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繁盛的家族——昆虫 | 
| 作者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 定价 | 20.00元 | 
| 出版社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4968228 | 
| 出版日期 | 2013-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24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繁盛的家族——昆虫》分三个部分,即走进昆虫、明星昆虫总动员、昆虫与人类,给我们展示昆虫世界的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同时配有高度清晰的生态图,为青少年打开通往神秘昆虫王国的大门,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让您仿佛身临其境,去探寻昆虫家族的奥秘,去领略那些可爱精灵的丰富多彩。,有利于他们从小树立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同时,本丛书还介绍了一些目前*的科研成果,能够让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及时了解当前科研的动态。 | 
| 作者简介 | |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动物所)成立于1959年4月,其前身为昆虫研究所紫胶站,1963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南动物研究所,1970年划归云南省后改名为云南省动物研究所,1978年重归中国科学院,恢复原所名。 昆明动物所围绕“一三五”发展规划,确定了新时期的战略定位,立足西南及东南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将研究所建成特色鲜明的国际研究机构,凝练了“重大疾病灵长类新型动物模型创制与新药研究”、“基因组进化的理论突破”、“家养动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基因资源发掘”等三个重点突破方向,并部署“一三五”所级重大专项35项。中国科学院与云南省合作共建的“昆明动物博物馆”,馆藏各类动物标本66万余号,是我国热带、带动物种类、数量收藏多的标本馆。 | 
| 目录 | |
| 部分 走近昆虫 一、怎样识别昆虫 二、昆虫成功的秘密 三、昆虫的行为与习性 第二部分 明星昆虫总动员 一、昆虫之 二、明星昆虫 第三部分 昆虫与人类 一、农业与昆虫 二、工业与昆虫 三、食药与昆虫 四、人文观赏与昆虫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这里有生动的文字描述、美丽的图片展示,它可以带你走进神秘的昆虫王国,领略昆虫世界的丰富多彩,探寻昆虫家族的奥秘。 | 
| 文摘 | |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编辑和出版信息,尤其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这个署名,让我对内容的科学严谨性充满了信心。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可能是一份基于严谨科研成果的知识呈现。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昆虫学的基本概念,比如昆虫的分类、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态学特性。我尤其对昆虫的演化史和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感兴趣。昆虫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它们在授粉、分解有机物、以及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链基础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微小生物对整个地球生命体系的贡献,打破我们对昆虫“害虫”的刻板印象,展现它们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价值。如果书中还能涉及一些前沿的昆虫研究领域,比如基因学、行为生态学等,那就更让人惊喜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意思,我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那种写实的插画风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各种形态各异的昆虫,从它们精致的复眼到透明的翅膀,再到细长的腿,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触摸到它们轻盈的身体。文字部分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从标题“繁盛的家族”以及“昆虫”这个主题,我能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一种生命力,一种生生不息的繁荣景象。我猜想里面一定有关于昆虫世界的神奇之处,或许是它们如何适应环境、如何繁衍后代、又或是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尤其对那些可能被我们忽略的微小生命充满好奇,它们是如何在自己那片小小的天地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家族”的呢?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昆虫多样性的介绍,那些令人惊叹的色彩、奇特的造型,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生存智慧。这本书给我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预感,仿佛翻开它,就能走进一个微观而又宏伟的生命画卷。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ISBN号“9787534968228”,我立刻想到了它在信息传播上的便利性。现在的读者,尤其是通过网络渠道购书的读者,往往会先搜索ISBN来确认书籍的准确信息。这个数字编码就像是这本书的身份证,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它,避免买错。这让我联想到,如果这本书在内容上也同样“精准”和“有价值”,那么它一定能赢得更多读者的青睐。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对昆虫世界有着深厚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才能写出这样一本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昆虫在不同地区、不同生境下的具体案例,通过鲜活的例子来阐述昆虫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性进化。或许书中还会穿插一些关于著名昆虫学家的小故事,或者介绍一些与昆虫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让阅读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评分这本书的光盘部分,我一直觉得是个很有潜力的点。现在很多书籍都会附带一些多媒体资料,如果这本书的光盘内容做得好的话,那绝对是锦上添花。我设想,或许光盘里会有一些高清的昆虫纪录片,那种近距离拍摄的画面,能够让我们看到平时难以观察到的昆虫活动,比如它们捕食的瞬间、筑巢的过程,甚至是求偶的舞蹈。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昆虫行为的微观镜头,比如它们如何通过触角交流,或者它们如何利用身体的结构来应对捕食者。另外,如果光盘里还能有互动式的昆虫图鉴,能够点击图片放大、查看更详细的介绍,甚至播放相关的声音,那就更棒了。我想,对于很多像我一样对自然科学充满兴趣的读者来说,这种多媒体的辅助会极大地增强阅读的体验感,让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激发我们对昆虫世界的进一步探索欲望。这本书在内容呈现方式上的这种考虑,我觉得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看到“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这个出版社的名字,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家在科技类图书出版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的机构。这样的出版社通常会对图书的内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我对于这本书的知识深度和解读视角抱有很高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昆虫的名称和特征,而是能够深入探讨昆虫的生态位、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比如捕食与被捕食、共生与寄生等。我特别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昆虫行为的精彩描述,例如它们如何进行复杂的社会性分工,或者它们如何利用化学信号进行交流。我也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昆虫的保育和保护问题,毕竟随着环境的变化,一些昆虫的种群数量也在面临挑战。这本书若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与昆虫和谐共处、如何保护这些微小生命的信息,那将对我们每个人都大有裨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