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纪律在身边——违纪案例解析100篇
ISBN 978-7-5174-0379-1
定价:54.00元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作者:深圳市纪委 编写
内容简介:
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不断深入,党内法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出台并修订了一大批党内法规。为了便于广大党员及时学习党纪法规,切实把纪律和规矩刻印到心上,深圳市纪委从2015年6月起在深圳特区报开办了“纪律在身边”栏目,每周一期,通过问答的形式,以案说纪,对广大党员关注的、常用的党纪条规进行解读。至今已连续刊发100期,先后对《中国廉洁自律准则》、《中国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党内监督条例》、《中国问责条例》、《中国巡视工作条例》等5部党内法规,以及《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13个配套文件的常用规定进行了解读,并推出了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换届纪律、问责情形等系列专题。
现将100期结集成册,以期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常用党纪法规的参考资料。
坦白说,初拿到这本书时,我有些担心内容会过于枯燥和说教,毕竟是案例解析嘛。但出乎意料的是,作者的笔触非常老练,将严肃的主题处理得张弛有度。那些被选取的案例,每一个都选得很有代表性,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层级的违纪行为,这让它具备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解析部分并没有采用那种居高临下的审判口吻,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着我们细细梳理事件的发展脉络,分析行为主体心理的微妙变化,这使得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从而更深刻地反思自身。这种兼具教育性与可读性的写作手法,实在难得。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在特定环境下的脆弱性,同时也提醒着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的重要性,否则一旦越过那条红线,付出的代价将是无法挽回的。
评分这本书记载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案例,读起来让人忍不住停下来思考。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仿佛置身其中,去感受那些违纪行为是如何一步步发生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导致了最终的后果。书中对每一个案例的剖析都极其深入,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更重要的是挖掘了背后的深层原因,比如思想上的偏差、侥幸心理的作祟,以及监督机制上的漏洞。我特别欣赏它在展示问题的同时,也提供了如何防范和改进的思路。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纪律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条文层面,而是有了更鲜活、更具象的认识。那种“只在咫尺,却被忽视”的危险感,现在变得无比清晰。这本书对于任何身处关键岗位、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人来说,都是一份极好的警示录。它用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纪律不是空谈,而是保护自己、保护集体最坚实的屏线。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仅仅停留在“警示”层面,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权力运行的边界”的实操手册。我个人非常欣赏它在案例解析中展现出的那种严谨的法理精神和对规则的坚守。每一个案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巧妙地串联起了相关的党纪国法条文,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行为的每一分寸是如何被标准所衡量的。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对比自己过去的一些处理方式,对比书中那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选择。它成功地将抽象的纪律要求,转化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指南。对于任何渴望在职业生涯中走得稳健、行得长远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效的“免疫剂”,让人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能多一分清醒的判断力。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自我校准的机会。它不是那种堆砌官腔术语的读物,而是用最直接、最不加粉饰的语言,讲述了权力和责任的重量。我尤其注意到,许多案例的转折点往往发生在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情往来”或“默许”之中,这说明了问题往往都是由细微的裂痕开始的。作者在梳理这些故事时,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同理心,理解人性中的弱点,但同时又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偏离轨道后的严重后果。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公私分明”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不再是口头上的要求,而是内化成一种本能的反应。这本书应该常备身边,定期重温,以确保思想的警钟永远长鸣,行事无愧于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都体现出一种严肃而又务实的风格,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其分量。翻阅的过程中,我发现它在案例的选择上非常贴近现实,很多情境都似曾相识,让人不得不警惕“温水煮青蛙”的风险。案例的分析部分逻辑性极强,结构清晰,通常会先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是详细的定性与剖析,最后往往会引申出对相关制度建设的思考。这种结构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我不是纪律领域的专业人士,但通过阅读这些真实的记录,我清晰地看到了“小节不慎,终成大错”的内在逻辑链条。它有效打破了那种认为“大事才算犯规”的盲区,真正做到了将纪律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的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