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妈妈,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吗
定价:38.00元
作者:林巨, 李恋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8
ISBN:9787111548454
字数:
页码:26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无分别的爱理念的倡导者、畅销书作家林巨老师新作,其作品《妈妈,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吗》销售10万册,入选为2013十大家庭教育图书。
2.当女儿日渐长大时,无论她的个性和其母亲相差多远,一旦她自己成为母亲,她对自己儿女的态度不知不觉会打上其母亲的烙印。
本书作者通过在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选取了20多位典型的妈妈们的故事,带读者们走进这些母亲童年的伤痕,疗治原生家庭母女关系,冰释和妈“爱恨情仇”,打破养育惯性。
3. 10年工作积累、25个典型案例、一本书让你走出遗传教养误区。
内容提要
为何我们对妈妈既爱又恨?
如何疗愈内心的伤痕?
如何得到妈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如何让我和妈妈之间冰冷的墙壁消融……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和妈妈相遇的那一刻,争执、愤怒、委屈、沮丧、难受、焦虑、害怕、懦弱、叛逆、攻击、烦躁、战争……总是出乎我们意料,完全不受我们控制般的,爆发出来。
在这本书中,汇聚了二十多位向作者求助的女性的心路历程。我相信,你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故事,看到自己伤痕,看到自己的悲伤、委屈和愤怒,同时,也可以找到修复与自己母亲关系的方法。
这本书可以不仅帮助女性了解自己,也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己的母亲(或者女儿),帮助心理咨询师了解求助者。 疗愈,从看到真相开始。
目录
作者介绍
林巨
畅销书作家。北大心理系毕业,花径教育机构创始人,无分别的爱的理念的开创者,将家庭教育与生命成长相结合的家庭教育专家,是中国新教育的领军人物之一。
先后担任过北京电视台《家有儿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节目嘉宾;《妈咪宝贝》《母子健康》等育儿杂志的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优优宝贝频道以及众多网络媒体的特约专家。
林巨老师代表著作:《妈妈,请这样爱我》、《妈妈,我可以这样吗》、《妈妈,我是你想要的孩子吗?》。林巨老师的生命教育和生命成长著作,在广大读者中有良好口碑,影响深远。其中《妈妈,请这样爱我》,入选为2013十大家庭教育图书。
文摘
林巨老师谈生命成长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草根的自己,一个高富帅的自己。
什么是草根的自己?就是自卑、易怒、难看、无能、平庸、失败、愚笨、贫穷、疾病、苦难、消极情绪……集种种丑陋和不幸于一身的自己。
什么是高富帅的自己?就是自信、得体、美丽、能干、、成功、聪明、富有、健康、幸福、积极情感……集种种美德和幸运于一身的自己。
通俗来说,草根的自己,就是不好的自己,或是自己的不好的一面;高富帅的自己,就是好的自己,或是自己的好的一面。
每个人,都有草根的一面,也有高富帅的一面。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高富帅的一面展现出来,越多人知道越好。
每个人,都想把自己草根的一面藏起来,藏得越深越好,越少人知道越好。
这看起来,好像是人之常情,很正常,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问题是草根的自己不愿意啊,他也想抛头露面的!
这可怎么行!必须想尽办法打压之,绝不许草根的自己露出头来。
但进一步的问题是:一个人打压自己,打压草根的自己,拒绝草根的自己,你以为这个草根的自己,不会反抗吗?!
草根的自己,也是一条命啊。一个生命被打压,他会无动于衷吗?
有人打压你,你会无动于衷吗?你不会反抗吗?
你必然会反抗。当然,不是立即反抗,不是显性反抗,不是公然反抗。但是,你会反抗,以你可以想象和能够掌握的办法,比如,暗地添堵;比如,不予配合;比如,偷偷破坏;比如……你有的是办法!
须知,生命的力量,就在于不顺从。
不尊重生命,就会被生命不尊重。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这是人性的铁律。
所以,你否定草根的自己,拒绝草根的自己,打压草根的自己。对不起,草根的自己,也会对抗你,报复你,惩罚你,绝不会让你安宁。
这个可怜的草根的自己,这么多年,被无情的否定、拒绝和打压,他身上该有多少痛,多少伤,多少病……就算他不报复,你给他这么多痛、伤、病……也就是说,你给你自己这么多痛、伤、病……你能好过?
你现在知道,你的身体为什么隐患重重了;你现在知道,你的家庭为什么危机四伏了;你现在知道,你的生活为什么一团糟糕了。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人生的不幸,可以说,几乎都是缘起于对草根的自己的不接纳,对草根的自己的否定、拒绝和打压。
对草根的自己如此残酷和仇恨的处理,说明了什么?
对草根的自己的态度,只是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态度!
草根的自己,是自己原生的一部分,是自己去不掉、割不断的一部分。
否定、拒绝、打压草根的自己,就是否定、拒绝、打压真实的自己。
否定、拒绝、打压,就是不爱,就是憎恨,就是伤害。
原来,我们连自己都不爱,我们连自己都憎恨,我们连自己都伤害。
何止是不爱,简直是深恶痛绝,恨之入骨,恨不得立马让他消亡滚蛋。
所以,怪不得,我们活在十八层了。
现在,来怎么救赎自己呢?
请立即停止对自己的伤害。
怎么停止伤害?
去面对草根的自己吧,无论是多么不愿意相见。
去接纳草根的自己吧,哪怕充满了恐惧和抗拒。
去和草根的自己对话吧,虽然彼此已非常陌生。
去爱草根的自己吧,请给予他纯净温暖的怀抱。
因为,他就是你自己啊。再草根,也是你自己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啊。
独处,要去面对的,是草根的自己,是苦难的自己,是悲催的自己,是不好的自己。
成长,是要在独处中,怜爱草根的自己,爱护苦难的自己,心疼悲催的自己,接纳不好的那个自己。
成长,是学会自己爱自己,爱的就是这个草根的自己,这个不好的自己。
若我们连自己都不爱,请问,又能爱谁呢?
所以,不爱自己,不爱草根的自己,是人世间一切悲剧的根源。
反过来,爱上草根的自己,接纳草根的自己,是幸福生活的滥觞。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小到个人生活的幸福安宁,大到人类社会的富足文明,在根本的人性层面,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石是每个人爱草根的自己以及接纳草根的自己的程度。
无论是个人生活的幸福程度,还是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对草根自己的爱和接纳,都是准确核心、重要的衡量指标。
对草根的自己的爱和接纳,是幸福和文明之源。
序言
妈天空
妈妈,曾经是我们每个人的天空。
只是这片天空,并不总是云淡风轻、湛蓝无垠、温暖辽阔。
这片天空,狂风暴雨、雾霾沙尘、冰雹雪霜的日子,实在也是不少。
每次灾难天气来临的时候,作为依靠这片天空庇护方能生存的我们,一如在大风雪中的草原上奔跑的小狼,难免瑟瑟发抖、恐惧焦虑、心力交瘁……
年幼的我们,是如此的稚嫩,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于是,几乎每一次打击,都会击穿我们的皮毛,直接打中我们的心灵,留下或深或浅的伤痕。这些伤痕会渐渐结疤,隐藏在灵魂深处,不让我们看见。我们就这样,带着这些刻到灵魂深处的看不见的疤痕,渐渐长大。
好不容易,我们长大了;好不容易,那些“灾难”和“伤害”,都已经忘却了;终于,生活可以掀开新的一页了。我们在心底深处,对自己说:
“妈妈,我长大了。妈妈,我爱你。妈妈,我要报答你。”
可惜的是,这样的爱意和心语,很多时候只能停留在想象和奢望之中。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和妈妈相遇的那一刻,争执、愤怒、委屈、沮丧、难受、焦虑、害怕、懦弱、叛逆、攻击、烦躁、战争……总是出乎意料,完全不受我们控制般地爆发出来。不赖的情景,也不过是互相压抑烦躁的心绪,努力营造表面的平静氛围。但无论如何,心中实在难以升起对彼此的关爱和心疼的情感。
是的,妈妈,女儿长大了。我愿意给你钱;我愿意给你东西;你病了我带你去看病,给你找很好的医生;你有事了我想办法帮你解决,尽量不让你操心;我过年过节肯定去看你,拎着大包小包……你看,女儿长大了,可以给您这么多了。可是,为什么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除掉这些物质,在精神层面我们彼此给予的除了伤害还是伤害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伤害的频繁上演,我渐渐发现,我可以给你很多很多很多的好“东西”。但是,确确实实,有一个东西,我却真的给不了你。
那就是心疼。
不知为什么,我无法心疼你,我做不到心疼你。
不仅心疼不了你,并且每一次战争爆发,我看着你焦躁愤怒的脸色,看着你混乱颓败的表情,我窥见我的灵魂深处,不可遏制地升起巨大的快意。
我难道是恶魔吗?!对亲爱的妈妈竟然是这个样子!我还是人吗?!我为此深深自责,深深愧疚。但是,一切无济于事,不,一切变本加厉!
看起来,谴责自己好像只能让事情更加糟糕;谴责自己只是在这样无尽的恶性循环中,又加了一把充足的动力的筹码而已。
怎么办?前路漫漫,我在痛苦黑暗中无尽徘徊,直至有一天,遇见了林老师。
他告诉我:“心疼,是灵魂高贵的爱,是生命精致的美德。”
他告诉我:“凡是高贵和精致,只有不受伤的生命,才有能力拥有。”
他告诉我:“要想拥有‘心疼’他人的能力,首先要疗愈自己的伤口。”
我说:“过去的,我都忘却了,怎么还会有伤口?应该都好了吧?”
他反问我:“忘却,就是置之不理,你见过置之不理能治好病的吗?”
我无法反驳,只能问他:“怎么疗愈自己?是不是很复杂,很麻烦?”
他说:“只需要懂得人性就好了。”
他说:“老天早已把一切的能力,以本能的形式,赋予我们了。”
他说:“疗愈自己,是生命的本能,是人性的本能,懂得人性,就OK了。”
我在半信半疑中,走上了这条探索人性之路,圆满人性之路。
奇迹就此展开。
原来,生命成长,是这么一个简单而美妙的事情。
忽然有一天,我抬起头发现我亲爱的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唠唠叨叨,一如既往地“不可理喻”,一如既往地充满“批判”精神。但是天空,已经不是那个天空,这世界,已经不是旧时的模样。
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我自己的天空,比妈天空,更为博大,更为清亮,更为温暖。我看到我的天空无限地展开,紧紧地,把妈天空、爸爸的天空、孩子的天空、所有亲人的天空,温柔地包裹起来。我的天空中处处发散的都是爱和心疼的暖意。
我猛然发现,原来我只需要拥有我自己的天空,这样就够了。
我只需要和自己的天空紧紧在一起,这样就够了。
现在,我站在自己的天空中,看到漫天的狂风暴雨、雾霾沙尘、冰雹雪霜、咆哮着向我袭来。我微笑着,看着它们,看着它们,看着它们……就只是这样静静地看着,看着,看着……全然地陪伴着,陪伴着,陪伴着……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天空,变得云淡风轻、湛蓝无垠、温暖辽阔。
我爱我的天空。不管她是狂风暴雨、雾霾沙尘、冰雹雪霜、还是云淡风轻、湛蓝无垠、温暖辽阔。
因为,现在的我已然明了,爱只是意味着不加拣择。 花儿 2015年3月24日
作为一名母亲,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这本书并非简单地讲述一个孩子的心声,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为人父母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期盼。它用一种非常细腻且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那些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那些既有甜蜜也有心酸的瞬间。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那些为了孩子付出一切的辛劳,那些希望孩子成为“最优秀”的自己,却又常常在现实中感到无力的时刻。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想要的孩子”这个定义,它不再是某种刻板的标签,而是一种与孩子共同成长、互相理解的过程。它提醒我,真正的爱,是接纳,是支持,是允许孩子犯错,并陪他们一起寻找解决之道。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引发了我无数的思考,也让我对自己的育儿方式有了更深刻的反思。我需要放下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更多地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去理解他们的世界,与他们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淡雅的色彩搭配上简洁的字体,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思考的氛围。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它在静静地诉说着一个关于成长、关于亲情的故事。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对“理想的子女”这个概念充满好奇,也常常会思考自己是否达到了父母的期望。这本书的名字就如同一个直接抛出的问题,触动了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我期待着它能带来一些深刻的思考,也许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父母的心,也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这本书的装帧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感,仿佛它承载着分量十足的情感和智慧。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能够引起深度共鸣的书,是多么难得的宝藏。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去寻找那些能够照亮自己内心的答案,去体验一次心灵的洗礼。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惊叹于其深刻洞察力的书。作者以一种极其敏锐的视角,捕捉到了现代社会中,亲子关系中普遍存在的张力与矛盾。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疑问,它更是对代际沟通、个体独立以及自我认同的深度探讨。我反复咀嚼书中的文字,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体会。它让我看到了,我们常常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期望和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书中那些关于“被理解”的描绘,让我潸然泪下,那是一种渴望被看见,渴望被懂得的深切呼唤。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内心的共鸣,并促使我们去反思自己的行为模式。它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框架,让我们能够带着更成熟的心态,去面对亲子关系中的种种挑战。这本书无疑是我近期读到的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书,它能给人带来深刻的启发,并引导我们走向更健康、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阅读体验,它不像我以往读过的任何一本关于亲情的书籍。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也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赤裸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爱与困惑,对自我价值的探寻。我被书中描绘的场景深深吸引,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都让我感同身受。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时的某个片段,看到了那些曾经模糊的疑问,那些渴望被理解的心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作为旁观者,常常会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被爱”的定义,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契合,是灵魂深处的懂得。这本书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渗入心田,带来一种平静而又深刻的力量。它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更加懂得去珍惜身边的人,去用心去感受爱。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灵魂的触碰。它用一种极其温柔却又无比坚定的力量,揭示了亲子关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与伤痛。我被书中那份坦诚所打动,作者毫不避讳地展现了孩子内心的脆弱与彷徨,以及他们对爱与认同的强烈渴求。这种坦诚,是治愈的开始,也是理解的桥梁。它让我明白了,所谓的“理想的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个固定的模板,而是那个能够勇敢做自己,并且在父母的爱与支持下,不断成长和绽放的生命。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父母的爱,不应该成为束缚,而应该是翅膀,是让他们勇敢飞翔的勇气。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仿佛卸下了许多沉重的包袱。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爱,是接纳,是允许,是陪伴。它是一种双向奔赴,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去经营,去呵护。这本书,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地去爱,去理解,去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