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上海玩全攻略(2011-2012全新全彩版)
定价:39.80元
作者:《上海玩全攻略》编辑部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6336874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上海十大分区,深入攻略网罗超丰富百个店家景点,带你黄浦、外滩、徐汇等环城玩透透。特别企划上海目前哈烧话题,无论是女性时尚街「淮海路」、异国风狂吹的「泰康路」、文化名人街「多伦路」、还是酒吧一条街「衡山路」,抢先端上让你一赌风采。
目录
1 外滩全攻略
外滩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大楼(亚细亚大楼)
东风饭店大楼(上海总会大楼)
外滩3号(有利大楼)
华夏银行大楼(日清大楼)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盘谷银行大楼(电报大楼)
轮船招商局大楼(旗昌洋行大楼)
浦东发展银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
海关大楼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华俄道胜银行大楼)
交通银行大楼
招商银行大楼(台湾银行大楼)
友邦大厦(字林西报大楼)
外滩P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
和平饭店
中国银行大楼
中国工商银行大楼(横滨正金银行大楼)
中国农业银行(扬子保险大楼)
外贸大楼(怡和洋行大楼)
中国光大银行(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气象信号台
陈毅塑像
外滩观光平台
黄浦公园
外滩观光隧道
人民英雄纪念塔
外白渡桥
上海大厦(原百老汇大厦)
浦江饭店
外滩源
真光大楼
上海机关事务管理局(原英国领事馆)
新天安堂、基督教青年会和基督教女青年会
中实大楼
2 南京路全攻略
3 窥看上海
4 摩登上海
5 味觉上海
6 食店上海
7 饕餮上海
8 搜购上海
9 品味上海
11 书香上海
12 弄堂上海
13 情调上海
14 名人上海
15 学府上海
16 上海
17 艺术上海
18 休闲上海
19 博物上海
20 游乐上海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翻开这本攻略,我最想知道的是它在“实用信息”和“应急处理”上的详尽程度。毕竟,无论计划多么周密,旅行中总会遇到变数。我期望它能提供远超地图范畴的帮助。比如,在不同区域(如浦东金融区与浦西老城区)的打车难度、公共交通末班车时间、以及不同星级酒店的服务差异化分析。再者,对于像上海这样国际化的大都市,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基本的外语求助短语或当地特殊用语的解释,那会非常加分。2011-2012年,虽然智能手机应用已经普及,但一本纸质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离线稳定”和“一目了然”。我希望能看到非常详尽的“万一迷路怎么办”、“哪里可以找到可靠的医疗服务”之类的板块。如果它仅仅是列举了一些热门景点的联系电话,而没有对当地的社会服务系统进行梳理,那么它在扮演“保姆式向导”的角色上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对我来说,这种硬核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细节,远比那些华丽的风景照片更具价值。
评分这本“上海玩全攻略”的2011-2012全新全彩版,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是“厚重”得有点过头了,感觉像砖头一样,估计带出门得费一番思量。内页的彩色印刷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饱和度很高,看得出是下了本钱的。不过,我主要关注的是它对深度体验和本地生活的挖掘程度。作为一个对城市文化有执念的旅行者,我更期待的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打卡点介绍,而是能深入到弄堂深处、能吃到地道“苍蝇馆子”的私房推荐。比如,关于老上海的电影取景地,我希望它能像一个老上海人一样,娓娓道来那些被时间冲刷的角落,而不是仅仅列出“武康大楼”这种大众熟知的地标。再比如,对于上海的小众博物馆或者艺术区,我希望能看到更详尽的背景介绍和策展理念,而不是简单地标注一个地址和开放时间。2011-2012年的版本,意味着它记录的很多信息可能已经随着城市快速的变迁而过时了,这让我对它在“即时可用性”上的表现持保留态度。我特别想知道,它在交通指南和地铁线路更新上是否足够精准,毕竟上海的基建发展速度,没有一本实时更新的指南几乎寸步难行。如果它只是停留在景点的表面介绍,那它和网络上随手就能搜到的信息,区别就不大了,那这“攻略”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评分这本书的“全新全彩版”定位,意味着它试图在视觉体验上超越前作,但视觉的冲击力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内容的深度。我关注的是它如何处理周边游和城市延伸阅读。上海周边的水乡古镇,如朱家角、周庄,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脉络。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区分这些古镇的“旅游饱和度”分析,告诉我去哪个古镇更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江南韵味,而不是简单地推荐“必去三镇”。此外,作为一本“攻略”,它应该提供一种“慢节奏”的旅行哲学,引导读者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节奏感”。比如,建议读者在周三下午去哪个安静的咖啡馆阅读,或是在周日清晨去哪个公园看本地人打太极。如果这本书只是将上海视作一个由景点构成的列表,缺乏对城市生活节奏和人文氛围的细腻捕捉,那么它就无法真正帮助读者“融入”这座城市。对于2011-2012年的参考书而言,能否体现出对后世城市变迁的洞察力,也就是它在记录历史的同时,能否预示或反思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一点,非常值得推敲。
评分对于一个初次到访上海,但又想避开那些“到此一游”式游客陷阱的人来说,一本好的攻略书应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能提供“非主流”的游览路线。我关注的是,它如何处理“文化漫步”和“历史建筑的解读”。例如,它能否清晰地勾勒出“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在建筑风格、历史底蕴上的细微差别,并设计出几条主题明确的步行路线?我期望看到对那些隐匿在老洋房内部的精品店、画廊,或者只有特定时段才能参观的私家花园的介绍。2011年到2012年,上海正处于一个城市面貌快速迭代的阶段,很多老建筑可能正在经历保护或重建。这本书如果能记录下那些即将消失的场景,那它的文献价值就远超普通旅游指南。我尤其在意它对夜生活和文化活动的组织。上海的爵士乐酒吧、实验戏剧场馆,这些小众但极具城市特色的部分,是否被深入挖掘?如果它只是把外滩的灯光秀当作高潮,那说明它在捕捉上海的“灵魂”方面还远远不够深入。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找一本能系统梳理上海的“吃”文化的权威指南。坦白讲,现在网上的美食推荐太碎片化了,每隔一阵子就冒出一个“网红店”,排队两小时,味道却一言难尽。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区分“游客餐”和“本地人真爱”的指南。我期待它能有一整块区域专门讲解不同本帮菜系(如红烧、熏、腌制)的精髓,最好能附带一些关键菜肴的“品鉴指南”,教你如何分辨一碗小馄饨的皮薄度和汤头的鲜美度。2011-2012年的时间点,可能正好是上海美食界从传统向新派融合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希望书中能捕捉到那种正在消逝的老味道——比如某个特定街角的葱油拌面摊,那种用老式煤炉熬制的酱油香气。如果它只是罗列了一堆后来大红大紫的连锁餐厅,那这本书的“时效性”和“专业性”就都大打折扣了。更何况,一本优秀的攻略书,应该能够根据不同的预算和场景提供建议,例如,是适合商务宴请的精致餐厅,还是朋友小聚的市井风味。如果它在这方面的细致程度不足,那么它对于我这种深度美食探索者来说,吸引力就非常有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