空间控制”的深刻理解。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思维的升级,它不仅提升了我的棋力,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一种严谨的、系统性的学习方法论,让我对未来如何在棋道上继续探索,充满了信心和方向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