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醫生知道3

隻有醫生知道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羽 著
圖書標籤:
  • 健康
  • 醫學
  • 科普
  • 疾病預防
  • 養生
  • 傢庭健康
  • 醫生建議
  • 健康生活
  • 醫學常識
  • 身體調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炫麗之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江蘇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9987873
商品編碼:29591116877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1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隻有醫生知道3

定價:35.0元

作者:張羽

齣版社:江蘇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3998787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掃碼觀看視頻《張羽:不能隻有醫生知道(一位婦産科大夫的十年心路曆程)》

二胎時代到來,你的女性健康、生産孕育知識,還夠用嗎?

世界衛生組織、衛生部、公安部、婦聯特邀講座嘉賓,CCTV《讀書》欄目十大好書作者,暌違2年, @協和張羽發給天下女性的又一封關愛私信。

每看完一本《隻有醫生知道》,對身體的瞭解程度都增加不止5%

精彩看點搶先讀:

*進産房前做好分娩教育,45歲生孩子也能像20歲的一樣順利。

*其實女人吃什麼喝什麼,如何呼吸什麼命運,基本不在乎,隻要身體健康營養均衡內分泌協調,自然不怠工。

*生病以後,個人命運的跌宕起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初掛瞭什麼科。

*麻醉醫生,手術團隊中*隱忍的角色,但卻是患者*重要的保護神。

*做一個聰明的病人,用醫不疑疑醫不用,讓醫生全心全意為你服務,從醫生口中“套齣”*想知道的“我究竟應該怎麼辦”的答案。

*産後和諧性生活恢復指南,一個小動作讓性生活飄飄欲仙。

*麵對愛人的嫌棄和劈腿,女人要明白,顔色和鬆緊絕非他拒絕你的真正原因。男人往你傷口撒鹽,你不能再往自己身上割刀。

*內地“建檔”大業VS澳門分層醫療。

從懵懂小醫生,到漸露婦産科專傢的鋒芒,以手術刀切割人的生理痛楚,用文字剖析心理。

*會講故事的醫生,*會做手術的作傢。

原來的配方,更用心的製作,還是熟悉的味道。

內容提要


婦産科專傢協和張羽繼《隻有醫生知道》12後,針對廣大女性關注的孕育及健康問題進行深入闡述,以細膩真實的筆觸,披露自身經曆的剖宮産“倒黴遭遇”,再度挖掘鮮為人知的産房故事,特彆針對漏尿、乙肝病人哺乳、外陰整形、二胎生育等熱點問題進行詳細解讀。全書語言通俗易懂,極具親和力和實用性,龐大的新鮮醫學知識讓你醍醐灌頂,澳門行醫經曆更讓開眼界。

目錄


作者介紹


張羽,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婦科腫瘤學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齣版超級暢銷書《隻有醫生知道!》係列,開創西醫寫作新風格,寓知識於故事,獲得極大反響。

著作曾榮獲央視“2013中國好書”大賞,2013年世界讀書日中宣部嚮讀者推薦的25本好書中的科普健康書,2013年中國作傢富豪榜佳健康書,中國圖書勢力榜2013年度好書,《新京報》2013年度暢銷好書榜,第九屆文津圖書奬,颱灣第七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奬。

受聘澳門特彆行政區仁伯爵綜閤醫院擔任婦産科顧問醫生執業兩年。長期專注於婦科腫瘤、內膜異位癥和腺肌癥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長期緻力於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教育和優生優育的科普工作,為數傢大型孕産雜誌撰寫專欄和科普文章,在好大夫在綫開設個人網站,利用業餘時間長期為患者提供疾病谘詢,七年來,訪問量達韆萬次。

文摘


時隔兩年,《隻有醫生知道!3》和大傢見麵瞭。

《隻有醫生知道!》從2010年末開始動筆,5年來,我沒有一天不在思考和寫作有關的東西,因為我堅信,那些字,對讀者有幫助。

曾經有位婦産科主任告訴我,一個病人停經、陰道齣血、輕微腹痛,因為看過《隻有醫生知道!》開篇那個生死時速的宮外孕故事,覺得自己特彆像宮外孕,趕緊來到瞭醫院。這位主任在時間為她確診,給她打瞭一針,問題就解決瞭。而同一病房當天收治的另外一個宮外孕患者,因為缺乏健康常識,肚子痛還在上班,完全沒想過該去醫院,後暈倒在洗手間,被同事送到醫院時已經休剋,開刀切瞭輸卵管纔保住性命。

醫生這個行業大的成就感就是,總會有那麼幾個人,確實是因為你活瞭下來,因為你而獲得瞭更有質量的生活。雖說這是一個救死扶傷的行業,客觀情況卻是,大部分病人誰都能救,多數疾病並不嚴重或者病人命不該絕,落在誰手裏都能活,但是總有那麼幾個人,是因為你的努力纔活下來,開始瞭新生。對我來說,更幸運的是,除瞭使用語言、藥物、手術刀,筆和文字同樣可以用來救人。

生命的無常、人性的復雜與疾病的善變,在醫生的世界裏被無限放大,麵對疾病,醫生的無力感並不亞於病人。人世間的真實遠比劇本麯摺離奇,涉及的醫學知識多如牛毛,將二者地糅閤在一起,記錄那些真正打動自己、令自己一往情深並深深相信的東西,讓故事精彩好看,又能精準呈現知識,終讓讀者在健康問題上少走彎路,纔是我們的願望。我自己也是走瞭無數次的彎路,甚至走的很多是閉環的重復路,或者死鬍同,纔終決定寫下去和這樣寫。成書之時,已和初的設想完全不同,《隻有醫生知道!3》在我看來,全是意外。

彆人來協和進修帶傢屬,老竇來京卻“拐”瞭個病人。老竇雨夜齣診,手取胎盤,造成農村産婦李二苗穿孔。因為怕吃官司、怕影響晉升、怕被同事中的小人陷害,他沒敢告訴病人。但是扔下病人不管、甩手就去北京進修,他又於心不忍,便乾脆把病人哄到北京,放自己眼皮底下看著,以便終把病治好。農民小兩口雖然傻傻不知道,也有意外收獲,在“環三甲醫院大生態圈”盤下一個水果攤,告彆黑土地,開始瞭轟轟烈烈的人生創業。

一個處於事業上升期、膽小怕事的小縣城醫生,在各種怕、各種不敢的重壓之下,治好瞭病人的病,還改變瞭一傢人的人生軌跡,這是一個喜劇,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善良的小人物行醫過程中的大慈悲。故事寫到後,我以一個你必須笑的段子結尾,自己卻掉下淚來,為一個人在心裏走過的那些彎路、重復路和死路,為中國醫生行醫的不易,更為中國病人求醫的艱難。

俗話說“治病治不瞭命”,除瞭講故事、寫知識,我還地希望能夠幫助女性建立起科學素養,認清身體的結構、性彆的局限,認清該以何種心態麵對生活,確保在人生關鍵的幾個點上做齣的決定都是慎重、知情和自主的。

以前我逢人就勸“早生孩子,多生孩子”,有點兒職業病,或者叫生育控。但任何一個人的三觀都不是世界的尺度,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對彆人的生活指指點點。經過反思,我勸彆人時有前提瞭,那就是女性願意成為母親,如果她不願意結婚,也不願意生育,那完全是個人選擇,彆說醫生,就連父母兄弟也沒資格指手畫腳。

這世上比真理更重要的,是女性自主選擇的權利。

然而,這個選擇是有前提的,你可以選擇生育,也可以不選擇,前提是你要知道,你的生育能力。這個選擇的按鈕並非永遠掌握在你的手裏,不是任何時候你都有機會按下,因為你的生育能力並非如影隨形,不離不棄。

上帝造人是不公平的,每個女人口袋裏有多少個可用,不完全一樣,人群中每100個女性就有一個會在40歲之前絕經,這叫早衰,有些女性初潮後隻來過幾年月經就絕經瞭,需要長期激素替代治療。

曾有一個停經3個月的38歲女性找到我,希望幫她查查胎兒的情況,檢查後我告訴她,你沒有懷孕,你可能再也不會來月經瞭。

冷峻的事實就是這樣,停經後你真的不知道是懷孕先來,還是絕經先到。人類生育有它的黃金年齡段,在21~30歲,女性處於生育能力的高峰,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35歲之後,不僅的“庫存”變小,的質量也開始下降,不僅不容易受孕,流産的風險增加,分娩有染色體異常先天愚型胎兒的風險也成倍上升。

雖然在理論上,女性在絕經之前都有可能懷孕,然而生育力的喪失卻是在絕經之前的幾年已經發生。40歲女性每個月的受孕幾率隻有1/100,即使做試管嬰兒,成功率也隻有30歲女性的10%,而且超過一半的人已經無卵可用,需要靠彆人贈卵。2014年加拿大婦産科協會發布指南明確指齣:婦産科醫生有義務提醒那些二三十歲正處於生育黃金年齡段的女性選擇生育,如果不打算生育,需要告知這部分女性,她們在30歲之後將麵臨生育能力的下降。

什麼是理想的人生?這太難有標準,或者可以總結為一個人總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生育也許並不是女人一生中的大事,但是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會影響人生中的那些真正的大事。

看來,我還要把這個職業病撿迴來,有生之年,繼續嘮叨下去。

著手寫作之時,我已經到瞭懂得保持沉默的年紀,懂得應該少引發爭議,說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做一個精緻的既得利益者。醫生的職業,不主張整天跑到公眾麵前喧囂,它講究默默耕耘。但我始終認為,在國傢醫療改革的大潮中,醫生作為知識分子不能集體沉默,醫生群體不能被動,要讓全社會都知道那些隻有醫生知道的,讓醫學殿堂不再神秘高冷,讓醫患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讓醫療真正溫暖起來。不僅如此,醫生還應該勇敢地走齣白色巨塔,進行自我反思以及行業的自我救贖。

範仲淹說“寜鳴而死,不默而生”,思考不會無用,任何話語能夠引發思考和討論就是好的。我是一個對生活沒有什麼要求但是內心的人,通過寫作,對彆人的生活哪怕有一些些的幫助也好,讀書不能夠改變命運,老天管著呢,但這些隻當是我作為一名醫生發自心底的善意也好,或者哪怕隻是作為我對自己所處時代的一個忠實記錄。

寫作如同修行和積纍美德,本身就是迴報。它使人獲得心靈的安寜,自我肯定和自我接受,雖然自己還是一個謹小慎微的柔弱女子,但是你能感覺到有一個重重的人生砝碼放在自己這邊,無論世俗的一切如何來煩擾,也無論它來得多麼猛烈,你都能沉靜抗衡,起碼不被吹得東倒西歪,沒瞭分寸,亂瞭陣腳。

寫作是一件孤獨的事,睏難的時候,你要想象一個有趣的讀者、一個真實的人類在看那些字,還要認清自己的痛苦對彆人毫無價值,纔會甘願跳齣自己,用好聽的故事講述對讀者實用的健康知識和身體智慧。

行醫和寫作令身體疲憊,都要靠樸素的勞作和空曠的英雄夢想一點一點推進,這也是我認為值得過的生活。

新書問世,掩捲而泣,我把真心獻給你

2015126日於北京

懷孕和流産的辯證法

在我的臨床工作和網絡谘詢中,時常碰到這樣的問題。

吃瞭事後緊急避孕藥毓婷,仍然意外懷孕的媽媽會非常矛盾。“這孩子到底能不能要”成瞭讓夫妻揪心的問題。

誰都知道懷孕不能亂吃藥,但是吃瞭藥是不是導緻胎兒畸形呢?留著,怕生齣一個不健全的孩子,不僅傢庭無力承擔,更對不起孩子。打掉,真心捨不得,還怕以後再也懷不上瞭。很多病人前來求助的時候,經常是已經看過幾位醫生的門診,仍然一頭霧水,不知道何去何從,醫生都說孩子有可能畸形,也可能沒事兒,要留著還是要打胎,誰說瞭也不算,你自己做主。

實際上,已經有大量醫學數據證明,服用事後緊急避孕藥毓婷並不增加這一胎的畸形率,意外懷孕的女性不需要單純因為服用過此種藥物而終止妊娠。

不過話說迴來,有些夫妻什麼藥都沒吃過,什麼針都沒打過,什麼病都沒得過,不抽煙不喝酒,早睡早起身體好,還有條件到安全綠色無汙染、到處是新鮮空氣負氧離子的大森林裏受孕,仍然生齣有問題的孩子,而且無從查找原因,終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如何避免下一胎發生類似悲劇的問題上,醫生也無法給齣答案。這是人類發生齣生缺陷的客觀事實。

女性的每一次妊娠都麵臨1%的宮外孕風險,每一次懷孕都存在早期流産、胚胎停育的風險,每一個成形胎兒都麵臨晚期流産和早産的風險,每一個足月胎兒都麵臨難産這一人類降生之前後一道考驗,人類所有懷孕的欣喜,注定會有15%20%要以悲劇的方式結局,其中80%發生在早孕期,人類新生命的誕生,注定會有1%2%的新生兒存在齣生缺陷。這些問題,伴隨人類繁衍生息的始終,醫學不能完全消除,上帝也不能。

現代醫學貌似已經非常先進,但是受限於醫學技術本身,醫生能發現和改變的問題並不多。産前檢查並非,B超排畸隻負責發現嚴重的、緻死性的結構畸形,無論2D3D還是四維彩超,對於功能性缺陷,例如視力、聽力低下,智力低下,以及孩子是否聰明的評估都無能為力。很多有缺陷的孩子,要在齣生之後纔被發現;很多孩子的生長發育異常,要在齣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纔逐一浮齣水麵;甚至很多孩子的夭摺,醫學都無法給齣確切死因。如果這時候,你抱著畸形的孩子,找當初說“沒事兒的,留著吧”的婦産科醫生問責,她又如何說得清楚?

有些醫生直接給齣流産建議,可能是受限於自身醫學知識的陳舊,沒有與時俱進地學習和更新知識。有些醫生給齣模棱兩可的建議,或者乾脆讓你把孩子做掉,不完全排除對行醫本身的保護,如果孩子做掉,自然沒瞭後續的畸形問題,至於做人流的時候是否發生穿孔,做人流是否導緻終身,這些在你離開診室之後,將不再和醫生有任何瓜葛。如果醫患關係越來越差,每一個前來谘詢的孕婦都要醫生的準話,都要逼問醫生能否保證自己肚子裏孩子的安全,或者在生齣畸形胎兒後都要找醫生算賬,就有可能齣現人人自保的局麵,從此診室裏沒有瞭科學的谘詢和中肯的解釋,什麼都是模棱兩可,什麼都是讓你自己做主,你又有什麼辦法?

說到這裏,下一步就涉及如何做一個聰明病人的大命題瞭,洋洋灑灑幾乎可以寫一本書。然而,在醫生這個群體麵對自身進行反思並且做齣調整的過程中,在整個醫療環境日益成熟之前,病人應該怎麼做是顯而易見的:如果目前,你隻能依靠眼下這位醫生,那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發自內心地信任他,給他一個寬鬆安全的壞境,就是給自己一個充分知情和自由選擇的機會,不要讓自己的言語、行為或者哪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讓醫生感到受威脅和不安全,你和他,本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同樣的道理,早孕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拍瞭胸片,補瞭牙齒,使用瞭一些麻醉或者消炎的藥物,這些孩子也並非都是不能要的,經過醫生的全麵問診和詳細谘詢,大多數孩子能夠得以保留。

孕期用藥也是時常睏擾女性的問題。首先要看服用藥物和受孕的時間關係,通常,對於月經規律,周期在28天左右的女性,從末次月經天算起,四周之內服用的藥物對胚胎所起作用遵循“全或無”規律。妊娠四周之內,胚胎還是一個尚未分化的細胞團,沒有啓動嚮各個組織器官的發育,如果藥物的殺胚作用足夠大,就會引發自然流産,如果藥物的作用輕微,強大的胚胎能夠逃過一劫,不會發生某一組織器官的畸形或者缺陷。從妊娠第5周開始,胚胎進入迅速生長發育階段,此時是藥物緻畸的極度敏感期,醫生會根據妊娠用藥的安全性分類、服用藥物的劑量等因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一概而論,統統建議女性去做人工流産。

高劑量的離子射綫會對胎兒造成很多嚴重損傷,如流産、胎兒生長障礙、小腦畸形、智力發育障礙,並且增加兒童患惡性腫瘤的風險,但是根據美國放射協會和婦産科協會的數據,查體拍攝的胸片,腹中胎兒所受的照射劑量僅為0.020.07毫拉德,而高於5000毫拉德的劑量纔會造成胎兒損傷。單次腹部X綫平片中,胎兒所受的照射量為100毫拉德,鉬靶檢查胎兒受到的照射量為720毫拉德,都是安全的,不需要因此選擇人工流産。如果需要進行多次X綫照射,應該谘詢放射綫專傢,計算胎兒可能受到的總照射劑量,然後做決定。

和超聲波檢查在孕期早已被證明是安全的,可以作為替代或者,無論是腹部B超,還是經陰道B超,都可以在孕期放心和反復使用。

我們國傢的法律是允許人工流産的,隻要母親提齣申請,醫療機構就有義務提供流産和引産服務。28周之前,胎兒性命完全掌握在父母手中,在這樣的國情之下,父母做齣胎兒去留的決定之前,更應該得到專業和詳細的谘詢意見,盡量做齣科學又不忘人性溫暖和生命可貴的決定,纔不會誤傷腹中性命,也不給自己留下終生遺憾。

臨床工作、網絡谘詢以及醫學科普的寫作過程中,我一直關注服用緊急避孕藥後意外妊娠麵臨抉擇的女性群體,盡己所能地為每一個傢庭提供科學嚴謹的谘詢意見,然而,終的決定權永遠在胎兒的法定監護人——父母手中。感謝那些心中有愛、勇於擔當的父母,雖然心中忐忑,仍然勇敢地留下孩子。每一個逃過“被打掉”命運,並且順利健康地降臨人世的孩子,都給予醫生大的安慰與恒久信心,讓她有勇氣將這一場保衛生命的工作進行到底。

醫生這個行業大的成就感就是,總會有那麼幾個人,確實是因你而活瞭下來。雖說這是一個救死扶傷的行業,客觀情況卻是,大部分病人誰都能救,更有多數病人的疾病並不嚴重,或者命不該絕,落在誰的手裏都能活,但是總有那麼幾個人,是因為你的努力纔活下來,總有那麼幾個沒見天兒的生命,是因為你的谘詢和建議得以繼續。醫生,不就是那成就弓箭的弓,不就是那無盡天空的空。

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