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2016~2017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 电子与通信 书籍 |
| 作者: |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 |
| 定价: | 360.0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7-04-01 |
| ISBN: | 9787115451446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内容简介 | |
| 2016~2017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 是一部综合反映2016~2017年度中国通信行业政策、技术环境、运营发展概况的研究分析报告,并对中国通信业整体发展情况、企业发展、移动及无线通信服务发展、互联网及网络信息发展、通信产业发展情况、电信监管和行业自律等进行了深度分析。 |
| 目录 | |
| 2016年信息通信业发展分析与展望 ………………………………………………………………………杜胜兰 1 用好互联网新工具,提升创新应用水平……………………………………………………………………吴基传 4 大宽带与大连接的发展………………………………………………………………………………………邬贺铨 9 信息通信业2017年十大趋势 …………………………………………………………………………… 马文静 14 综合篇 2016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 19 电信业运行态势及展望……………………………………………………………………………………………… 26 电信业转型透析与展望……………………………………………………………………………………………… 29 我国及信息通信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32 电信改革及ICT行业监管情况分析 ……………………………………………………………………………… 36 信息通信业节能减排情况分析与展望……………………………………………………………………………… 39 无线电管理现状及展望……………………………………………………………………………………………… 42 宽带及移动通信篇 宽带发展情况分析…………………………………………………………………………………………………… 46 宽带情况分析…………………………………………………………………………………………………… 48 我国及TD-LTE和4G产业发展分析 ………………………………………………………………………… 55 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与展望………………………………………………………………………………………… 62 我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2016年发展情况 ………………………………………………………………………… 71 移动芯片产业发展分析……………………………………………………………………………………………… 77 移动支付行业发展分析……………………………………………………………………………………………… 81 互联网与信息服务篇 国内互联网发展情况分析…………………………………………………………………………………………… 88 互联网热点领域市场分析…………………………………………………………………………………………… 98 “互联网 汽车”后市场发展分析 …………………………………………………………………………………107 “互联网 ”农业 ……………………………………………………………………………………………………110 目 录 016 ~ 017 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 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发展………………………………………………………………………………………114 电子政务发展情况……………………………………………………………………………………………………119 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分析………………………………………………………………………………………………124 网络与信息篇 网络与信息综述…………………………………………………………………………………………………129 垃圾、诈骗信息分析与治理建议……………………………………………………………………………………132 网站漏洞分析……………………………………………………………………………………………………135 移动支付风险分析与防护机制研究……………………………………………………………………………141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篇 大数据发展分 |
| 编辑 | |
| 1.2016~2017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 适合通信行业内各方人士阅读,针对通信行业内的管理层人士。 2.2016~2017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分析报告 对本年度内中国通信行业内的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都有精辟概述,对相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简出的专题研究。 3.各专家的独到见解、建议对相关问题的关注者和探讨者有开拓思路和建议的作用。 |
我是在一个行业论坛上听人推荐这本书的,当时讨论的是传统电信运营商如何应对OTT业务的冲击。我当时就想,与其听人七嘴八舌地猜测,不如看看专业报告是怎么分析的。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深刻印象是其宏大的叙事视角,它没有仅仅停留在运营商的财报数据上,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整个产业链——从芯片制造商到设备供应商,再到内容服务提供商。我非常想知道它如何剖析“提速降费”政策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传导效应。你知道,那几年“降费”的呼声很高,但技术升级的成本是实打实的。报告有没有提供一个平衡的视角,去分析运营商如何在保证投资强度的同时,实现对消费者的让利?另外,当时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开始爆发式增长,我好奇报告是否将这些新兴业务模式与传统通信基础设施进行了有效的关联分析。比如,数据中心对带宽的需求激增,如何反哺了骨干网的升级改造?如果报告能提供一些横跨不同细分领域的交叉分析数据,而不是孤立地看每个板块,那它的洞察力就非同一般了。这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报告,更是一幅描绘产业生态演变的复杂画卷。
评分我一直认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分析报告,如果不能对未来的趋势做出有根据的预判,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这份2016-2017年的报告,恰恰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4G红利尚未完全释放,5G的商业化蓝图已经开始绘制。因此,我期待报告在梳理完过去两年的成绩单后,能对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路径做出一些前瞻性的研判。这份研判不应该是空泛的口号,而应该基于当时的技术成熟度、资本市场的热点流向以及国际标准组织的最新动向。例如,报告是否预估了物联网(IoT)在特定垂直行业的渗透速度?它对工业互联网的初期发展阶段有何见解?以及,在网络安全方面,随着数据量的激增,报告对数据主权和隐私保护的监管趋势有无深入的探讨?如果报告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路线图,指出哪些技术是“确定性增长点”,哪些领域可能存在“技术泡沫”,那它就从一份历史回顾报告,升华为一份指导未来决策的战略指南。这种前瞻性和思辨性,才是衡量一本专业报告是否卓越的核心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那种深蓝色调配上银色的字体,一看就是份量十足的专业报告。我当时拿到手的时候,心里就暗自琢磨,这得是收集了多少一手资料才能编纂出来啊。我尤其关注它对那两年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描述,你知道的,2016到2017年,4G网络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度覆盖和优化,而5G的早期规划和技术预研也开始浮出水面。我期待看到报告如何量化这些“看不见”的进步,比如基站密度变化、平均用户下载速率的提升,以及光纤入户的普及率。更深层次地,我想知道报告有没有深入探讨政策法规在这一时期的作用,比如牌照发放、频谱分配这些关键环节,是如何影响市场格局和技术路线选择的。毕竟,信息通信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至关重要。如果报告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省份在推进“宽带中国”战略中的经验教训,那就太有价值了。总而言之,从这份报告的体量和专业气质来看,它应该是一份扎实的行业教科书级别的参考资料,为理解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国通信业的“骨架”提供了清晰的蓝图。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最初的目的,其实是想找一些关于“工匠精神”和“创新路径”的案例。我在一个初创公司工作,我们正处于技术积累的关键期,需要从已有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展示出那些在技术攻关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团队或企业的具体做法。比如,在关键核心器件的国产化进程中,有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组织研发力量,跨越了哪些技术壁垒的?报告如果能聚焦于那些默默无闻却至关重要的技术节点,而非仅仅聚焦于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巨头,那才真正体现出其深度。而且,我希望报告能提供一些关于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分析。通信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优秀的人才储备是持续创新的基础。报告有没有探讨过,那两年中国在吸引国际顶尖通信人才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或者,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培养体系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哪些脱节或契合点?这些“软性”因素的分析,往往比冰冷的数字更能启发我们思考未来的发展战略。
评分当我翻阅这本厚重的报告时,最吸引我的是它对“用户体验”的量化描述。在那个阶段,大家对通信服务的期望值快速上升,用户不再满足于“能打通”或“能上网”,他们开始追求低延迟、高可靠性和无缝切换的体验。我想知道报告是如何捕捉和衡量这种用户体验的微妙变化的。除了传统的信令数据分析,它是否引入了社会化媒体的用户投诉数据、应用层面的体验指标(如视频加载时间、在线游戏延迟)等更贴近终端用户的维度?更重要的是,报告是否将这些用户体验的提升,与当时正在进行的网络升级(比如载波聚合、Massive MIMO的早期试点)的投入产出比进行了关联分析?毕竟,投入巨资升级网络,最终的价值体现必须是用户感知到的改善。如果报告能清晰地勾勒出技术投入到用户满意度提升之间的逻辑链条,那就为我们这些服务提供商制定未来投资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它应该能告诉我们,用户最看重的是什么,以及我们应该优先解决哪些痛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