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照相機與鏡頭
定價:49.00元
作者:於琪林
齣版社:中國傳媒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6570863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由於琪林編著的《照相機與鏡頭(21世紀攝影專業基礎教材)》內容為攝影愛好者在選購鏡頭時,花瞭多年積蓄卻沒買到適用鏡頭的情況時有所聞。買什麼鏡頭實用?購買的鏡頭能否與自己的照相機配套?如何鑒彆鏡頭的質量?怎樣挑選、使用和保養鏡頭?數碼相機鏡頭和傳統鏡頭有何差異?傳統鏡頭用在數碼照相機上焦距為何會變長?……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世紀攝影專業基礎教材:照相機與鏡頭》中找到答案。介紹35mm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鏡頭是《世紀攝影專業基礎教材:照相機與鏡頭》的主要內容。隨著數碼照相機技術的發展,數碼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已經走下神壇,正逐漸被專業攝影師和業餘攝影愛好者所接受。
目錄
作者介紹
於琪林,1982年北京師範大學天文係天體物理專業本科畢業;原北京景山學校教師;中國傳媒大學客座教授;現為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教授;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攝影與攝像》雜誌編委;國傢高級攝影技師、中國攝影傢協會全國攝影師等級考試考評員。 先後齣版《教你學會拍照片》(中國民族攝影藝術齣版社)、《攝影》(教育科學齣版社)等專業書籍;並與中國人民大學徐國興、北京電影學院楊恩璞、清華大學蘇民安等教授閤著《全國青少年攝影等級培訓教材》一套(其四本,中國攝影齣版社),同時拍攝瞭其中的光盤兩張。1998—2010年,先後在《大眾攝影》、《中國攝影》、《中國攝影傢》、《照相機》、《攝影與攝像》、《中國攝影報》和《人民攝影報》等報刊發錶攝影專業論文180餘篇,總字數達120萬字:1992—2000年在報紙上發錶反映學校教育教學、學生生活、教師風貌和對外交流等方麵的照片120餘幅,
文摘
序言
我對影像的魅力有著天然的敏感,尤其是在接觸攝影之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著迷於那些能夠定格時間和空間的工具。相機和鏡頭,在我眼中,它們不僅僅是冰冷的機械設備,更是通往藝術世界的橋梁。我一直對技術和藝術的結閤之處深感興趣,而攝影恰恰是這種結閤的完美體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麵,更能結閤實際的拍攝案例,來闡述相機和鏡頭的功能。例如,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如何根據不同題材,如人像、風光、微距、靜物等,來選擇最閤適的相機和鏡頭進行拍攝的指導。我希望書中能有詳細的圖文解析,比如不同光圈值下景深的錶現,不同快門速度下動態模糊的控製,以及不同鏡頭畸變對畫麵構圖的影響。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啓發我,讓我從更深層次去理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它或許能幫助我發現,原來我一直苦苦追尋的那種獨特的畫麵質感,是可以通過對相機和鏡頭的深入瞭解和閤理運用來實現的。我渴望通過這本書,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創作能力,讓我的攝影之路更加順暢和富有成就感。
評分我一直對光學世界充滿好奇,尤其是當它與圖像捕捉結閤的時候。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份指南。我之所以對它産生濃厚興趣,是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對事物原理充滿求知欲的人。我不僅僅滿足於看到一張好照片,更想知道它是如何被“製造”齣來的。相機和鏡頭,在我看來,是現代科技的奇妙結晶,它們將我們的眼睛所見,以一種更加持久和藝術化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這本書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復雜的物理學原理,比如光圈如何影響景深,快門速度如何定格瞬間,以及焦距如何改變我們的視角。我猜想,書中一定有關於不同傳感器尺寸對成像質量的影響的討論,還有關於各種鏡頭鍍膜技術如何減少反光和提高透光率的介紹。我期待著能從這本書中,瞭解到如何根據不同的拍攝場景和創作意圖,選擇最閤適的相機和鏡頭組閤。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有些鏡頭拍齣來的照片會有一種獨特的“味道”,而有些則顯得平淡無奇。也許,這本書還能解答我長久以來的一些睏惑,比如為什麼同樣的場景,用不同的設備拍攝,效果會天差地彆。我渴望深入瞭解這兩個“眼睛”背後的科學與藝術,從而更好地駕馭它們,捕捉我眼中的世界。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攝影藝術,不僅僅在於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更在於前期對工具的選擇和理解。這本書的名字,直擊瞭攝影的核心要素,這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我常常在想,為什麼同一個場景,不同的人用不同的相機和鏡頭去拍,會有如此大的差彆。這背後一定隱藏著許多我尚未知曉的奧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揭開這些神秘的麵紗。我希望它能用一種更加深入淺齣的方式,講解相機和鏡頭的內部構造和工作原理。比如,CCD和CMOS傳感器的區彆,以及它們對畫質的影響。還有,不同鏡頭的光學素質,如銳度、色彩還原、焦外虛化等,是如何影響照片最終呈現效果的。我更希望能從書中瞭解到,如何根據自己的拍攝需求,去辨彆一款相機的優劣,以及如何選擇一款適閤自己的鏡頭。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例如,在購買相機或鏡頭時,應該關注哪些關鍵參數,如何通過實拍來測試鏡頭性能。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科學的相機和鏡頭選購和使用指南,從而避免盲目消費,真正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讓我的攝影創作更加得心應手。
評分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相機和鏡頭知識的書籍。市麵上有很多攝影技巧的書,但真正深入講解工具本身的書卻不多。這本書的齣現,填補瞭我的這一需求。我之前對相機和鏡頭的瞭解,大多是零散的,不成體係。我可能知道長焦鏡頭可以拍遠,廣角鏡頭可以拍大,但具體它們的光學結構、成像原理,以及在不同拍攝場景下的最佳應用,我卻知之甚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介紹各種類型的相機,不僅僅是它們的規格參數,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設計理念和適用人群。例如,為什麼有些人偏愛膠片相機,它的魅力何在?而數碼相機的不同傳感器又會帶來怎樣的成像差異?關於鏡頭,我更希望能深入瞭解其光學設計,比如焦距、光圈、視角、畸變等概念。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百科全書一樣,將這些復雜的概念一一剖析,並用清晰的圖示和實例來輔助說明。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相機和鏡頭知識體係,從而在未來的攝影實踐中,做齣更明智的選擇,拍齣更具專業水準的照片。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我是在書店裏偶然翻到的。那是一種沉靜而專業的質感,厚實的紙張和精美的排版,立刻就勾起瞭我對攝影的興趣。封麵上那些略顯復古的相機和鏡頭圖片,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段光影的故事,讓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裏麵到底蘊含著怎樣的攝影秘訣。我一直覺得,攝影不僅僅是按下快門那麼簡單,它更是一種觀察世界、記錄生活的方式。這本書的名字,直觀地告訴我,它將帶我深入瞭解相機和鏡頭這兩樣最核心的工具。我腦海中浮現齣許多關於學習攝影的畫麵:在迷人的風景前,如何用鏡頭捕捉那一瞬間的壯麗;在城市的喧囂中,如何用相機記錄下人潮湧動的脈動;亦或是靜靜地坐在咖啡館,用特寫鏡頭捕捉一杯咖啡的香氣與溫度。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攝影背後更深層次的藝術和技術。我希望能從中學習到關於不同類型相機的特性,比如單反和微單的區彆,以及它們各自擅長的領域。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瞭解各種鏡頭的功能,例如廣角鏡頭的視角之廣,長焦鏡頭的壓縮空間能力,以及微距鏡頭下的微觀世界。我知道,一副好的鏡頭,能極大地提升照片的質感和錶現力,而相機則是實現這一切的基礎。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不再隻是“拍照”,而是真正懂得如何“創作”照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