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清泉注譯;陳全得校閱
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ISBN: 9789571436913
页数:526
装订:平装
开本:大32k
语种:繁体中文
内容简介:
唐詩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高峰,而正式揭開唐詩序幕的,為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以「文章齊名天下」,被稱為「初唐四傑」,號為「王楊盧駱」,也號「盧駱楊王四才子」。
駱賓王是「四傑」中zui為典型的悲劇詩人,因為他經受著生活上、政治上的雙重悲劇…..
本書体例有題解、注釋、語譯、賞析、說明等。注釋重在輿地、職官、典章制度、成語典故;詩歌的語譯、將直譯與意譯相結合、力爭能保持詩的色澤與韻味;賞析或說明,著眼於藝術性與寫作特點。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中透着典雅的气质,很是对我这个传统文化爱好者胃口。纸张的触感细腻光滑,不像有些版本摸起来粗糙廉价,拿在手里有种沉甸甸的质感,让人感觉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佳作。尤其是封面那块书法作品的排版,疏密有致,墨韵生动,即使不懂书法,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功力。内页的字体选择也非常考究,清晰易读,排版留白得当,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容易疲劳。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校对的细致程度,无论是页码、标题还是正文,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印刷错误,这在古籍整理类书籍中算是难能可贵了。总的来说,从物质层面来说,这本书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足以配得上其中所收录的文学瑰宝,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对即将展开的文本充满了敬意和期待。这样的用心,无疑是对原作者最好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人的整体感觉,是那种沉静、内敛的古典美学体现,与骆宾王“初唐四杰”的身份相得益彰。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色彩斑斓、追求视觉冲击力的设计,它采用了一种非常克制的色调,可能以深蓝、墨绿或米黄为主,反而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的氛围。书脊的处理也十分讲究,那种用布面或仿麻纹理的材质,增加了书籍的触感层次感,让人在翻阅时能感受到一种庄重感。在细节上,比如烫金或凹凸的工艺应用得恰到好处,没有过度装饰,只是用以点缀关键信息,保持了整体的素雅。这种设计哲学,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这本书的内容,远比外表更值得你驻足品味。它不是快消品,而是应该被珍藏的知识载体。
评分阅读体验上,这个版本的译文风格着实让我耳目一新。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唐诗宋词的译本,但往往流于直白或过于追求现代口语化,反而失去了原有的韵味。而这本的译者显然下了大功夫,他没有简单地进行字面翻译,而是努力去捕捉骆宾王诗文中的那种盛唐气象和少年英气。比如在处理那些典故和典雅的辞藻时,译者选择了既不失其典雅又不至于晦涩难懂的中间路线,读起来有一种古乐新弹的韵味。很多原本拗口的句子,在译者的笔下变得流畅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甚至可以感受到朗诵的韵律美。这让我这个对外文素养稍弱的读者,也能比较顺畅地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体会到骆宾王早慧的才情和激昂的情怀。这种“信、达、雅”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真正做到了让现代读者能够“无障碍”地亲近古代的文学高峰。
评分与其他流传版本的对比,我认为这个版本在注释的详尽程度上做得非常出色,这对于深入理解古代诗文至关重要。很多时候,仅仅阅读原文和直译是远远不够的,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历史背景、典故出处,才是真正考验读者的“门槛”。这本书的脚注部分,信息密度极高,它不仅解释了生僻字词的含义,更重要的是,它还补充了相关历史事件的时间线索和人物背景介绍。例如,当提到某次政治事件时,注释会简要说明当时的朝廷格局,这使得我们对诗文中所流露出的愤懑或感慨有了更扎实的依托。这种细致入微的考据,显示出编纂团队极高的学术严谨性。它不仅仅是一本供人阅读的书,更像是一份带有专业导览的珍贵文献资料,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评分我非常欣赏这个版本在文本编排上所体现出的逻辑清晰度。在对骆宾王的全部作品进行整理时,它显然是下了功夫进行系统性的梳理,而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罗列。我注意到,它似乎是按照体裁或者某种内在的主题脉络进行划分的,这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地捕捉到骆宾王文学创作的演变轨迹和风格倾向。比如,某一章节可能专门收录他早年的应制诗和赠别诗,展现其少年意气风发;而另一章节则可能聚焦于他后期的咏史怀古之作,透露出对世事的洞察与沉思。这种结构化的处理,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难度,让读者可以像走迷宫一样,一步步深入了解这位天才诗人不同人生阶段的才情与心路历程。这种精心的编排,真正体现了“集”的价值,而非简单的“作品汇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