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洪传吴式太极拳述真 洪涤怀文献及其阐释
定价:78.00元
售价:56.9元,便宜21.1元,折扣72
作者:洪涤怀,李方明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11293817
字数:
页码:28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洪传吴式太极拳述真 洪涤怀文献及其阐释》收录了洪涤怀述的吴式太极拳理论、拳架、功法、歌诀、书信等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配以其入室掌门弟子李方明的完整拳架和阐释,是一部有史料价值的太极拳研究档案,有一定武学造诣者可以借此深造,也可以作为洪传吴式太极拳的系统教程,供各层次学者按图索骥,自修进入太极之门。
目录
作者介绍
洪涤怀,字宇刚,号小寒山人。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入室弟子,浙江临海市人,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湖南长沙结缘吴氏兄弟(吴公仪、吴公藻),就此踏入吴门,痴迷勤练,潜心研究,太极功夫日臻深厚。后经吴氏兄弟引荐,拜其父吴鉴泉为师,深得吴式太极之精髓,使其功夫日新月异。此时,在长沙武术界与师兄马子良享有“洪鬃烈马”盛誉。20世纪40年代末,回乡临海寻业之际,仍“朝练太极,夜习拳论”,并撰写《吴式太极精要》,门生云集。同时,潜心创办吴式太极拳培训班,为吴式太极拳在台州的传播与普及做出了突出贡献。屡受省、地、市体委表彰。荣获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浙江武坛三老、浙江健康老人等称号。宗师的精深拳术与崇高武德广为时人传颂,誉为武功武德两相高。
李方明,男,出生于1955年,洪涤怀(字宇刚)入室弟子,浙江省临海市人。浙江医科大学毕业,临海市政协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曾任农工民主党临海市委会副主委,临海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会长,曾任台州地区武术散打、推手队领队。20世纪70年代在杭州读书期间,跟在六公园练拳陈松汉老师学杨式太极拳。1977年毕业回临海,跟随吴鉴泉入室弟子洪涤怀练吴式太极拳及推手等吴门功法。曾得到马岳梁、吴英华及马岳梁入室弟子钱超群师兄、香港鉴泉太极拳社社长吴大新师兄(吴鉴泉孙)的指点。在跟随师傅二十多年期间里,除了学功夫以外,有空帮助师傅整理太极拳资料,并抄写师傅太极拳文章及诗词等。2005年创立临海鉴泉太极拳社,任社长。
文摘
序言
对于《洪传吴式太极拳述真:洪涤怀文献及其阐释》这本书,我只能说,它打开了我对太极拳认知的一扇新大门。我一直对太极拳中的“练”与“用”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似乎很多理论都停留在纸面,难以落地。而这本书,通过对洪涤怀先生珍贵文献的挖掘和解读,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沾粘连随”的详细剖析,这不仅仅是招式上的要求,更是一种与对手建立联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制的哲学。作者在阐释洪老先生的原文时,旁征博引,结合了力学、人体工程学甚至一些心理学的概念,让我感到异常惊喜。原来,太极拳的精妙之处,远不止我们表面看到的圆活、柔韧。书中对于洪老先生在实战中的应用案例的提及,虽然篇幅不多,但字字珠玑,让我看到了太极拳在面对真实对抗时的威力,也打破了我之前对太极拳“花架子”的片面印象。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梳理了历史,更提供了实践的指导,让我重新思考自己在练习中的不足,并尝试将书中的理论运用到实处。
评分读到《洪传吴式太极拳述真:洪涤怀文献及其阐释》这本书,我内心真是百感交集。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太极拳练习经历的人,我总是在寻找那份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是招式动作的模仿,更是拳理精髓的透彻把握。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渴求。作者洪涤怀先生的名字,在我太极拳的探索之路上,早已如雷贯耳。他老人家对吴式太极拳的贡献,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功不可没。书中对于洪涤怀先生文献的详细梳理和阐释,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太极拳发展的脉络与艰难。尤其是对一些秘而不传的内功心法,以及在不同时期,洪老先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拳法进行调整和完善的论述,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用意不用力”的阐释,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在实际练习中却常常是许多拳友的瓶颈。书中通过对洪老先生原文的解读,以及结合现代人的理解,层层剥茧,将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对如何运用意念指导肢体运动有了更清晰的方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太极拳的书,更像是一部太极拳的文化史,让我对吴式太极拳的传承有了更深的敬意和更全面的认知。
评分最近有幸读了《洪传吴式太极拳述真:洪涤怀文献及其阐释》一书,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我一直认为,学习太极拳,尤其是吴式太极拳,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位好的老师,能够言传身教。然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文献本身也是一种无声的老师,它承载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洪涤怀先生作为吴式太极拳的重要传承人,他的文献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书中对这些文献的解读,细致入微,旁征博引,仿佛将我带回了那个年代,与洪老先生一同探讨拳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中定”的阐述,这不仅仅是身体姿势的稳定,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统一,是应对外界干扰的基石。作者通过解读洪老先生的论述,层层递进,让我理解了“中定”在太极拳攻防中的核心作用。这本书让我对太极拳的理解,从单纯的动作层面,上升到了哲学和精神层面。它让我明白了,太极拳的追求,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是心性的修炼。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足以让我反复研读,每一次都会有新的领悟。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吴式太极拳中的“圆活”二字情有独钟,但总觉得自己在练习中未能真正领会其精髓。读了《洪传吴式太极拳述真:洪涤怀文献及其阐释》之后,我才真正明白,“圆活”不仅仅是动作上的弧线,更是一种生命力的流转。这本书对洪涤怀先生文献的系统梳理和深度阐释,让我看到了吴式太极拳发展的真实轨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裆”的论述,洪老先生强调的“虚裆”和“圆裆”,在书中得到了非常生动形象的解读。作者通过结合人体骨骼结构和运动原理,为我解释了为何“裆”在太极拳的根基稳固和发力传递中起着如此关键的作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文献的堆砌,更是智慧的传承。它让我明白了,太极拳的“圆活”,是建立在稳固根基之上的变化,是内外相合的统一。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对吴式太极拳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评分《洪传吴式太极拳述真:洪涤怀文献及其阐释》这本书,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关于太极拳方面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我一直对太极拳的“劲”感到好奇,总觉得它是一种玄而又玄的东西,难以捉摸。这本书,通过对洪涤怀先生文献的深入挖掘和解读,为我揭示了“劲”的奥秘。书中详细阐述了洪老先生对“内劲”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通过特定的练习方法来培养和激发这种力量。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听劲”的讨论,这是一种高度的感知能力,需要在运动中与对手建立一种无形的连接。作者通过对洪老先生原文的细致分析,并结合现代武术理论,为我清晰地勾勒出了“听劲”的练习路径和方法,让我茅塞顿开。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理论的指导,更提供了实践的思路,让我在练习中不再盲目,而是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它让我明白,太极拳的“劲”,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的练习获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