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从达·芬奇到互联网
定价:39.80元
售价:29.1元,便宜10.7元,折扣73
作者: 托马斯·米萨,唐磊,吴南海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54520079
字数:
页码:4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精心挑选并叙述了从文艺复兴宫廷的发明家约翰·古腾堡和达·芬奇的事业和贡献,到有啤酒酿造的工业化的伦敦再到二十世纪后期的电信革命的多个个案研究,发掘了从文艺复兴到21世纪这五百多年的时间中技术的多种特征。
目录
前 言
章 宫廷的技术(1450—1600)
第二章 1588—1740年商业时代的技术
第三章 工业地理面貌(1740—1851)
第四章 帝国扩张工具(1840—1914)
第五章 科学与体系时代(1870一1930)
第六章 现代主义的材料(1900—1950)
第七章 破坏手段(1936—1990)
第八章 迎接全球文化(1970一2001)
第九章 通向不安全之路(2001—2010)
第十章 技术的问题
注 释
鸣 谢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达·芬奇到互联网”,这个书名简直像一个魔咒,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它不仅仅是一本书名,更像是一种时间轴的标示,一种跨越数百年,连接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关的文明印记。达·芬奇,那个时代的天才,他的思考方式、他的探索精神,至今仍是无数人心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而互联网,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它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构建社会的方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美] 托马斯·米萨这位作者,究竟是如何将这两者串联起来的?我设想,书中可能会从达·芬奇那个充满求知欲和创造力的时代开始,探讨人类早期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如何通过手稿、艺术作品等方式进行信息载体的传递。接着,我期待看到书中如何描述印刷术的革命性意义,它如何打破了知识传播的壁垒,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打下了基础。然后,可能会涉及一系列通信技术的演进,从电报到电话,再到无线电,每一步都标志着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的飞跃。最终,互联网的出现,必然是本书的重头戏,它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颠覆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又将人类带向何方?唐磊、吴南海的译者署名,也让我对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充满期待。
评分我最近读了不少关于科学思想史的书,但总觉得有些零散,缺乏一个宏观的视角来理解技术进步是如何相互影响、层层递进的。这本书的书名“从达·芬奇到互联网”恰好满足了我对这种连接性的渴望。我设想,书中可能会从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对解剖学、工程学、艺术的跨界探索入手,强调那个时代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自然的观察,这种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现代科学研究的萌芽。然后,或许会引申到印刷术的发明如何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打破了信息垄断,为后来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再往后,我期待看到书中如何分析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一系列通信技术的演进,以及它们如何一步步缩短了时空距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最终,互联网的出现,无疑是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互联网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连接了全球,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它对人类社会、文化、经济产生的颠覆性影响。 [美] 托马斯·米萨这位作者的名字,我之前也曾有所耳闻,他似乎是一位在科技史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唐磊和吴南海的译者署名,也让我对这本书的翻译质量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想,这本书将是一次关于人类智慧和技术进步的宏伟旅程的梳理。
评分当我看到“从达·芬奇到互联网”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大胆而精妙的概括!达·芬奇,那个时代的集大成者,他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对事物本质的探索精神,至今仍是激励无数人的榜样。而互联网,则是当下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它彻底重塑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这本书似乎试图在两者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让我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这段跨越几个世纪的演变。我猜想,书中或许会从达·芬奇的时代出发,探讨那个时期在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涌现出的创新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如何通过各种载体(例如手稿、书籍)被传承和发展。接着,可能会讲述印刷术、造纸术等技术如何加速知识的传播,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铺平道路。然后,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电磁波的发现、电报、电话、无线电的出现,这些是信息传播从物理介质转向电信号的关键一步。最后,互联网的出现,又将这种连接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这本书的作者 [美] 托马斯·米萨,以及译者唐磊、吴南海,这些名字让我对其内容有了初步的期待,希望他们能为读者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盛宴。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信息非常吸引人,尤其是“从达·芬奇到互联网”这个跨越时空的标题,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达·芬奇,那个集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于一身的文艺复兴巨匠,他的时代与如今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又隐隐有着某种联系。我一直对科技发展史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伟大思想的传承非常感兴趣,这本书的名字就恰好触及了我关注的这个点。我想象着书中可能会梳理出从人类早期对知识的探索、记录,到印刷术的发明,再到近代科学革命,以及最终互联网如何彻底改变人类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的宏大叙事。作者 [美] 托马斯·米萨,以及译者唐磊、吴南海,这几位的名字本身也代表了一种学术的严谨和视野的广阔。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脉络,将那些看似孤立的历史事件和技术进步串联起来,展现出人类文明在信息传播领域不断突破、螺旋式上升的壮丽图景。或许,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从达·芬奇那个时代的求知精神中汲取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或者,互联网的发展又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达·芬奇那些超前时代的设想? ISBN号 9787554520079 似乎也预示着这是一本经过精心编辑和出版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从达·芬奇到互联网”,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题,更像是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预示着一场关于人类知识传播、技术革新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探讨。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而互联网,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科技驱动力。我非常想知道,作者 [美] 托马斯·米萨是如何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我猜测,书中可能会从达·芬奇身上汲取灵感,去探究人类早期对知识的好奇与探索,以及如何通过最原始的方式——比如手抄、绘画——来记录和传播信息。然后,可能沿着历史的脉络,讲述印刷术如何开启了大众传播的时代,科学革命如何催生了新的知识体系,再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飞跃,以及信息时代的黎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相继出现。最终,互联网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流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图景,理解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译者唐磊、吴南海的名字,也让我对中文译本的质量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