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美丽台湾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张妙弟
出版社:蓝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09412008
字数:150000
页码:19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站在时代*前沿解读台湾
 的高度,紧扣时代的脉搏,认识台湾这块神奇的宝岛,表现台湾的发展现状,突显台湾在祖国的特殊地位。
 ●的专家视角,高端的科普知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担纲顾问,地理专业专家组成编委会,展现**地理学科研究成果,解读台湾的神奇与奥秘。
 ●15万字精彩内容讲述台湾之美
 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只讲述台湾的自然地理状况,还讲述了和台湾相关的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将将它们之中蕴含的自然与历史之美娓娓道来。
 ●300幅精美图片描绘台湾之美
 专业摄影师的杰作,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情感关注,展示台湾*迷人的美景和魅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文化积淀……在移步换影中呈现。
台湾位列全世界的风光岛屿之中,亿万年前与喜马拉雅就已血脉相连;在中国的版图上,它就像一条漂亮的领结将主人深情环绕。作为俯瞰太平洋的“大阳台”,它将都市律动与古典情韵完美结合。在这里,有山之盟,海之誓,绿之源,岛之美,城之色,民之风,古之韵,食之味……美丽台湾,既为读者提供了台湾基本的地理概况,又把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以及台湾的民风民俗等一一体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既有科学普及作用又有人文历史关怀的图书,引导读者在阅读中感悟生活,增强自己的民族荣誉感,提升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张妙弟,男,汉族,中员,上海浦东人氏,1944年12月生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学系,硕士学位。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当代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社科联常务理事。享受特殊津贴。
 曾任北京大学地理学系自然地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系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教务长、校长。北京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北京大学风景名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政协北京市委员会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特邀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北京文化与北京学。主持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二十多项。曾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中科院、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各类奖励多项。
坦白说,我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市面上关于台湾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套路。然而,《美丽台湾》在内容编排上展现出一种难得的新鲜感。它没有过多地渲染商业化的旅游卖点,而是将笔墨更多地投向了台湾的“气味”和“声音”。例如,其中有一章节详细描述了某个传统市场清晨的忙碌景象,从各种食材的气味交织到摊贩们特有的叫卖声调,那种生动性简直要把人拉进那个场景里,让我这个身处异乡的读者都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台湾有着极其深入的了解,这种了解不是来自于走马观花式的旅行,而是源于长期的观察和沉淀。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历史遗迹时的克制与尊重,没有用过于煽情的语言去渲染,而是用冷静的笔触勾勒出时间的痕迹,让读者自己去体会那种厚重感。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脑海中反复咀嚼那些细腻的描写,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私人日记,记录了一个观察者对这片土地真挚而复杂的情感。
评分这本《美丽台湾》(ISBN: 9787509412008)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色调的搭配和排版布局,一下子就让人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工艺所打动,纸张的质感很舒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是用心制作的精品。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侧重于风土人情的旅游指南,但翻开目录后才发现,这本书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它似乎试图构建一个更宏大、更具人文深度的台湾图景。我注意到书中大量的黑白照片与彩页的穿插运用,这种对比手法非常高明,它不仅仅是记录风景,更像是在对话历史,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禁去思考这些地方背后的沧桑变迁。书中的文字叙述风格也很有特点,有些章节的遣词造句带着浓厚的文学气息,读起来颇有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文字描绘的场景之中,耳边能听到海风的呼啸和市井的喧嚣。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小众景点的挖掘,那些不是常规游客打卡的地方,反而展现了台湾土地最真实、最动人的一面。总的来说,初看这本书,它给我的感觉是精美、有深度,且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说实话,以我过去阅读此类书籍的经验,很多都会在读到一半时因为内容重复或视角单一而搁置。但《美丽台湾》却能持续地提供新的阅读兴奋点。它成功地在“宏大叙事”和“微观细节”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进行一次随机的探索,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带你走进一座古老的庙宇,还是会聚焦于一片被海浪冲刷过的贝壳。这种不可预测性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参与感。书中引用的那些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被作者巧妙地嵌入到现代的景观描述中,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时空的对话感。这本书不只是关于“看什么”,更重要的是关于“如何看”。它教会了读者一种更细致、更富同理心的方式去观察和理解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对于任何渴望深入了解这片土地脉络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非常丰富且引人入胜的入口。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语态非常平实,带着一种老朋友聊天时的那种真诚和坦荡,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说教,也没有过度美化的辞藻堆砌。我特别喜欢它对“人”的描绘,那些生活在台湾各个角落的普通人,他们的坚韧、他们的幽默、他们的生活哲学,都被捕捉得栩栩如生。比如,书中有一段对某个偏远小渔村老年渔民的访谈记录,寥寥数语,却把那种世代相传的海洋文化和他们对风浪的敬畏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种朴素的力量感让人由衷地敬佩。它没有回避台湾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而是以一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呈现,这让整本书的基调显得格外可靠和有温度。它不是一本只歌颂光鲜亮丽的宣传册,而是一份真诚的、带着人情味的社会速写。读完这些片段,我感觉自己对“台湾”这个概念的理解,从一个抽象的地理名词,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复杂性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评分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对这本《美丽台湾》的初印象,我会选择“层次分明”。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不像传统书籍那样按地理位置线性展开,而是似乎在不同的维度间自由跳跃,这种跳跃反而带来了一种节奏感和惊喜感。有时是宏大的自然景观,下一页可能就是微小到一朵野花的特写,配以简短却充满哲理的文字。我注意到作者在论述台湾的文化现象时,引用了许多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参照,比如从建筑学的角度去看待民居的演变,或者从海洋生物学的角度去解读岛屿的生态系统。这种跨学科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阅读的维度,让这本书远超出了单纯的地理介绍范畴。我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在“看”台湾,更是在“思考”台湾如何形成现在的面貌。对于那些追求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堪称艺术品,大片的留白与紧凑的文字区域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读起来既不疲劳,又能感受到设计者的匠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