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市面上已经发行了很多关于钢琴爵士乐的教材,但我仍然觉得很有必要出版一本更为综合性的教材,将钢琴爵士乐的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因为很多有抱负的年轻钢琴家意识到基础理论对即兴创作的重要性,并开始懂得从理论书中学习必要的知识。但是书中枯燥的讲述方式让他们的热情很快熄灭了。同样,仅仅在键盘上练习指法也会让人感到厌烦和沮丧。
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将音乐表演所涉及的问题一网打尽。但书中每个章节都会全面地讲述一种特定技巧的问题。问题讲解之后,还有帮助熟悉这些技巧的专门练习。另外,从拉格泰姆晚期到“前卫”爵士乐的早期,这些不同流派的常用术语和风格特点在本书中都会讨论到。
希望读者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学好爵士音乐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弹奏爵士钢琴的基础技术,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目录:
爵士乐和声的元素
音程和三和弦
t和弦
七和弦
简化七和弦
行走低音
转位和弦
五度循环
半音变化
七和弦的派生
九和弦
十一和十三和弦
代理和弦
II—V—I进行
和声调式
音阶和调式
摇摆钢琴风格
低音十度
BeboD钢琴风格
块状和声钢琴风格
现代和声编配
和弦符号附录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封面那深邃的蓝色调,配上简约而又不失韵味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厚实而又不失韧性,翻阅起来有一种很踏实的体验。我平时对那些设计过于花哨的书籍不太感冒,但这本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又透着一股低调的艺术气息,非常符合我对“好书”的审美标准。尤其是内页的印刷质量,黑白分明的五线谱和指法标记,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练习也丝毫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真的能从这些地方体现出来,让人感觉物超所值。我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来翻翻的,但光是欣赏它的外在包装和印刷工艺,就觉得这次投入很值得。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餐式阅读的时代,还能有这样用心打磨实体书的出版商,真是让人倍感欣慰。这本书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的钢琴爱好者,我的练习时间非常有限,通常只能在工作日晚上挤出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因此,我非常看重练习材料的效率和针对性。以前我用过的那些教材,很多练习的重复率太高,做完一个部分,感觉时间都耗在了那些已经非常熟练的音阶或琶音上,真正需要突破的难点却只是匆匆带过。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明显不同,它似乎有一种“直击痛点”的能力。你会发现,某些看似不起眼的练习,恰恰是你最容易卡壳的地方,而作者针对这些弱点设计的变奏和组合,简直是“对症下药”。更棒的是,它并没有强迫你在某一个速度上无限循环,而是鼓励你在掌握核心概念后,迅速尝试不同的节奏型和强弱变化。这使得我有限的练习时间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每一次练习结束后,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某些技术层面的提升,而不是那种“练了很多,但好像什么都没练”的空虚感。这种高效的反馈机制,对于时间紧张的成年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评分我更喜欢那些有深厚文化背景支撑的音乐书籍,它们能带我领略音乐背后的历史脉络和风格演变。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一点,在于它在技术指导之余,穿插了许多关于爵士乐发展史的细微观察。它没有大篇幅地去讲述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分析特定时期或代表性音乐家的指法偏好和和声选择,来间接展现爵士乐的进化轨迹。例如,在讲解某个特定和弦进行时,作者会不经意地提及这在五六十年代的Bebop音乐中是如何被运用和超越的。这种“在实践中学历史”的方式,比起枯燥的文字叙述要生动得多。它让我明白,我正在练习的每一个技巧,都承载着音乐家们的心血和时代的烙印。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一本单纯的练习曲集,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可演奏的爵士乐文化史,让我对所学的音乐语言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我是一个对音乐理论有着近乎偏执追求的人,一直在寻找那种能将基础练习与深层音乐理解完美结合的教材。遗憾的是,市面上大多数的练习曲集,要么过于注重指法的机械重复,读起来枯燥乏味,让人提不起精神;要么就是理论讲解过于晦涩,对初学者来说门槛太高,学着学着就容易迷失方向。我尤其讨厌那种只给出一串音符而缺乏背后逻辑解释的练习。但是,这本书在处理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到位。它并没有简单地堆砌难度,而是巧妙地将各种技术难点融入到听起来悦耳的旋律片段中。每一次的练习,都仿佛在进行一次小型的音乐叙事,而不是单纯的肌肉训练。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练习,我开始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声走向如何影响手指的运动轨迹,而不是机械地记住某个指型。这种由表及里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探索爵士乐复杂和声系统的兴趣。
评分坦白说,我接触爵士乐有一段时间了,但总感觉自己的演奏缺乏那种“味道”,尤其是在即兴和节奏处理上,总有一种“欧式”的僵硬感。我尝试过听大量的唱片来模仿,但“听”和“做”之间,始终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膜。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律动”的理解。它并非仅仅是关于音高的排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时间感”和“重音错位”的教科书。书中对于切分音、摇摆节奏(Swing)的细腻处理和图示说明,让我终于明白了那些大师们是如何在看似不规则的音符之间,创造出那种流淌、自由的感觉的。我开始意识到,爵士乐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传统节拍的微妙“戏弄”。通过这本书中的练习,我的手指开始逐渐学会“松弛”下来,不再死板地卡在每一拍上,而是学会了如何“推拉”节奏,这对我个人风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