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三十二式太极拳
定价:24.00元
作者:乔熛,侯雯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34949586
字数:
页码: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武术教练和运动员的强强联合,美女运动员演绎太极国标动作。一步一图,动作精准,线路示意,简单易学。
作者侯雯,系运动健将,中国武术六段。
她自幼习武,技艺超群,十五岁即获得全国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太极拳。
她练的太极拳,动作轻灵,劲法飘逸,架势美观,被誉为“美女太极”。
内容提要
《太极冠军演练图谱:三十二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四段太极拳规定套路,属于中段位太极拳。它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吸取陈式、吴式、孙式太极拳之长,动作严格规范、舒展大方。该套路是初段位太极拳的继续与深入发展,但照样易学易练,是大众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好方式。《太极冠军演练图谱:三十二式太极拳》特邀太极名师乔镖老师亲自策划,由全国太极拳冠军侯雯示范演练,对套路中的每个动作进行详细的分解演示,是您学练三十二式太极拳教材!
目录
式 起势
第二式 右揽雀尾
第三式 左单鞭
第四式 左琵琶势
第五式 进步搬拦捶
第六式 如封似闭
第七式 搂膝拗步
第八式 右单鞭
第九式 右云手
第十式 野马分鬃
第十一式 海底针
第十二式 闪通臂
第十三式 右揽雀尾
第十四式 转身撇身捶
第十五式 捋挤势
第十六式 右拍脚
第十七式 左分脚
第十八式 右蹬脚
第十九式 进步栽捶
第二十式 左右穿梭
第二十一式 肘底捶
第二十二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三式 右下势
第二十四式 金鸡独立
第二十五式 左下势
第二十六式 上步七星
第二十七式 退步跨虎
第二十八式 转身摆莲
第二十九式 弯弓射虎
第三十式 左揽雀尾
第三十一式 十字手
第三十二式 收势
作者介绍
乔熛,武术教练,教练,裁判,硕士生导师,中国武术协会委员,中国武术科学学会委员。
现任河南省太极拳队总教练、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中原武术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武术科学分会常务理事。先后培养出丁杰、王二平、马建超、张振兴、杨艳、侯雯等多名武术精英,其中获得世界冠军三个,亚洲冠军七个,全国冠军五十多个;九次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奖章和证书,五次被河南省人民记功,获得河南省人民一次通令嘉奖,被誉为“教练”。
侯雯,运动健将,中国武术六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国援外教练员,三武挖整太极组技术总指导,火烈鸟武术图书企划室副主任。
侯雯自幼习武,技艺超群,十五岁即获得全国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名。后被乔熛教练选入河南省太极拳队,屡获太极拳全国冠军,成绩斐然,并多次随中国武术代表团出访世界多国。她练的太极拳,动作轻灵,劲法飘逸,架势优美,被誉为“美女太极”。
文摘
序言
我作为一个习武多年的爱好者,阅读了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武术典籍,坦白说,很多书籍只是简单地罗列动作要领,读起来枯燥乏味,像是机械说明书。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却带有一种老先生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仿佛他正坐在你身旁,用最朴素却又充满智慧的语言,引导你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它没有一味地纠缠于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善于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比喻拳理,比如将“沉肩坠肘”比作水流的自然下沉,将“虚实转换”描述为潮汐的起落。这种由表及里的阐释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抓住核心概念。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讲解每个招式时,都穿插了对心法和意境的探讨,强调的不是肌肉的爆发力,而是内在的协调与松柔,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就能感受到一股“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韵律感。这种由内而外的引导,远比单纯的动作分解要来得深刻和持久,真正体现了“拳如其人”的哲学意境。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远超我的预期,原本以为它会是偏向于基础套路演示的实用手册,没想到其中包含了对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的精妙阐释。作者在论述拳架的结构时,频繁引用《道德经》中的概念,比如“无为而治”与人体运行的放松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有”与“无”在攻防转换中的辩证统一。这使得练习拳术不再仅仅是一种肢体活动,而变成了一种与天地自然、与自身本性对话的过程。书中对“气”的理解也极其细腻,它并非只是简单的呼吸技巧,而是被提升到了生命能量流动的层面,并配有图文并茂的经络走向辅助说明,虽然专业性很强,但作者处理得非常巧妙,既满足了资深习练者的求知欲,又不至于让新手感到望而生畏。这种将武学上升到哲学和生命科学的高度来探讨的视角,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的水墨晕染效果,那种含蓄而又蕴含力量的视觉冲击,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亮面纸,而是带着微微哑光的纹理,拿在手中有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这对于一本承载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书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细节。内页的排版布局也看得出是用心设计的,字体的选择既保证了清晰易读,又透着一股古典的韵味,行距和页边距的处理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关键动作的图示,选用的不是那种僵硬的、教科书式的线条勾勒,而是更接近于名家书法写意的风格,虽然是图解,却也传递出一种流动的美感和气韵。这让我感觉到,作者或编者在制作这本书时,不仅仅是想记录动作,更是想传达一种艺术境界。整体来看,这本制作精良的书,光是放在书架上,就已经是视觉上的一道风景,让人忍不住想翻开去探索其内在的奥秘。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为接下来的阅读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对书中内容充满期待。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在介绍技术细节时所采用的那种严谨又不失灵活的笔触。很多武术书籍在讲解发力时,往往给出单一的、标准化的角度和力度描述,但这在实战中是难以应用的,因为对手的状态是千变万化的。而这本书,则非常细致地探讨了“因时制宜”的重要性。例如,在描述“进退转换”时,它不仅教你如何迈步,更强调了在不同地势、面对不同体型对手时,脚步的微调和重心的转移策略。书中甚至还加入了对“听劲”的深入分析,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如何感知对方劲力的细微变化,并提供了大量的“试力”练习方法,这些练习看似简单,实则极考验心性与敏感度。它教会的不是一套固定的招式,而是一种应对变化的能力框架,这才是真正实用的武术精髓所在。对于追求实效和精进技艺的读者来说,这些细致入微的指导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目录设计非常清晰,脉络分明,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精准地找到想要深入学习的部分。而且,它不像一些武术书籍那样,在介绍完套路后便戛然而止,这本书在主体内容结束后,还设置了一个专门的“习练心得与常见误区”的附录。这个部分简直是雪中送炭!作者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在多年习练中遇到的各种瓶颈,比如“练拳后身体僵硬”、“意念难以集中”等常见问题,并给出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调整建议。这种真诚的交流感,让读者感到自己不是在和一本冰冷的教材对话,而是得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师长的指点。特别是针对如何将所学融入日常生活,保持身心平衡的讨论,体现了作者对武学“致用”的深刻理解。这本书不仅是本武术指南,更像是一本关于自我修炼和生活哲学的综合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