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艰难岁月:爱德华 斯泰肯眼中的美国农业安全局影像(典藏版)
定价:268.00元
售价:201.0元,便宜67.0元,折扣75
作者: 弗朗索瓦丝·普斯,唐艺元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51416238
字数:
页码:286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0.4kg
“艰难岁月”是1962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由爱德华。斯泰肯策划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摄影展。展览呈现了208隔摄影作品,是1935年至1941年间由美国农业安全局(FSA)的摄影师们拍摄的,该项目是富兰克林。D.罗斯福所推行的新政的一部分。
在美国现代史上,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塑造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直到1962年,人们对大萧条依旧记忆犹新。为解决乡村的贫困问题而组建的FSA设计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摄影项目,正是这个项目开启了许多人的摄影生涯,其中*令人瞩目的就是沃克.埃文斯和多萝西娅.兰格。这个展览展出了他们两人以及其他个人的作品,包括本.沙恩、卡尔.迈登斯和阿瑟。罗思坦。他们的照片可以列为纪实摄影史上的作品一一见证了被经济危机和干旱、沙尘暴等灾害严重打击的人民。
制高点:重温“艰难岁月”
有关权力与政治:斯泰肯在现代艺术博物馆
宣传的证明还是宣传的工具:何为摄影的角色?
“我们时代的鲜活记录”:构建与拆解农业安全局文献
水塔:文化的蓄水池
“艰难岁月”
图版
注释
推荐书目
图片版权
致谢
弗朗索瓦丝·普斯(Francoise Poos),独立策展人及作家,曾担任卢森堡国家视听中心“艰难岁月”展览项目的顾问。2007年,她与人合编了《炫!爱德华.斯泰肯的彩色摄影实验》,该画册是为配合在卢森堡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MLAM)和纽约乔治.伊士曼之家举办的展览而出版的。她目前正在研究斯泰肯的作品在其祖国卢森堡的文化理解与接受问题。
《艰难岁月:爱德华·斯泰肯眼中的美国农业安全局影像(典藏版)》:
水塔是一座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总高度是56.1米。水塔周围都是沼泽地,因为给水塔的水箱供水的迪德兰格河从这儿流经,所以整个建筑的地桩都打到了15到17米深。水塔有一个圆柱形水箱,支撑着水箱的是一个由8根支柱和水平加固横梁结合而成的开放式结构。水箱的可使用容量是1000立方米。它的顶部有一个天窗,能让空气流进。二战期间,水塔曾设有岗口肖。现在,人们可通过一段在大支柱之间盘绕上升的楼梯进入水塔,并通过水箱中心的圆柱形通道到达水塔顶部的天窗。
这座水塔用于调节水的存储量,这些水用以冷却并支持高炉运转。水可以以每小刚9000到10000立方米的流量被输送到高炉和轧钢厂内。澄清槽的目的则在于为用水清除所有漂浮物质。经澄清槽过滤后的水才能被注入高炉里。水塔与给水管是直接相连的。水塔拥有52米的有效高度,它在水泵坏掉的情况下起着后备的作用,并且在系统内部(一个断路)进行水压调节。当水箱满了的时候,水泵便停止向水箱供水,所有溢出来的水都会流到澄清槽里。高炉的澄清槽有两个,轧钢厂的也有两个;高炉的一个澄清槽现在仍在原位。
如今,水塔已被建筑师克洛迪娜·科尔重装一新,获得了世人的瞩目,里边包含了两个为“艰难岁月”收藏而做的展览空间,其中一个就在水箱里,离地大约40米高。水塔支柱间新安装了一部电梯,观众可通过电梯或楼梯到达水箱与观景台。原先与水塔在地面层相连的泵站,现在是观众接待中心,同时也用于展览当代摄影。
……
读完这本《艰难岁月》,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爱德华·斯泰肯,这个名字自带光环,但这本书所展现的,是他更为朴实、更为接地气的一面。他放下那些熟悉的艺术舞台和时尚肖像,将镜头对准了美国农业安全局(FSA)在那个艰难年代的影像项目。当我翻阅这些照片时,一种莫名的震撼和感动油然而生。画面中的美国,并非我们如今所熟知的繁荣景象,而是充斥着干旱、贫困、艰难求生的人们。斯泰肯用他敏锐的艺术触觉,捕捉到了这些普通人的尊严与坚韧。那些农场的全景,广袤而荒凉,似乎诉说着自然的无情;而聚焦到人物特写时,他们的眼神里又透露出不屈的生命力。我注意到一些照片的构图非常精妙,即使是简单的场景,也被斯泰肯处理得极具艺术感,光影的运用、人物的站位、景深的控制,都显得恰到好处,将那个时代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摄影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工具的强大力量,它能够穿越时间的隔阂,将过去的真实情感传递给今天的我们。这不仅仅是关于美国农业的历史,更是关于人类在逆境中如何生存、如何坚持的深刻写照。
评分这本《艰难岁月》给我带来的感受,是一种沉静而深刻的震撼。爱德华·斯泰肯的名字,总是与优雅、精致联系在一起,所以当看到他拍摄 FSA 的影像时,我感到非常惊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在面对社会现实时的另一种维度。照片中的美国农业,并非想象中的田园牧歌,而是充满了挑战和艰辛。斯泰肯的镜头,如同解剖刀一般,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时代的矛盾与挣扎,但同时,又以一种温和而充满尊严的方式呈现。我喜欢书中的叙事性,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在诉说一个独立的故事,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又形成了一幅宏大的时代画卷。那些农场的土地,那些简陋的房屋,那些朴实的面孔,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注意到一些照片的细节处理,比如远景的构图,近景的特写,以及人物的表情和姿态,都经过了斯泰肯的精心安排,使得画面既真实又富有艺术感染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次关于历史、关于人性、关于一个国家转型时期的深刻反思。它让我看到了摄影的力量,能够如此真实而有力地记录时代。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当初是被“爱德华·斯泰肯”这个名字吸引,毕竟他可是摄影史上的巨匠。拿到手后,才发现它的分量远不止于此。“艰难岁月:爱德华·斯泰肯眼中的美国农业安全局影像”这个书名本身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样的“艰难岁月”,又是什么样的“影像”能让斯泰肯这样的艺术家去记录?翻开第一页,就立刻被带入了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仿佛能闻到泥土的气息,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的辛劳与坚韧。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故事,一个时代的缩影。斯泰肯的镜头语言独具匠心,他不仅仅是记录,更是用一种深沉而富有同情心的方式去呈现。那些农夫、农妇、他们的家庭,在贫瘠的土地上劳作的场景,通过他的眼睛,被赋予了不朽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那些细节的捕捉,比如脸上深深的皱纹,手中粗糙的劳作工具,以及孩子们纯真又略带忧伤的眼神。这些画面不仅仅是历史文献,更是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让人在欣赏摄影艺术的同时,也能深刻反思那个时期美国农业所经历的挑战,以及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这种跨越时代的共情,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是一部关于历史、关于人性、关于一个国家发展重要时期的视觉史诗。
评分这是一本能让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摄影集。我一直对摄影史上的大师作品很感兴趣,而《艰难岁月:爱德华·斯泰肯眼中的美国农业安全局影像》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对斯泰肯艺术探索的好奇心。不同于他早期在艺术界的名声,这本书展现了他用镜头关注社会现实的另一面。FSA 这个项目,本身就承载着巨大的历史意义,而斯泰肯的加入,更是为这些影像注入了独特的艺术灵魂。书中的每一张照片,都仿佛凝固了那个时代的空气,你可以感受到土地的干裂,可以听到农夫的叹息,也可以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微光。斯泰肯的摄影风格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即使是在如此艰苦的场景下,画面依旧保持着一种克制而有力的美感。我特别喜欢那些人物肖像,虽然他们的生活困苦,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坚毅和尊严,却令人动容。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历史,更是在传递一种情感,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艰难岁月中普通人奋斗史的赞美。它让我对美国农业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摄影艺术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感悟。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影像史书”。《艰难岁月:爱德华·斯泰肯眼中的美国农业安全局影像》的书名,准确地概括了其内容,但又远不止于此。当我开始阅读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斯泰肯,这位摄影大师,在 FSA 项目中的角色,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不仅仅是拍摄者,更像是那个时代的“灵魂捕手”。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力量,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那些在简陋房屋里生活的家庭,他们的表情,他们的动作,都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艰辛。我尤其被那些儿童的照片所打动,他们的眼中,既有孩童的天真,也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那是那个时代特定环境下成长的印记。书中的画面构成和光线运用,依旧带着斯泰肯一贯的艺术水准,但在这里,艺术被赋予了更深沉的社会责任感。他没有回避现实的残酷,但也没有让照片充满绝望,反而从中挖掘出了人性的光辉和希望的种子。这本书让我对那个时期美国农业的发展有了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也让我对普通人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值得反复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