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实战技法必读/围棋实战技法丛书
定价:28.00元
作者:傅宝胜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33772642
字数:
页码:2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棋盘、棋子代表天圆地方,黑白两色象征昼夜阴阳,三六十一又是近一年的天数。围棋所蕴涵的无穷奥妙目前所知不过一二,深入发掘围棋的宝藏是现代科技的重要使命。纹枰对弈乃人生的一大享受,每落一子都是无声的语言,每一局棋谱又像是一幅耐人寻味的艺术品。
为了便于初、中级围棋爱好者对围棋实战技法的系统学习和理解,使棋迷们在对弈时能走出至善至美的一手棋,能做到树立胸中一盘棋,《围棋实战技法必读/围棋实战技法丛书》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从围棋的布局原理和类型、实战中的弃子与治孤、中盘战中的攻击与防守、官子的大小与手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与解读。力求层次清晰、通俗易懂。实用性和创新性是该书追求的目标。书中所选棋例都来自近期国际、围棋大赛和国手的实战对局,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内容提要
小小棋盘,上应天文,下象地理,深不可测,变化无穷。
《围棋实战技法必读/围棋实战技法丛书》细致讲解弃子与治孤、打入、腾挪、转换、打劫、攻击、防守等技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抢占先机,牢固掌控战场的主动权!
目录
章 布局要领和布局类型
节 布局要领
一、金角、银边、草肚皮
二、高低配合
三、急所比大场更重要
四、勿近厚势
五、获得理想形
第二节 星小目开局
一、星小目对二连星
二、星小目对星小目
三、星无忧角对星小目
四、错小目对星小目
第三节 迷你中国流
一、“小诸”巧对中国流
二、大赛征战忙
三、专业业余均豪强
第四节 对角型布局
一、大赛争锋夺冠
二、黑白李世石
三、韩日高手夺杯忙
第五节 特殊型布局
一、不占空角的布局
二、模仿棋
三、古力的三连星布局
四、让子棋
第二章 实战中的弃子与治孤初步
节 实战中的弃子
一、问题图1(黑先)
二、问题图2(黑先)
三、问题图3(白先)
四、问题图4(黑先)
五、问题图5(黑先)
六、问题图6(黑先)
七、问题图7(黑先)
第二节 治孤初步
一、孤棋方面的一些常识
二、治孤举例
第三章 变幻莫测的中盘战
节 攻击
一、常见棋形的攻击方法
二、利用厚味的攻击
三、缠绕攻击
四、屠龙
五、攻守逆转
第二节 打入
一、就地做活
二、进角做劫
三、攻击性打入
四、项庄舞剑
第三节 腾挪
一、常见的腾挪棋形
二、实战中的精彩腾挪
第四节 侵消
一、尖冲
二、小飞
三、轻吊
第五节 转换
一、必然的转换
二、得失相当的转换
三、无奈的转换
四、胜利的转换
五、弃子转换
六、目大转换
七、转换来去一局棋
第六节 打劫
一、借劫转换
二、劫不应
三、天下大劫
四、二手劫
五、循环劫
第七节 形形胜负手
一、厚势大模样
二、力求一战
三、逃孤一赌
四、“碰”破边角之地
第四章 抢收官子
节 官子的分类
一、双方先手官子
二、单方先手官子
三、双方后手官子
第二节 官子的大小
一、官子的计算
二、必抢的双先大官子
三、可能被逆收的单方先手官子
四、由大到小收好双方后手官子
第三节 官子手筋
一、问题图1
二、问题图2
三、问题图3
四、问题图4
五、问题图5
六、问题图6
七、问题图7
八、问题图8
九、问题图9
十、问题图10
十一、问题图11
十二、问题图12
十三、问题图13
十四、问题图14
十五、问题图15
十六、问题图16
十七、问题图17
十八、问题图18
十九、问题图19
二十、问题图20
二十一、问题图21
二十二、问题图22
二十三、问题图23
二十四、问题图24
二十五、问题图25
二十六、问题图26
二十七、问题图27
二十八、问题图28
第四节 官子争夺战
一、影子棋局
二、鬼手怪劫
附录:古今名局鉴赏
例1 唐代国手王积薪一子解双征
例2 宋代国手刘仲甫一子解双危
例3 明代国手过龄着法紧俏
例4 清代国手黄龙士称雄棋坛
例5 古力零封李世石之一
例6 古力零封李世石之二
例7 第十三届“三星杯”八强赛对局选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布局要领和布局类型
节 布局要领
一、金角、银边、草肚皮
二、高低配合
三、急所比大场更重要
四、勿近厚势
五、获得理想形
第二节 星小目开局
一、星小目对二连星
二、星小目对星小目
三、星无忧角对星小目
四、错小目对星小目
第三节 迷你中国流
一、“小诸”巧对中国流
二、大赛征战忙
三、专业业余均豪强
第四节 对角型布局
一、大赛争锋夺冠
二、黑白李世石
三、韩日高手夺杯忙
第五节 特殊型布局
一、不占空角的布局
二、模仿棋
三、古力的三连星布局
四、让子棋
第二章 实战中的弃子与治孤初步
节 实战中的弃子
一、问题图1(黑先)
二、问题图2(黑先)
三、问题图3(白先)
四、问题图4(黑先)
五、问题图5(黑先)
六、问题图6(黑先)
七、问题图7(黑先)
第二节 治孤初步
一、孤棋方面的一些常识
二、治孤举例
第三章 变幻莫测的中盘战
节 攻击
一、常见棋形的攻击方法
二、利用厚味的攻击
三、缠绕攻击
四、屠龙
五、攻守逆转
第二节 打入
一、就地做活
二、进角做劫
三、攻击性打入
四、项庄舞剑
第三节 腾挪
一、常见的腾挪棋形
二、实战中的精彩腾挪
第四节 侵消
一、尖冲
二、小飞
三、轻吊
第五节 转换
一、必然的转换
二、得失相当的转换
三、无奈的转换
四、胜利的转换
五、弃子转换
六、目大转换
七、转换来去一局棋
第六节 打劫
一、借劫转换
二、劫不应
三、天下大劫
四、二手劫
五、循环劫
第七节 形形胜负手
一、厚势大模样
二、力求一战
三、逃孤一赌
四、“碰”破边角之地
第四章 抢收官子
节 官子的分类
一、双方先手官子
二、单方先手官子
三、双方后手官子
第二节 官子的大小
一、官子的计算
二、必抢的双先大官子
三、可能被逆收的单方先手官子
四、由大到小收好双方后手官子
第三节 官子手筋
一、问题图1
二、问题图2
三、问题图3
四、问题图4
五、问题图5
六、问题图6
七、问题图7
八、问题图8
九、问题图9
十、问题图10
十一、问题图11
十二、问题图12
十三、问题图13
十四、问题图14
十五、问题图15
十六、问题图16
十七、问题图17
十八、问题图18
十九、问题图19
二十、问题图20
二十一、问题图21
二十二、问题图22
二十三、问题图23
二十四、问题图24
二十五、问题图25
二十六、问题图26
二十七、问题图27
二十八、问题图28
第四节 官子争夺战
一、影子棋局
二、鬼手怪劫
附录:古今名局鉴赏
例1 唐代国手王积薪一子解双征
例2 宋代国手刘仲甫一子解双危
例3 明代国手过龄着法紧俏
例4 清代国手黄龙士称雄棋坛
例5 古力零封李世石之一
例6 古力零封李世石之二
例7 第十三届“三星杯”八强赛对局选
说实话,刚开始翻阅这套书的时候,我有点被它的深度吓到了。它不像市面上那些主打快速提高的“速成”书籍,而是那种需要你静下心来,甚至要配合棋盘反复推演才能体会其精髓的“硬货”。特别是关于中盘复杂缠斗的章节,作者的思路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我记得有一局,书中分析了白棋在左上角被侵入后,如何通过一个看似亏损的“弃子取势”来确立全局的厚度,这个过程的计算量非常大,但作者的文字描述却异常冷静和有力,没有一丝多余的感情色彩。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从全局高度去看待局部得失,不再局限于眼前几目的得失心。我最近在和棋友对弈时,明显减少了那种“贪小便宜”的坏习惯,更多地会去思考如何建立更长远的结构优势。唯一的缺点可能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先补习一些基础的术语和概念,否则可能会觉得有些晦涩难懂。
评分我是一个很注重实战应用的人,买书通常是希望能在下一盘棋中立刻用上点新东西。这套书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满足感。它收录的很多案例,都不是那种只存在于理论中的完美对局,而是包含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非典型”着法和变化。比如,在关于“侵消”的章节里,它探讨了在现代AI推荐的“低侵入”趋势下,传统高位侵消的再价值化问题。这种对前沿理论与经典智慧的结合,让内容显得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与时俱进的活力。我甚至发现自己以前觉得“怪招”的下法,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和后续的变化支撑。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棋路思维,让我不再固步自封于自己熟悉的几种定式里,敢于尝试一些更具创造性的布局尝试。
评分如果非要挑剔的话,我认为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它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围棋实战技术体系的框架。从开局的宏观构思,到中盘的局部精算,再到收官的精确控制,几乎涵盖了实战的各个层面。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棋形”本身的理解。它不仅仅告诉你某个点是好点,而是会深入剖析为什么这个点能形成好的棋形,好的棋形如何转化为势力和目数。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棋感”被一种理性的框架所驯服和强化了。我不再是凭感觉走棋,而是能用更清晰的逻辑去解释我每一步选择的合理性。这对于追求稳步提升的棋手来说,是无价之宝。它不是那种能让你一夜之间飞升的秘籍,而是能让你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步步攀登到更高台阶的坚实阶梯。
评分这套丛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坐在你对面,手把手教你如何“思考”而不是如何“下棋”。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官子阶段时展现出的那种“匠人精神”。官子看似简单,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很多业余棋手往往在此功亏一篑。这本书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解析一些细微的先手和后手价值的判断,用数据化的方式量化了每一手棋对胜率的影响。我记得有一段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收官策略,一种是追求绝对的利益最大化,另一种则是偏重于控制棋盘的节奏和厚薄。作者没有简单地说哪个对,而是结合了具体的棋形背景进行分析,让读者自己去权衡。这种引导式的教学,远比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要高明得多。它训练的不是我们的记忆力,而是我们的判断力和大局观。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有意思的,用了一种比较古典的黑白配色,线条感很强,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种沉静的棋局氛围中。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买的,他当时说这套书是老一辈棋手的心血结晶,对布局和定式解析得非常透彻。拿到手后翻了翻,感觉内容排版很精良,字体大小适中,图例清晰明了,不像有些专业书那样密密麻麻让人望而却步。虽然我还没能完全吃透里面的内容,但光是看那些对常见手筋的深度剖析,就感觉自己的棋感有微妙的提升。比如,关于“金角银边草肚皮”的理解,这本书里给出了好几个不同年代的实战案例来对比分析,能让人直观感受到时代风格的演变。而且,它并不只是简单罗列招法,更注重背后的逻辑和取舍,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总是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复杂战斗时的那种抽丝剥茧的处理方式,让人感觉即便是再混乱的局面,也总能找到那条清晰的主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