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醫學的足跡(改變的科學叢書)
定價:49.80元
作者:許華芳,劉學禮,謝菁,艾誌龍,嚴忠浩
齣版社:上海科技教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4286227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改變的科學”叢書是針對青少年編著的一套大型科普圖書,含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醫學、農學、計算機科學等9個分冊,以編年體的形式呈現,圖文並茂地敘說人類曆史上20000年來*重大的科學發現。本叢書為上海市“十二五”重點圖書。
叢書各分冊均按照時間順序來迴顧、概括人類的科學活動,以科學發現的曆史為主,兼及科學機構的興衰、科學教育的發展、科學社團的變遷等。叢書通俗易懂,對於青少年瞭解科學知識、領悟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乃至對於提高國民的整體科學文化素養,都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內容提要
目錄
作者介紹
王元,數學傢,中國科學院院士。1930年4月生於浙江蘭溪,195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係。自1956年起,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成果卓著,1982年與陳景潤、潘承洞共同獲得自然科學奬一等奬。自1958年起,與華羅庚閤作研究數論方法近似分析中的應用(現稱“華—王方法”),成果獲1990年陳嘉庚物質科學奬。此外還獲得何梁何利奬(1994)、華羅庚數學奬(1999)等重大科技奬勵。
王元院士對數學科普傾注瞭大量心血,1994年齣版科普代錶作《華羅庚》,此書2002年獲得首屆“吳大猷科普著作金簽奬”。王元院士非常關心科學發展的曆程,是《科學編年史》(席澤宗主編)一書的副主編。
文摘
序言
這部書真的打開瞭我對醫學發展曆程的全新認知,完全顛覆瞭我以往對某些醫學概念的固有印象。它沒有簡單地羅列事實和年代,而是像一位資深嚮導,帶領我深入探索瞭那些塑造瞭我們今天所見醫學麵貌的重大轉摺點。書中對科學方法的演進,從早期基於經驗的觀察到後來嚴謹的實驗設計,都進行瞭鞭闢入裏的分析。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如何將那些看似枯燥的科學理論,通過生動的故事和清晰的邏輯鏈條呈現齣來,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某個理論的提齣或被推翻,會對後續的醫學研究産生如此深遠的影響。它不僅僅是關於醫學知識的堆砌,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不斷挑戰未知、修正認知、追求真理的史詩。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那些偉大的醫學發現背後,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探索和無數次的失敗嘗試。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科學的進步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斷的質疑和反思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嚮前邁進。這種對科學精神的深刻闡釋,比單純的醫學知識傳播更具價值,也更能激發我進一步學習和思考的興趣。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將醫學的發展置於更廣闊的社會、文化和哲學背景下進行考察,這使得閱讀體驗遠超一般的科普讀物。作者並沒有將醫學孤立地看待,而是深入探討瞭社會環境、宗教信仰、哲學思想以及技術革新對醫學發展産生的多重影響。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醫學範式”轉變的論述,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某些醫學理論曾經如此盛行,又為何最終被新的理論所取代。這種宏觀的分析,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醫學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外部驅動力。書中的案例選擇也非常有代錶性,無論是關於麻醉術的引入,還是抗生素的發現,作者都從多個維度進行瞭深入剖析,展示瞭科學發現的復雜性和多麵性。它不是簡單地講述“誰發明瞭什麼”,而是探討瞭這些發明是如何誕生、如何被接受、又如何改變瞭人類社會。這種深度和廣度,讓我覺得非常有啓發性,也讓我更加珍視今天所享受到的醫療進步。
評分我一直覺得,醫學的進步就像是一條蜿蜒麯摺的河流,時而波濤洶湧,時而平靜舒緩,但最終都匯入瞭人類健康福祉的海洋。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條河流的忠實記錄者,它不僅僅描繪瞭這條河流的壯闊景象,更深入地剖析瞭河流形成的地理環境、水文特徵以及沿途的地理變遷。從古代樸素的草藥療法,到中世紀煉金術的神秘探索,再到近代解剖學的曙光,直至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的飛速發展,作者以宏大的視角,梳理瞭醫學思想和實踐的脈絡。讓我特彆驚喜的是,書中對於那些“被顛覆”的醫學理論的探討,比如曾經被奉為圭臬的放血療法,是如何在新的證據麵前逐漸被淘汰的。這種對“錯誤”科學的審視,反而更加凸顯瞭科學的自我修正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的可貴。它讓我明白,科學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能夠發現真理,更在於它能夠承認並糾正自身的不足。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流暢,充滿瞭人文關懷,讓我在閱讀曆史的同時,也感受到瞭科學傢們為瞭人類健康事業所付齣的不懈努力和崇高情懷。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名對醫學充滿好奇但又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來說,找到一本既能深入淺齣又能激發思考的書實屬不易。《醫學的足跡》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使用過於晦澀的專業術語,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富有邏輯性的論述,將復雜的醫學概念和曆史進程娓娓道來。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不同醫學流派和思想碰撞的描繪,這讓我看到瞭科學發展並非是單綫性的,而是充滿瞭各種可能性和爭議。例如,書中對不同時代關於疾病起源的猜想,從神鬼論到細菌緻病論的轉變,簡直是一場思想的革命。它讓我意識到,每一次重大的科學突破,都離不開前人知識的積纍,也離不開對舊有觀念的挑戰。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科學”這個詞的含義,它不僅僅是知識的集閤,更是一種精神,一種不斷探索、求證、質疑和創新的過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當下的一些醫學熱點問題,並嘗試用書中的曆史視角去理解它們是如何演變而來,這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也讓我對未來的醫學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推動曆史進程的關鍵人物和事件充滿興趣,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種求知欲。它並沒有將醫學史描繪成一連串枯燥乏味的事件列錶,而是通過鮮活的人物故事和戲劇性的轉摺,將醫學的足跡變得引人入勝。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不被理解”的先行者的描繪,他們的堅持和創新,最終為醫學的進步鋪平瞭道路。例如,關於早期解剖學研究的艱辛,以及在保守觀念下的艱難探索,都讓我深感敬佩。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科學的進步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勇氣和犧牲。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醫學曆史的書,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智慧、勇氣和對生命尊重的頌歌。我從中看到瞭科學的魅力,也看到瞭人類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曆史對話,與那些偉大的靈魂交流,這是一種非常獨特且令人難忘的體驗,它不僅豐富瞭我的知識,更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科學和人性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