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体育艺术化趋势下的体育审美教育
定价:68.00元
售价:49.6元,便宜18.4元,折扣72
作者:朱海艳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18033331
字数:
页码:30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艺术是满足主观和情感需求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艺术与体育一方面是不断融合的,另一方面艺术也推动着体育向更加的方向发展,从不同的方面向人们介绍体育所蕴含的更多的对人们有益的东西,进而大大地丰富了体育的内涵,使其提高到另一个层次,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运用。《体育艺术化趋势下的体育审美教育》在综合分析体育与艺术本质的基础上,梳理出体育艺术化发展趋势的发展过程,力图对体育与艺术的全面关系加以阐明,并指出体育艺术化趋势的价值所在,为体育实践促使人类向着美的方向有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我欣赏这本书中那种勇于挑战既有范式的批判精神。作者并非只是简单地梳理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是大胆地提出了许多富有争议性,但也极具启发性的新观点。在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站队,而是展现出一种高超的辩证思维能力,既看到了继承的必要性,也强调了创新的迫切性。这种不偏不倚、全面审视的态度,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审视自己固有的认知边界。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思维中的盲区和惯性,激励我去探索那些尚未被充分论述的交叉地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似乎开阔了许多,那种思想被激活和拓宽的畅快感,是阅读一本好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久违的“慢下来”的感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习惯了快速浏览和碎片化吸收,很少有人愿意沉浸在一本需要反复咀嚼的著作中。这本书的内容密度非常高,每一段话都似乎蕴含着多重含义,迫使我不得不停下来,合上书本,在脑海中进行二次加工和消化。我发现自己时不时会因为一个绝妙的比喻或一个犀利的论断而驻足良久,甚至会拿出笔记本,记下一些触动我的句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阐释一遍。这种主动的、深度的参与,让阅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成为了一种积极的构建和对话过程。它成功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我创造了一个可以进行深度思考的“静止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逻辑架构构建得极为严谨和精巧,像一座层层递进的迷宫,但又不失清晰的指引。它的章节安排并非简单的线性推进,而是采用了螺旋上升的结构,前一章的结论往往会成为下一章引入新视角的基石。我注意到,作者在过渡部分的处理尤为高明,常常用一个反问句或一个小小的历史典故,巧妙地完成了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的跳转,使得整个阅读体验非常连贯,几乎没有“卡壳”的感觉。这种对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的深刻把握,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对于我个人而言,它帮助我梳理了许多原本零散的知识点,形成了一个更宏大、更具支撑力的知识框架,这种结构性的启示,比单纯记住几个结论要宝贵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吸引人眼球,那封面采用了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书名和作者信息,显得既有学术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艺术的张力。初翻开时,我立刻被内页的排版布局所吸引。字体选择上,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在关键术语处做了精心处理,使得复杂的概念也能一目了然。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细腻,拿在手里有一种油然而生的珍视感,让人忍不住想细细品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穿插的一些历史图片和现代艺术作品的插图,它们的选用非常考究,不仅丰富了视觉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文字内容的理解。整体来看,这本书在视觉传达上做到了极高的水准,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让人从翻开的第一刻起,就感受到了出版方在细节之处的匠心独运,这种对书籍本体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审美教育。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直观感受联系起来。这本书在阐述一些基础美学原理时,采取了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它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术语泥潭,而是大量运用了生动的案例和日常可见的现象来佐证观点。比如,它在分析“动感”与“韵律”时,竟能联想到小区里清晨打太极拳老人们的肢体协调性,以及街头篮球手那些行云流水的运球动作。这种跨越学科边界的联想能力,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更妙的是,作者的笔触中流露出一种对“美”的朴素热爱,没有矫揉造作的学院派腔调,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一种发现的乐趣,仿佛一位经验老道的向导,正带着你在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领域里探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