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目標100歲
定價:32.00元
作者:趙立姝譯
齣版社:光明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801457400
字數:500000
頁碼:59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前是中國人,66歲至74歲是青年老人,75歲-90歲纔是老年人,90歲-120歲是高齡老人。人類的死亡絕大多數是疾病嚮緻,而真正老死(死於生理壽數)的很少,因此,聯閤國維多利亞宣布告訴我們:“閤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四大基石。
內容提要
人應該怎樣健康地活在到生理壽命呢?當前,世界新的衛生健康觀念認為,一個人要想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由從前以治療為主轉為以保健預防為主,健身纔能健康,健康纔能防病,疾病的預防比疾病的治療更為重要。隻有做好保健預防,疾病纔能遠離你的身體,人類中的絕大多數纔能活到生理壽命,而不會因疾病提前死亡。為此,我們從當今世界衛生健康的新觀念齣發,以聯閤國維多利亞宣言提齣的健康四大基石“閤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為主題,以國際*的健康理論為指導,編譯齣版這本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地方在於它對“時間尺度”的徹底顛覆。我們習慣於以季度、年度來衡量生活,而這本書將我們的視角瞬間拉長到瞭世紀的尺度,但這並非是遙不可及的科幻,而是通過對人類曆史、生物學規律以及個人心理慣性的細緻觀察得齣的結論。作者沒有試圖販賣“永生”的幻覺,而是提供瞭一種更為務實——但也更為宏大——的生存策略:如何設計一個能夠適應漫長變化周期的“操作係統”。它成功地將個體焦慮置於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之下,使得那些眼前的煩惱顯得微不足道,從而幫助讀者建立起一種超越日常瑣碎的“大局觀”。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日常決策的濾鏡徹底改變瞭,不再是短期的得失衡量,而是開始審視這些選擇在未來數十年中可能産生的“滾雪球效應”。這是一種從根本上重塑人生優先級的心法。
評分閱讀體驗上,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選擇透露齣一種剋製而優雅的格調。它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古董,每一個細節都體現瞭匠心。作者似乎對語言有著近乎偏執的尊重,用詞精準,句式結構變化多端,絕不齣現陳詞濫調,這使得即便是探討深奧的主題,閱讀過程也保持著一種美學上的愉悅。它不是那種讀完後立刻就能“變現”的書,更像是一壇老酒,需要時間去窖藏和品味。我發現,每當我重讀其中某一章時,都會有全新的感悟,因為我自身經曆的變化,使得我得以從新的角度去解讀作者當初埋下的伏筆。這種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復讀價值”,是判斷一本優秀書籍的重要標準,而這本書無疑做到瞭。它強迫你去慢下來,去感受文字的重量和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密度實在驚人,每一次翻頁都像是進行一次智力上的攀登。它絕非可以輕鬆消遣的作品,更像是為那些已經對生活有瞭初步認知,並開始渴望更高維度思考的讀者準備的“思維健身房”。作者的敘事節奏變化莫測,時而如疾風驟雨般密集輸齣復雜的概念體係,需要反復琢磨纔能消化;時而又像清泉般涓涓細流,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齣生活中的微小瞬間,卻蘊含著巨大的哲理張力。我不得不承認,在閱讀過程中,我多次需要藉助筆記工具來梳理作者構建的那些龐大而嚴謹的邏輯框架。但正是這種挑戰性,帶來瞭巨大的滿足感——每攻剋一個難點,都感覺自己的認知邊界被嚮外推瞭一寸。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告訴你什麼”,而在於它“讓你如何思考”,它拆解瞭我們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勢,用一種近乎手術刀般精準的方式,解剖瞭我們對“長久”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開篇就如同一個沉靜的湖麵,微風拂過,泛起層層漣漪,引人深思。作者以一種近乎哲學傢的口吻,緩緩展開瞭一幅關於時間與存在的宏大畫捲。它不像那些市麵上常見的成功學書籍那樣,上來就拋齣一些空洞的口號和速成的秘訣,反而更像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對話,引導讀者去重新審視自己與“未來”的關係。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意義構建”的論述,它沒有給齣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精妙的工具箱,讓讀者自己去敲打、去雕琢屬於自己的生命藍圖。閱讀過程中,我時常停下來,閤上書本,望嚮窗外,思考著那些被日常瑣事掩蓋的、關於“我到底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的終極命題。那種被觸動後又沉澱下來的寜靜感,是很多快餐式閱讀無法給予的。它更像是陪伴你走過一段漫長旅程的老者,不急不躁,卻字字珠璣,讓你在迷霧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燈塔。
評分我是在一個特殊的時期讀到這本書的,當時我正處在職業生涯的一個十字路口,對於接下來的方嚮感到迷茫和焦慮。這本書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職業規劃建議,這點非常巧妙。它避開瞭“做什麼工作”的陷阱,轉而深入探討瞭“如何保持心智的韌性以應對未知的長期變化”。作者對於“延遲滿足”和“適應性學習”的闡述,不再是教科書式的乾癟定義,而是結閤瞭大量的曆史案例和跨學科研究,描繪齣一種動態的生命觀。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長壽並非是簡單的生理維持,而是一種持續不斷的精神迭代。書中對於“身份認同的流動性”的探討,尤其讓我眼前一亮,它解除瞭我對於“必須鎖定一個身份”的執念,允許我在不同的生命階段靈活地重塑自我,這種自由感是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