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摄影大师的智慧 摄影 书籍 |
| 作者: | |
| 定价: | 69.0 |
| 出版社: | 中国摄影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517905691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小8开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汇集了摄影大师的金句名言,并配以大师代表作品,分为“纪实”和“艺术”两大类。倾听大师话语,从不同角度解读大师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智慧。作者对名言的挑选原则如下:一、年纪在 60 岁以下的不挑;二、名实不符的不挑,摄影界有名,但是摄影作品不如其评论文章的,如纽约现代美术馆摄影部主任爱德华·斯泰肯;三、专业领域成就大过其艺术创作的不挑,像人像摄影大师理查德·阿维顿、海默·纽曼、大卫·贝利和欧文·佩恩等笔者都没有收录;四、摄影笔者没听过名字或是笔者对其作品没有共鸣的不挑;五、个人留下的嘉言太少或过于平淡的不挑。相信*终收录的摄影家嘉言,应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目录 | |
目 录 部分 纪实摄影大师说 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 1894—1985 10 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 1895—1965 18 布拉塞Brassa? 1899—1984 26 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 1904—1983 34 亨利·卡蒂埃-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 42 罗伯特·杜瓦诺Robert Doisneau 1912—1994 58 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 1912—2006 66 海伦·莱维特Helen Levitt 1913—2009 72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 1913—1954 76 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 1918—1978 82 黛安·阿勃丝Diane Arbus 1923—1971 92 马克·吕布Marc Riboud 1923—2016 100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 1924— 106 加里·维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 1928—1984 114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 1928— 124 艾略特·厄韦特Elliott Erwitt 1928— 132 雷尼·布里René Burri 1933—2014 144 埃迪·亚当斯Eddie Adams 1933—2004 150 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 1933— 154 唐·麦卡林Don Macllin 1935— 160 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 1938— 168 乔·迈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 1938— 176 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 1938— 186 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 1940—2015 192 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 1944— 200 史蒂夫·麦柯里Steve McCurry 1950— 212 亚历克斯·韦伯Alex Webb 1952— 218 马丁·帕尔Martin Parr 1952— 226 第二部分 艺术摄影大师说 阿尔弗雷德·施蒂格里茨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 240 伊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 1883—1976 248 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 1886—1958 254 曼·雷Man Ray 1890—1976 270 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 1902—1984 278 亚伦·西斯金德Aaron Siskind 1903—1991 298 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ippe Halsman 1906—1979 306 迈纳·怀特Minor White 1908—1976 316 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 1908—2002 330 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 1912—1999 336 阿诺德·纽曼Arnold Newman 1918—2006 342 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 1921—1986 350 保罗·卡波尼格罗Paul Caponigro 1932— 362 杰利·尤斯曼Jerry Uelsmann 1934— 370 伯克·乌佐尔Burk Uzzle 1938— 378 拉尔夫·吉布森Ralph Gibson 1939— 382 |
| 编辑 | |
| **好的学习来自面对面的交流。 *市面上的摄影技法、理论书中,对大师的作品和理念的解读层出不穷,各执己见。在面对信息爆炸时代多元意见时,我们更应该回归万“语”起源,回到摄影大师的原句上。本书填补了市场空白,以不同的视角解读摄影大师和他们的作品。 *本书汇集了摄影大师的金句名言,并配以大师代表作品,分为“纪实”和“艺术”两大类。倾听大师话语,从不同角度解读大师的创作理念和人生智慧。 |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摄影就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但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背后有这么多门道。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那些抽象的光影原理、构图技巧讲得浅显易懂,就像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聊天一样。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表达”的部分,以往我拍的照片总是缺乏灵魂,看完这一章,我才明白原来想要照片打动人,不仅仅是画面好看,更重要的是要捕捉到人物内心的情感,以及通过光线和色彩来烘托这种情绪。书中有很多实际的案例分析,一张张对比图清晰地展示了同样的场景,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多么大的视觉冲击力。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构图建议应用到我最近一次的旅行拍摄中,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朋友们都夸我进步神速!而且,书中还有一个我从未留意过的方面——“观察力”。作者强调,好的摄影师首先是敏锐的观察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抓住稍纵即逝的瞬间。这一点我真的深有体会,以前我总是匆匆忙忙,错过了很多原本可以成为精彩照片的画面,现在我开始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世界,发现了很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和光影变化。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摄影技巧,更是引导我们如何用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和欣赏这个世界,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让我觉得物超所值。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位热衷于人像摄影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并没有流于表面地讲解摆姿和表情,而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挖掘如何捕捉人物的“神韵”。作者强调,最好的肖像不是摆出来的,而是“捕捉”到的,是摄影师与被摄者之间建立信任和沟通后,自然流露出的真实状态。书中关于“眼神的交流”和“肢体语言的引导”的讲解,真的让我茅塞顿开。我以前总是不知道如何让被摄者放松下来,拍出来的照片总是显得很僵硬。作者分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通过聊天来建立轻松的氛围,如何通过简单的引导让被摄者的身体语言更加自然舒展。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如何利用环境来烘托人物情绪”的部分。我一直觉得人像摄影就是拍人,忽略了背景的作用。但作者却告诉我,环境不仅仅是背景,更是与人物情感互动的载体,可以增强画面的故事性和感染力。他举了很多例子,比如在嘈杂的市场里捕捉到的人物坚毅的眼神,在宁静的公园里记录下的人物温柔的笑容,这些都让我看到了环境与人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优秀的人像摄影,是摄影师用心去感受被摄者的灵魂,并将其呈现在画面中的艺术。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摄影哲学的启蒙读物。它没有局限于单纯的技巧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摄影师的“思考方式”和“创作理念”。作者通过分享自己多年的拍摄经历和感悟,让我看到了摄影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光线即语言”的论述,作者将光线比喻成画家手中的颜料,是塑造画面情绪和氛围的关键。他详细地分析了不同性质的光线,比如硬光、柔光、侧光、逆光等等,在不同场景下如何运用,如何利用光线的方向和强度来营造出戏剧性的效果,或者展现出事物的质感和细节。看完这一章节,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什么有些照片能够如此打动人心,原来是摄影师用光线“说”出了他想要表达的故事。此外,书中关于“留白”的艺术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往我总觉得画面越满越好,恨不得把所有看到的都拍进去,但作者却教导我们要学会“减法”,在画面中留出适当的空间,让观者有想象和呼吸的余地,这反而能让主体更加突出,意境更加悠远。这种“少即是多”的理念,不仅在摄影上适用,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同样受用。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摄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是记录,而是变成了一种表达内心的独特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摄影初学者的一场及时雨!我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完全是一头雾水,面对那些复杂的参数和各种镜头,感觉无从下手。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相机操作、光圈快门ISO的配合,到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细致,而且还会告诉你为什么需要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堆命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景深”的解释,以前觉得虚化背景是很神奇的事情,看了书才知道原来是光圈和焦距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还教会了我如何根据想要表达的主题来控制景深,是让主体突出还是让整个画面清晰。书中还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解了“白平衡”和“曝光补偿”,这两个我一直觉得很头疼的概念,经过作者的讲解,我终于弄明白了它们对照片色彩和亮度的影响,并且学会了如何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进行调整,拍出来的照片色彩明显更加真实自然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没有一味地强调高端设备,而是告诉我们如何最大化利用手头的器材,并且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后期处理技巧,让即使是手机拍摄的照片也能焕发新生。我真的觉得,这本书让我的摄影之旅不再迷茫,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摄影无处不在,美景皆在眼中”。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引导我们去发现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我一直认为摄影离我很遥远,需要去名胜古迹或者参加专业的摄影活动才能有所收获。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观念。它教导我们如何用一颗敏锐的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即使是在平凡的街角,也能发现令人惊喜的光影变化;即使是在拥挤的地铁里,也能捕捉到人物瞬间的表情。书中关于“平凡事物的不凡之美”的章节,让我印象尤为深刻。作者用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将一杯咖啡、一片落叶、或者是一个孩子的涂鸦,拍出艺术感。他分享了如何运用构图、光线和色彩,去发掘这些平凡事物背后隐藏的独特美。我尝试着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用手机随手拍下路边盛开的小花,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自家阳台上的植物,惊喜地发现,原来我身边隐藏着这么多美好的画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发现美、欣赏美、记录美的方式。它鼓励我放下对外在条件的执念,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和记录,而这,或许才是摄影最迷人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