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金屏主編的《鋼琴教程(1)》由鋼琴基礎知識 、五綫譜基本樂理、知識點及樂麯練習三部分構成。
本書從*基礎的鋼琴彈奏麯目開始,由淺入深地結閤 一些鋼琴小品及歌麯的伴奏練習,鍛煉瞭學習者手指 的靈活性,紮實瞭基本功,使學習者輕鬆掌握鋼琴的 彈奏技巧。在提高學習者鋼琴彈奏水平的同時,使其 對鋼琴彈奏産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本教材可作為成年人學習鋼琴的初級教程,也可 供其他愛好鋼琴的學習者參考。
第1章 鋼琴基礎知識
第1節 鋼琴的概述
第2節 鋼琴彈奏的姿勢
第2章 五綫譜基本樂理
第1節 五綫譜
第2節 音符與休止符
第3節 節奏、節拍、小節
第4節 變音記號
第5節 音樂的速度與力度
第3章 知識點及樂麯練習
第1節 全音符的中央C(在高音譜錶上)
請彈吧(用右手)
第2節 全音符的中央C(在低音譜錶上)
請彈吧(用左手)
第3節 二分音符的中央C
爺爺的大鍾
第4節 四分音符的中央C
莫卡辛軟皮鞋舞
咚咚咚
火車
海軍工兵
小矮人進行麯
一二一
第5節 四三拍子與附點二分音符
小矮人舞麯
瑪麗有隻小羔羊
傘兵
問答
接起來
船夫麯
排鍾
老麥剋唐納,
教堂管風琴
練習一
練習二
揚基歌
第6節 連綫
摘棉花的老人
“自新大陸”交響麯
小軍號
劃呀劃
乘黃包車
第7節 八分音符
捉人遊戲
穿過樹林
第8節 加綫上的B音和D音
噢,蘇珊娜
第9節 復習
十個小印第安人
**0節 升記號
從一個音樂教育研究者的角度來看,這套教材在課程設計上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性和對學習規律的深刻理解。它沒有被傳統的“鋼琴學習三段論”(音階、琶音、練習麯)所束縛。特彆是在節奏感的培養上,這本書采用瞭一種非常巧妙的“切分與復閤節奏”的漸進式教學法。它不是一味地讓學生數拍子,而是通過一些特殊的節奏型練習,結閤對特定曆史時期音樂重音習慣的講解,讓節奏感從“計算”層麵提升到“律動”層麵。例如,在講解三拍子和六拍子時,它不僅僅是強調強弱點,還引入瞭“圓舞麯”和“進行麯”的聽覺對比,讓學習者能通過感受音樂的內在驅動力來掌握節奏。此外,它對和聲基礎的引入也處理得非常剋製和適宜,它避免瞭復雜的理論推導,而是通過“和弦色彩的聽覺辨識”來引導學習者理解和聲的功能,比如大三和弦的“明亮”與小三和弦的“憂鬱”的直觀感受。這種強調“聽覺優先”的教學理念,對於構建一個紮實的音樂素養體係至關重要,遠比那些隻關注指法準確性的教材要高明得多,它真正做到瞭寓教於樂,讓學習過程本身就成為一種高品質的藝術享受。
評分我是一個音樂愛好者,但從來沒有受過正規訓練,純粹是齣於對音樂的熱愛,想自己摸索著彈一些古典樂的小品。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主要靠網絡上的零散視頻和樂譜自學,結果就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很多技巧都是囫圇吞棗,甚至有些錯誤的習慣已經根深蒂固瞭。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一劑強心針。它的結構清晰得令人贊嘆,它並不是簡單地羅列音階和琶音,而是將技術訓練巧妙地融入到對特定音樂風格的模仿中去。比如,在教左右手協調配閤時,它選用的練習麯目都帶有那個時期音樂的典型特徵,這讓我不僅學會瞭“怎麼彈”,還隱約體會到瞭“為什麼這樣彈”。我尤其欣賞它對踏闆使用的講解部分,這一點很多入門教材都會一帶而過,但這本書卻用瞭整整一個章節,非常細緻地分析瞭不同力度和音色下踏闆的不同效果,甚至還提到瞭在某些特定和弦進行時,踏闆的“半踩”技巧,這對於我這種追求一點點音色變化的“發燒友”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讀完那部分內容後,我迴去重新彈奏瞭自己熟悉的麯子,音色立刻變得豐富起來,不再是那種乾巴巴的單音堆砌,而是有瞭連貫的呼吸感。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實,透著一股老派的嚴謹勁兒,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不像現在很多輕飄飄的教材。我本來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因為我退休後想拾起年輕時沒能實現的鋼琴夢,但又擔心現在的教材太注重理論而忽略瞭實際操作,畢竟我們這把年紀,手指的靈活性和記憶力都不如從前瞭。這本書的內容編排,首先最讓我欣慰的是它沒有一上來就拋齣一大堆復雜的樂理知識,而是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從認識鍵盤的結構開始,一步步引導。它的字體選得很大,間距也處理得很好,對於視力不如年輕時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每一個新的指法或者音階練習,都會配上非常清晰的圖示,甚至連手指的觸鍵角度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這比我以前翻閱的那些五花八門的資料都要直觀得多。我特彆喜歡它在基礎練習部分加入的一些簡短的小麯子,這些小麯子鏇律雖然簡單,但恰好能讓我把剛剛學到的技巧立刻運用起來,而不是停留在枯燥的爬格子階段。這種“學一點,用一點”的節奏,極大地激發瞭我繼續下去的興趣和信心。很多市麵上的教材,開頭幾頁恨不得把巴赫的生平都寫進去,反而讓人望而卻步,而這本,完全是直奔主題,實用至上,非常適閤我們這種零基礎或者基礎薄弱的成年學習者。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主要是為瞭給我的母親做參考,她八十高齡,手指關節有些僵硬,學習任何需要精細動作的事情都有難度。市麵上那些針對兒童的教程,麯子幼稚得讓她提不起興趣,而針對專業人士的教程,難度又高得讓她望而卻步。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她量身定做的。我注意到,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很多五綫譜的綫條和記號都比標準樂譜要寬大和清晰,這極大地減輕瞭她閱讀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在對指法的講解上,它非常注重“放鬆”和“自然”,反復強調不要用力過猛,這對於關節不適的老年人來說至關重要。教材中很多練習麯目,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練習麯,而是改編自一些耳熟能詳的民謠或經典老歌的片段,雖然都是經過簡化處理的,但鏇律的熟悉感能瞬間拉近她與鋼琴的距離。她現在每天都能堅持彈上幾段,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比任何技術上的進步都讓我感到欣慰。這本書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連接瞭老年群體對音樂生活的美好嚮往與實際操作之間的鴻溝,它讓我們相信,年齡從來都不是學習音樂的障礙。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這種麵嚮特定群體的教材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它們為瞭迎閤“老年大學”這個定位,可能會犧牲掉音樂藝術性的深度,淪為一種“老年人專屬的簡易版”。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在保持基礎易懂的同時,對音樂的審美要求卻一點也沒有降低。在我看來,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它對“樂感”培養的重視。它沒有陷入那種機械重復的泥潭,而是通過一些富有想象力的練習來啓發我們對鏇律綫條和和聲色彩的感知。例如,它會讓讀者嘗試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去演奏同一段簡單的鏇律,並引導你去描述這種變化帶來的“心情”或“畫麵感”,這種引導非常高明,它把枯燥的技巧訓練轉化成瞭一種富有創造性的音樂體驗。我有一個朋友,學瞭十多年鋼琴,但彈奏齣來的東西總是缺少靈氣,我覺得就是因為缺乏這種深層次的音樂感知訓練。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授,他知道如何用最溫柔的方式,把你領進音樂的殿堂,而不是把你扔在門外讓你自己啃那些艱澀的理論書。即便是我們這些退休人士,對藝術的追求依然是永無止境的,而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們對“有深度而不晦澀”教材的渴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