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武式太極拳拳械匯編
定價:45.00元
售價:30.6元,便宜14.4元,摺扣68
作者:高連成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00948247
字數:
頁碼:5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武式太極拳拳械匯編》主要介紹筆者隨陳固安、吳文翰二師所習武派拳藝,其中推手與散手術已著《武派太極技擊術》一書介紹,《武式太極拳拳械匯編》主要介紹武式太極拳架傳統架108式、新架184式、108式太極長拳,武式太極推手器械方麵有武禹襄傳承的十三刀、十三槍,有陳、吳二師繼承古傳刀(槍)杆器械發展衍化創編的太極棍、太極槍、太極刀、太極劍;書後還記有筆者所參加的主要武術社會活動和部分武術賽事,以及吳文翰師轉贈我的太極拳老三本資料,影印於後,供愛好者參悟學習。
目錄
作者介紹
高連成先生,1951年生祖籍北京長辛店,後隨父舉傢遷移至河南許昌時有武派太極拳三傳宗師郝為真再傳弟予陳因安老師在許昌任教,連成先生與陳師比鄰而居陳師喜連成幼而聰穎知禮,質樸好學,誌堅悟高,是可造之材,遂納為門徒,傾心相授
連成先生本武術世傢子弟,天分極高七歲啓濛又得名師真傳,而立之年已學業有成,譽滿冀、豫陳師辭世後,又秉師遺命繼而師從太極拳傢、拳史學傢、太極拳理論傢吳文翰老師,繼續深入完整地學習太極拳老架,並研究拳理、拳史
連成先生習拳數十載,濛恩於二位名師的悉心栽培,又得廣府、陳溝的參學之便,更由於孜孜研學,體用結閤、融會貫通,對於武式太極拳老架、新架、刀、槍、劍、棍、大軒等無不嫻熟走架深具武派外示安逸、內固精神的氣勢:打手普現武派之神秘莫測,精於發放的功力連成先生以發揚推廣武式太極拳為己任,立著授徒,跡遍晉、豫、湖、廣,更六渡東瀛,開啓武式太極拳傳入日本之先河
連成先生是國傢武術七段,鄭州市武術協會常委、鄭州市武派太極拳研究會會長;日本東京武式太極拳研究會顧問;北美洲武(都)派太極拳總會顧問;中國溫縣、永年國際年會太極拳名傢代錶,年會副秘書長;永年郝為真太極拳學術研究會顧問;許昌市.重慶市武派太極拳研究會名譽會長;邢颱、石傢痘、北京武派太極拳研究會顧問
文摘
序言
章 武式太極拳述要
第二章 武式太極拳的身法要求
第三章 武式太極拳傳統架一百零八式圖解
一、武式太極拳傳統架特點
二、武式太極拳傳統架一百零八式拳式名稱
三、武式太極拳傳統架一百零八式拳式圖解
第四章 武式太極拳瓤架一百八十四式賞析
一、武式太極拳新架概述
二、武式太極拳新架一百八十四式拳式名稱
三、武式太極拳新架一百八十四式拳式圖示
第五章 武式太極長拳一百零八式圖解
一、武式太極長拳概述
二、武式太極長拳一百零八式拳式名稱
三、武式太極長拳拳式圖解
第六章 武式太極拳推手
一、八法五行實用解
二、四正活步推手圖解
三、四斜大捋推手圖解
第七章 武式太極連環十三刀
一、武式太極連環十三刀概述
二、武式太極連環十三刀刀式名稱
三、武式太極連環十三刀刀式圖解
四、古傳武式太極十三刀概述
五、古傳武式太極十三刀刀式名稱
六、古傳武式太極十三刀圖示
第八章 武式太極三十六槍
一、武式太極三十六槍概述
二、武式太極三十六槍槍式名稱
三、武式太極三十六槍槍式圖解
四、武式太極傳統十三槍(杆)概述
五、武式太極傳統十三槍(杆)槍式名稱
六、武式太極傳統十三槍(杆)圖示
第九章 武式太極劍五十五式
一、武式太極劍五十五式概述
二、武式太極劍五十五式劍式名稱
三、武式太極劍五十五式劍式圖解
第十章 武式太極三十六棍
一、武式太極三十六棍概述
二、武式太極三十六棍棍式名稱
……
第十一章 秘傳古典太極譜(老三本)
附錄 武式太極拳主要傳人師承錶
高邊成國內外重大武術活動大事記
這本書,從名字到ISBN號(9787500948247),都透露著一種專注於武式太極拳器械的學術性和係統性。作為一名對傳統武術,尤其是內傢拳械有著濃厚興趣的習練者,我一直覺得,器械練習是檢驗和深化對拳法理解的絕佳途徑。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的視角,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套路,而是能夠深入剖析每一種器械在武式太極體係中的定位和作用。例如,武式太極的槍,其“槍似遊龍”的特點是如何通過具體的動作來體現的?在運用槍時,身體的哪個部位是主導?劍法上,武式太極又有哪些獨到的步法和身法與之配閤?我渴望在這本書中看到對器械運用中的“勁力”有更詳盡的闡述,比如如何運用腰胯來傳遞力量,如何通過手指的細微動作來控製槍尖或劍刃的走嚮。如果書中還能提供一些關於器械與拳法之間相互轉化的原理,甚至是一些關於保養和選擇閤適器械的建議,那就更能滿足我深入探索的願望。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夠指導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練習,從而提升武式太極拳技藝的寶典。
評分作為一名有著多年太極拳練習經驗的“老武迷”,我拿到這本《武式太極拳拳械匯編》(ISBN:9787500948247)的時候,心中是懷著一份既期待又審慎的心情的。我接觸太極拳多年,深知“拳無拳,意無意,以意領形,以形助意”的境界。而器械,在我看來,更是這種境界的延伸和升華,是身體控製能力、勁力傳遞和精神意念高度統一的體現。這本書的題目直接點明瞭“匯編”,這讓我猜測其內容應該相當全麵,覆蓋瞭武式太極拳的主要器械。我特彆關注的是,它是否能夠係統地梳理齣不同器械之間的聯係,以及它們在武式太極拳整體理論體係中的位置。例如,我一直對武式太極的槍法頗為好奇,它是否如同拳法一般,強調“沾黏連隨”?而對於劍,它又如何體現武式的“柔中帶剛,剛中帶柔”?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對這些問題的深度解答,而不僅僅是招式的描述。我期待書中能有對器械的精微運用、勁力的轉化、以及與拳法相輔相成的講解,能夠幫助我們這些進階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式太極拳器械的奧秘,達到更高的技擊和養生境界。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子樸實和內斂,和我想象中的武式太極拳風格倒是挺搭的。拿到手上,翻瞭幾頁,立刻就被那種一絲不苟的嚴謹感所吸引。雖然我還不算是武式太極拳的資深玩傢,但對它的推手和拳架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裏麵蘊含著一種“四兩撥韆斤”的智慧。所以,看到這本《武式太極拳拳械匯編》(ISBN:9787500948247),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下可以係統地瞭解一下武式太極的兵器瞭。我特彆好奇的是,武式太極的器械,會不會也像它的拳架一樣,強調“節節貫串,內外相閤”?比如,在練習槍的時候,腰胯的帶動是如何與槍尖的運動協調一緻的?在耍劍時,如何做到“意在劍先,身劍閤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圖示,最好是那種能夠展現發勁過程和勁力流嚮的示意圖,這樣對於理解“力從何而來,到何處去”會非常有幫助。我甚至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提到一些練習器械時的常見錯誤,以及如何去糾正。畢竟,對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來說,避免走彎路、把動作練對,比練多少招式都來得重要。
評分收到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仿佛是一把鑰匙,能打開我通往武式太極拳器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認為,拳械是太極拳練習的另一個維度,是檢驗和提升身法、步法、勁力運用水平的重要載體。對於武式太極,我對其“剛柔相濟,以意領氣”的獨特風格深有體會,因此,我特彆期待在這本書中能看到這種風格如何體現在槍、劍、刀、棍等器械的演練中。我想要瞭解的不僅僅是招式的名字和動作要領,更希望能深入探究武式太極拳器械的技擊原理,例如,如何運用身法來化解對方的攻擊,如何通過器械的配閤來達到“人器閤一”的境界。書中是否會對器械的長度、重量、以及持握方式對勁力産生的影響進行分析?我是否能從中找到一些關於如何在實戰中運用這些器械的指導?對於我來說,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經典的套路解析,並輔以詳細的講解,那無疑將是極大的收獲。我尤其看重的是,書中是否能體現齣武式太極拳“不丟不頂,隨麯就伸”的原則在器械上的應用,這對我理解武式太極的實戰性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書我最近剛入手,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習,但單從封麵和裝幀上就感受到瞭一種厚重與嚴謹。封麵上“武式太極拳拳械匯編”幾個字,加上那個熟悉的9787500948247的ISBN號,仿佛就已經鎖定瞭它的專業定位。我一直對傳統武術,尤其是太極拳的械法頗感興趣,總覺得在兵器的運用中,蘊含著更加精妙的身法和勁力轉換。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窗。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器械招式羅列,更希望能夠看到關於這些拳械的起源、發展脈絡,以及它們在武式太極體係中的獨特地位和應用。比如,像槍、劍、刀、棍這些常見的太極拳器械,它們在武式體係中是否有什麼特彆的側重點?招式上又有哪些獨到之處?我甚至想知道,這本書是否會對不同器械的練習方法、勁力要求,甚至是一些基本的功法進行詳細的闡述。對於我這樣一個初學者來說,清晰的圖文解析是至關重要的,我希望能看到每一個動作的細節都得到充分展現,最好還能配有分解圖或者要點提示。當然,如果書中能觸及到一些練習中常見的誤區和糾正方法,那就更錦上添花瞭。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內容紮實,值得深入挖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