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梦断马奇诺
定价:26.00元
作者: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32169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希特勒妄图与英法和谈却遭拒绝。1940年,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一时间,巴黎一片歌舞升平;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一幅袖手旁观的姿态;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则正假惺惺地劝慰希特勒不要进攻西方……马奇诺防线,这个固若金汤、耗费巨资修建的防御工事,真的能抵挡住德国人的装甲洪流吗?战争阴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内容提要
本书全景再现了马奇诺防线的建造缘由,历史作用,以及关于这条防线所发生的战争故事,让读者充分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本书通过恢弘壮阔的场面描写,细腻深刻的内心独白,独特鲜活的人物个性,还原了冷酷的战争真相,揭露了人物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这一切无不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感受战场的紧张惨烈,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对战争的反思。
目录
章 刀锋指向西欧
“因此不要等待敌人上这里来,而要向西方进攻。愈快愈好”“打垮西方强国的优越地位,使德意志民族获得发展空间”……“我至少感觉到这是一种耻辱”……
No.1 “黄色方案” / 11
No.2 曼施坦因提交备忘录 / 18
No.3 “镰割”计划 / 24
第二章 “绥靖”带来的后果
张伯伦向希特勒示好:“建设欧洲的持久和平”……“现在我请你们回去,在你们的床上安心睡觉吧!”……“我们绝不开枪”……
No.1 “这是体面的和平” / 30
No.2 “奇怪的战争” / 38
No.3 “D”计划 / 43
第三章 突破与闪击
“可能一周,也可能两周,可能一个月甚至几年”……“空军是否考虑到在西线的太阳比柏林晚出来几分钟?”……“不得休息,不得松懈”……“3天之内推进近300公里”……
No.1 “你有晕车药片吗” / 48
No.2 “一个目标:突破” / 54
No.3 “我们被打败了” / 62
第四章 低地国家的覆亡
作为法国这道大餐的餐前小吃,对于吃掉荷兰和比利时,希特勒也丝毫不敢大意,事先他就进行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德军袭击了本国的一所大学城,反诬比利时和荷兰……
No.1 征服荷兰 / 70
No.2 飞夺埃本·埃马尔要塞 / 77
No.3 比利时无条件投降 / 84
第五章 硝烟外的故事
“张伯伦滚蛋”的吼声响彻英伦三岛……丘吉尔说:“我能奉献给你们的只有鲜血、劳苦、眼泪和汗水”……丘吉尔问:“机动部队在哪里?”甘末林摇摇头:“一个也没有。”……
No.1 丘吉尔的就职演说 / 88
No.2 “一个也没有” / 91
No.3 缔造“魏刚防线”/ 97
第六章 魂系敦刻尔克
由于德军行进速度飞快,盟军的一些后退部队有时会糊里糊涂地加入德国人的行列,但很快也成了俘虏……“德军装甲部队撤至阿尔贝特运河以远的地方待命”……
No.1 “停止前进”命令 / 104
No.2 “发电机”计划 / 114
No.3 敦刻尔克奇迹 / 124
第七章哭泣的凯旋门
希特勒吹嘘这是“历史上一次大的战役”……来到“森林草地”,希特勒觉得这里空气格外清新……“魏刚防线”全面崩溃……丘吉尔再访法国,雷诺提出单独媾和问题……
No.1 “红色”作战计划 / 130
No.2 “那是政治问题” / 137
No.3 巴黎沦陷 / 143
第八章法国败降
法国前总理宣称:“我们的体系虽然不宜于进攻,但在防守方面却是呱呱叫的。”……马奇诺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雷诺辞职,贝当组阁……
No.1 马奇诺不再设防 / 148
No.2 战,还是降 / 151
No.3 希特勒的“宽容” / 157
第九章历史惊人地相似
福煦列车旁的花岗石碑上刻着:“1918年11月11日,以罪恶为荣的德意志帝国在此屈膝投降……被它企图奴役的自由人民所击败。”……
No.1 贡比涅重演历史剧 / 162
No.2 “魔鬼,魔鬼来啦!” / 169
No.3 “是谁打败了法国?”/ 177
第十章自由法国运动 / 262
丘吉尔评价道:“戴高乐在这架小小的飞机里载着法国的光荣离去了。”……在法国,人们称戴高乐为“6·18英雄”,“6·18英雄”说:“事情已经定局了吗?希望已经没有了吗?失败已经确定了吗?没有!”……
No.1 戴高乐“应运而起” / 182
No.2 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 186
作者介绍
二战经典战役编委会
文摘
序言
刚拿到这本《梦断马奇诺》,就深深被它的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泛黄的纸张质感,仿佛带着历史的陈旧感,又恰似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兵,低语着他亲历的那些硝烟弥漫的日子。封面上那幅巨大的马奇诺防线剖面图,错综复杂的地下工事,炮塔林立的防御体系,无不预示着一场宏大叙事的展开。我一直对二战的军事史,尤其是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战役,有着浓厚的兴趣。马奇诺防线,这个在很多人印象中象征着法国军事傲慢与最终覆灭的代名词,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是战略上的失误,是技术上的落后,还是人为的疏忽?我迫切地想知道,在这个看似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之下,究竟发生了什么,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了它的“梦断”时刻。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无疑为我的阅读体验增添了一层期待,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悲壮年代的大门。
评分翻开书页,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字里行间流淌的,不仅仅是战役的进程,更是那个时代大国博弈的复杂图景。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两国决策层在战役初期心态的描绘。那种基于过往经验的自信,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力量的低估,以及内部政治因素对军事战略的掣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对战前法国国内关于马奇诺防线是否应该延伸至海边的争论,以及德国方面如何在高层内部权衡利弊、制定侵略计划的细节,都让我看到了战争决策背后的人性与现实。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生动地还原了那些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人物,他们的决策,他们的挣扎,以及他们最终的命运。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的记录,更是一次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是对人类在战争面前的智慧与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评分《梦断马奇诺》这本书,从军事战略的宏观分析,到战场细节的微观呈现,再到战争背后的人文关怀,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马奇诺防线的战役史,更是一部关于历史、关于决策、关于人性,以及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探讨。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看到了人类智慧的闪光与局限,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思考和感悟。对于任何一个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它将引领你穿越时空的阻隔,去亲身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去理解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
评分作为一名对二战历史颇有研究的读者,我对细节的严谨性要求很高。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出色。从武器装备的性能分析,到战场地形地貌的细致描绘,再到双方兵力部署的精准阐述,都展现了编委会团队扎实的专业功底。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战役中一些关键时刻的推演和分析,比如德军在阿登山区突破防线时的战术选择,以及法军在得知突破消息后为何未能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这些分析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军事学理论的深刻理解,更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还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和指挥官们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书中所呈现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历史的重量,也让我对这场被誉为“闪电战”的经典战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描述的战争残酷性和人道主义困境深深触动。战役中那些普通士兵的视角,他们的恐惧、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对和平的渴望,都在作者笔下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我看到了士兵们在战壕里的煎熬,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的挣扎,以及他们对家人的思念。这些细节使得原本冰冷的战争史,充满了人性的温度,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个体生命的摧残。书中对战役后期,特别是法国沦陷后,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抵抗的艰辛的描述,更是令人唏嘘。它不仅仅是一场军事的胜败,更是对一个民族命运的沉重拷问。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和平,也更加反思战争的根源和代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