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武式太极拳拳械汇编
定价: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高连成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0948247
字数:
页码:5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武式太极拳拳械汇编》主要介绍笔者随陈固安、吴文翰二师所习武派拳艺,其中推手与散手术已著《武派太极技击术》一书介绍,《武式太极拳拳械汇编》主要介绍武式太极拳架传统架108式、新架184式、108式太极长拳,武式太极推手器械方面有武禹襄传承的十三刀、十三枪,有陈、吴二师继承古传刀(枪)杆器械发展衍化创编的太极棍、太极枪、太极刀、太极剑;书后还记有笔者所参加的主要武术社会活动和部分武术赛事,以及吴文翰师转赠我的太极拳老三本资料,影印于后,供爱好者参悟学习。
目录
作者介绍
高连成先生,1951年生祖籍北京长辛店,后随父举家迁移至河南许昌时有武派太极拳三传宗师郝为真再传弟予陈因安老师在许昌任教,连成先生与陈师比邻而居陈师喜连成幼而聪颖知礼,质朴好学,志坚悟高,是可造之材,遂纳为门徒,倾心相授
连成先生本武术世家子弟,天分极高七岁启蒙又得名师真传,而立之年已学业有成,誉满冀、豫陈师辞世后,又秉师遗命继而师从太极拳家、拳史学家、太极拳理论家吴文翰老师,继续深入完整地学习太极拳老架,并研究拳理、拳史
连成先生习拳数十载,蒙恩于二位名师的悉心栽培,又得广府、陈沟的参学之便,更由于孜孜研学,体用结合、融会贯通,对于武式太极拳老架、新架、刀、枪、剑、棍、大轩等无不娴熟走架深具武派外示安逸、内固精神的气势:打手普现武派之神秘莫测,精于发放的功力连成先生以发扬推广武式太极拳为己任,立著授徒,迹遍晋、豫、湖、广,更六渡东瀛,开启武式太极拳传入日本之先河
连成先生是国家武术七段,郑州市武术协会常委、郑州市武派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日本东京武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北美洲武(都)派太极拳总会顾问;中国温县、永年国际年会太极拳名家代表,年会副秘书长;永年郝为真太极拳学术研究会顾问;许昌市.重庆市武派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邢台、石家痘、北京武派太极拳研究会顾问
文摘
序言
章 武式太极拳述要
第二章 武式太极拳的身法要求
第三章 武式太极拳传统架一百零八式图解
一、武式太极拳传统架特点
二、武式太极拳传统架一百零八式拳式名称
三、武式太极拳传统架一百零八式拳式图解
第四章 武式太极拳瓤架一百八十四式赏析
一、武式太极拳新架概述
二、武式太极拳新架一百八十四式拳式名称
三、武式太极拳新架一百八十四式拳式图示
第五章 武式太极长拳一百零八式图解
一、武式太极长拳概述
二、武式太极长拳一百零八式拳式名称
三、武式太极长拳拳式图解
第六章 武式太极拳推手
一、八法五行实用解
二、四正活步推手图解
三、四斜大捋推手图解
第七章 武式太极连环十三刀
一、武式太极连环十三刀概述
二、武式太极连环十三刀刀式名称
三、武式太极连环十三刀刀式图解
四、古传武式太极十三刀概述
五、古传武式太极十三刀刀式名称
六、古传武式太极十三刀图示
第八章 武式太极三十六枪
一、武式太极三十六枪概述
二、武式太极三十六枪枪式名称
三、武式太极三十六枪枪式图解
四、武式太极传统十三枪(杆)概述
五、武式太极传统十三枪(杆)枪式名称
六、武式太极传统十三枪(杆)图示
第九章 武式太极剑五十五式
一、武式太极剑五十五式概述
二、武式太极剑五十五式剑式名称
三、武式太极剑五十五式剑式图解
第十章 武式太极三十六棍
一、武式太极三十六棍概述
二、武式太极三十六棍棍式名称
……
第十一章 秘传古典太极谱(老三本)
附录 武式太极拳主要传人师承表
高边成国内外重大武术活动大事记
收到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仿佛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我通往武式太极拳器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认为,拳械是太极拳练习的另一个维度,是检验和提升身法、步法、劲力运用水平的重要载体。对于武式太极,我对其“刚柔相济,以意领气”的独特风格深有体会,因此,我特别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这种风格如何体现在枪、剑、刀、棍等器械的演练中。我想要了解的不仅仅是招式的名字和动作要领,更希望能深入探究武式太极拳器械的技击原理,例如,如何运用身法来化解对方的攻击,如何通过器械的配合来达到“人器合一”的境界。书中是否会对器械的长度、重量、以及持握方式对劲力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我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在实战中运用这些器械的指导?对于我来说,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经典的套路解析,并辅以详细的讲解,那无疑将是极大的收获。我尤其看重的是,书中是否能体现出武式太极拳“不丢不顶,随曲就伸”的原则在器械上的应用,这对我理解武式太极的实战性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我最近刚入手,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习,但单从封面和装帧上就感受到了一种厚重与严谨。封面上“武式太极拳拳械汇编”几个字,加上那个熟悉的9787500948247的ISBN号,仿佛就已经锁定了它的专业定位。我一直对传统武术,尤其是太极拳的械法颇感兴趣,总觉得在兵器的运用中,蕴含着更加精妙的身法和劲力转换。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器械招式罗列,更希望能够看到关于这些拳械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它们在武式太极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应用。比如,像枪、剑、刀、棍这些常见的太极拳器械,它们在武式体系中是否有什么特别的侧重点?招式上又有哪些独到之处?我甚至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对不同器械的练习方法、劲力要求,甚至是一些基本的功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来说,清晰的图文解析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能看到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都得到充分展现,最好还能配有分解图或者要点提示。当然,如果书中能触及到一些练习中常见的误区和纠正方法,那就更锦上添花了。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容扎实,值得深入挖掘。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太极拳练习经验的“老武迷”,我拿到这本《武式太极拳拳械汇编》(ISBN:9787500948247)的时候,心中是怀着一份既期待又审慎的心情的。我接触太极拳多年,深知“拳无拳,意无意,以意领形,以形助意”的境界。而器械,在我看来,更是这种境界的延伸和升华,是身体控制能力、劲力传递和精神意念高度统一的体现。这本书的题目直接点明了“汇编”,这让我猜测其内容应该相当全面,覆盖了武式太极拳的主要器械。我特别关注的是,它是否能够系统地梳理出不同器械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武式太极拳整体理论体系中的位置。例如,我一直对武式太极的枪法颇为好奇,它是否如同拳法一般,强调“沾黏连随”?而对于剑,它又如何体现武式的“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深度解答,而不仅仅是招式的描述。我期待书中能有对器械的精微运用、劲力的转化、以及与拳法相辅相成的讲解,能够帮助我们这些进阶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式太极拳器械的奥秘,达到更高的技击和养生境界。
评分这本书,从名字到ISBN号(9787500948247),都透露着一种专注于武式太极拳器械的学术性和系统性。作为一名对传统武术,尤其是内家拳械有着浓厚兴趣的习练者,我一直觉得,器械练习是检验和深化对拳法理解的绝佳途径。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套路,而是能够深入剖析每一种器械在武式太极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例如,武式太极的枪,其“枪似游龙”的特点是如何通过具体的动作来体现的?在运用枪时,身体的哪个部位是主导?剑法上,武式太极又有哪些独到的步法和身法与之配合?我渴望在这本书中看到对器械运用中的“劲力”有更详尽的阐述,比如如何运用腰胯来传递力量,如何通过手指的细微动作来控制枪尖或剑刃的走向。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器械与拳法之间相互转化的原理,甚至是一些关于保养和选择合适器械的建议,那就更能满足我深入探索的愿望。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指导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练习,从而提升武式太极拳技艺的宝典。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朴实和内敛,和我想象中的武式太极拳风格倒是挺搭的。拿到手上,翻了几页,立刻就被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感所吸引。虽然我还不算是武式太极拳的资深玩家,但对它的推手和拳架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里面蕴含着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所以,看到这本《武式太极拳拳械汇编》(ISBN:9787500948247),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下可以系统地了解一下武式太极的兵器了。我特别好奇的是,武式太极的器械,会不会也像它的拳架一样,强调“节节贯串,内外相合”?比如,在练习枪的时候,腰胯的带动是如何与枪尖的运动协调一致的?在耍剑时,如何做到“意在剑先,身剑合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图示,最好是那种能够展现发劲过程和劲力流向的示意图,这样对于理解“力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会非常有帮助。我甚至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到一些练习器械时的常见错误,以及如何去纠正。毕竟,对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来说,避免走弯路、把动作练对,比练多少招式都来得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