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從達·芬奇到互聯網
定價:39.80元
售價:29.1元,便宜10.7元,摺扣73
作者: 托馬斯·米薩,唐磊,吳南海
齣版社:河北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54520079
字數:
頁碼:44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從達·芬奇到互聯網》精心挑選並敘述瞭從文藝復興宮廷的發明傢約翰·古騰堡和達·芬奇的事業和貢獻,到有啤酒釀造的工業化的倫敦再到二十世紀後期的電信革命的多個個案研究,發掘瞭從文藝復興到21世紀這五百多年的時間中技術的多種特徵。
目錄
前 言
章 宮廷的技術(1450—1600)
第二章 1588—1740年商業時代的技術
第三章 工業地理麵貌(1740—1851)
第四章 帝國擴張工具(1840—1914)
第五章 科學與體係時代(1870一1930)
第六章 現代主義的材料(1900—1950)
第七章 破壞手段(1936—1990)
第八章 迎接全球文化(1970一2001)
第九章 通嚮不安全之路(2001—2010)
第十章 技術的問題
注 釋
鳴 謝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最近讀瞭不少關於科學思想史的書,但總覺得有些零散,缺乏一個宏觀的視角來理解技術進步是如何相互影響、層層遞進的。這本書的書名“從達·芬奇到互聯網”恰好滿足瞭我對這種連接性的渴望。我設想,書中可能會從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對解剖學、工程學、藝術的跨界探索入手,強調那個時代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自然的觀察,這種精神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現代科學研究的萌芽。然後,或許會引申到印刷術的發明如何極大地促進瞭知識的傳播,打破瞭信息壟斷,為後來的科學革命奠定瞭基礎。再往後,我期待看到書中如何分析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等一係列通信技術的演進,以及它們如何一步步縮短瞭時空距離,改變瞭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最終,互聯網的齣現,無疑是人類信息傳播史上的一個裏程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互聯網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連接瞭全球,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它對人類社會、文化、經濟産生的顛覆性影響。 [美] 托馬斯·米薩這位作者的名字,我之前也曾有所耳聞,他似乎是一位在科技史領域頗有建樹的學者。唐磊和吳南海的譯者署名,也讓我對這本書的翻譯質量有瞭初步的信心。我想,這本書將是一次關於人類智慧和技術進步的宏偉旅程的梳理。
評分當我看到“從達·芬奇到互聯網”這個書名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這簡直是對人類文明進程的一次大膽而精妙的概括!達·芬奇,那個時代的集大成者,他的好奇心、創造力和對事物本質的探索精神,至今仍是激勵無數人的榜樣。而互聯網,則是當下我們這個時代最深刻的變革之一,它徹底重塑瞭我們的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這本書似乎試圖在兩者之間建立一座橋梁,讓我好奇書中會如何描繪這段跨越幾個世紀的演變。我猜想,書中或許會從達·芬奇的時代齣發,探討那個時期在科學、藝術、哲學等領域湧現齣的創新思想,以及這些思想如何通過各種載體(例如手稿、書籍)被傳承和發展。接著,可能會講述印刷術、造紙術等技術如何加速知識的傳播,為後來的啓濛運動和科學革命鋪平道路。然後,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電磁波的發現、電報、電話、無綫電的齣現,這些是信息傳播從物理介質轉嚮電信號的關鍵一步。最後,互聯網的齣現,又將這種連接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維度。這本書的作者 [美] 托馬斯·米薩,以及譯者唐磊、吳南海,這些名字讓我對其內容有瞭初步的期待,希望他們能為讀者呈現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盛宴。
評分“從達·芬奇到互聯網”,這個書名簡直像一個魔咒,牢牢地吸引住瞭我的目光。它不僅僅是一本書名,更像是一種時間軸的標示,一種跨越數百年,連接兩種截然不同,卻又緊密相關的文明印記。達·芬奇,那個時代的天纔,他的思考方式、他的探索精神,至今仍是無數人心中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而互聯網,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鮮明的特徵,它改變瞭我們獲取信息、交流思想、構建社會的方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美] 托馬斯·米薩這位作者,究竟是如何將這兩者串聯起來的?我設想,書中可能會從達·芬奇那個充滿求知欲和創造力的時代開始,探討人類早期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如何通過手稿、藝術作品等方式進行信息載體的傳遞。接著,我期待看到書中如何描述印刷術的革命性意義,它如何打破瞭知識傳播的壁壘,為後來的啓濛運動和科學革命打下瞭基礎。然後,可能會涉及一係列通信技術的演進,從電報到電話,再到無綫電,每一步都標誌著信息傳播速度和效率的飛躍。最終,互聯網的齣現,必然是本書的重頭戲,它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顛覆瞭信息傳播的模式,又將人類帶嚮何方?唐磊、吳南海的譯者署名,也讓我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充滿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和作者信息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從達·芬奇到互聯網”這個跨越時空的標題,一下子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達·芬奇,那個集藝術傢、科學傢、發明傢於一身的文藝復興巨匠,他的時代與如今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卻又隱隱有著某種聯係。我一直對科技發展史以及不同曆史時期偉大思想的傳承非常感興趣,這本書的名字就恰好觸及瞭我關注的這個點。我想象著書中可能會梳理齣從人類早期對知識的探索、記錄,到印刷術的發明,再到近代科學革命,以及最終互聯網如何徹底改變人類信息傳播和交流方式的宏大敘事。作者 [美] 托馬斯·米薩,以及譯者唐磊、吳南海,這幾位的名字本身也代錶瞭一種學術的嚴謹和視野的廣闊。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將那些看似孤立的曆史事件和技術進步串聯起來,展現齣人類文明在信息傳播領域不斷突破、螺鏇式上升的壯麗圖景。或許,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是否還能從達·芬奇那個時代的求知精神中汲取到一些有益的啓示,或者,互聯網的發展又在某種程度上印證瞭達·芬奇那些超前時代的設想? ISBN號 9787554520079 似乎也預示著這是一本經過精心編輯和齣版的作品。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從達·芬奇到互聯網”,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標題,更像是一個宏大的敘事框架,預示著一場關於人類知識傳播、技術革新和社會變遷的深刻探討。達·芬奇,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而互聯網,則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核心的科技驅動力。我非常想知道,作者 [美] 托馬斯·米薩是如何將這兩者聯係起來的?我猜測,書中可能會從達·芬奇身上汲取靈感,去探究人類早期對知識的好奇與探索,以及如何通過最原始的方式——比如手抄、繪畫——來記錄和傳播信息。然後,可能沿著曆史的脈絡,講述印刷術如何開啓瞭大眾傳播的時代,科學革命如何催生瞭新的知識體係,再到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飛躍,以及信息時代的黎明——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相繼齣現。最終,互聯網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打破瞭地域的限製,讓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流動,深刻地改變瞭人類社會的麵貌。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清晰的圖景,理解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譯者唐磊、吳南海的名字,也讓我對中文譯本的質量充滿瞭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