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指导书

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指导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永清任淑萍陈伍烈 著
图书标签:
  • 烧结矿
  • 球团矿
  • 冶金
  • 生产技术
  • 实训
  • 教学
  • 矿物加工
  • 钢铁冶金
  • 工业生产
  • 材料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敏图书专卖店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472375
商品编码:29663972742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5-01
页数:143
字数:10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指导书》为《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配套实训教材,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主要介绍了九个项目的实训,包括烧结原料的准备处理操作、烧结配料、烧结料的混合、混合料烧结、烧结矿处理及质量评价、球团造球、球团矿质量的鉴定、竖炉焙烧操作、链箅机1回转窑操作,并阐述了烧结矿与球团矿中各个环节的工艺与操作,系统地介绍了各主要岗位的职责、操作程序与要求、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以及设备的维护方式等内容。   《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指导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钢铁冶金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钢铁企业职工的培训教材。

关联推荐
暂时没有内容&xbsp;
目录
烧结矿生产 实训项目1 烧结原料的准备处理操作 1.1 基本理论 1.1.1 烧结原料及其要求 1.1.2 烧结原料的准备 1.2 主要设备 1.2.1 卸车设备 1.2.2 破碎设备 1.2.3 筛分设备 1.3 操作 1.3.1 职责 1.3.2 操作程序与要求 1.3.3 事故与故障处理 思考题烧结矿生产
实训项目1 烧结原料的准备处理操作
1.1 基本理论
1.1.1 烧结原料及其要求
1.1.2 烧结原料的准备
1.2 主要设备
1.2.1 卸车设备
1.2.2 破碎设备
1.2.3 筛分设备
1.3 操作
1.3.1 职责
1.3.2 操作程序与要求
1.3.3 事故与故障处理
思考题
实训项目2 烧结配料
2.1 基本理论
2.1.1 配料的目的和要求
2.1.2 配料方*
2.1.3 烧结配料计算
2.2 主要设备
2.2.1 圆盘给料机
2.2.2 电子皮带秤
2.3 操作部分
2.3.1 职责
2.3.2 操作程序与要求
2.3.3 常见故障处理
思考题
实训项目3 烧结料的混合
3.1 基本理论
3.1.1 烧结料混合的目的
3.1.2 混匀与制粒的方*
3.1.3 加水量、加水方*及水分量的判断
3.1.4 混合时间
3.1.5 混合机的转速
3.1.6 混合机的填充系数
3.2 主要设备
3.3 操作部分
3.3.1 职责
3.3.2 操作程序与要求
3.3.3 事故与故障的处理
思考题
实训项目4 混合料烧结
4.1 基本理论
4.1.1 混合料烧结工艺过程
4.1.2 烧结过程中料层沿高度的变化
4.1.3 烧结过程中的基本化学反应
4.1.4 影响烧结矿质量因素
4.1.5 *高烧结矿质量的措施
4.2 主要设备
4.2.1 布料设备
4.2.2 带式烧结机
4.3 操作部分
4.3.1 职责
4.3.2 操作程序与要求
4.3.3 常见事故及处理
思考题
实训项目45 烧结矿处理及质量评价
5.1 基本理论
5.1.1 烧结矿的处理流程
5.1.2 烧结矿的冷却
5.1.3 烧结矿的整粒
5.2 主要设备
5.2.1 冷却设备
5.2.2 破碎、筛分设备
5.3 操作部分
5.3.1 职责
5.3.2 操作程序与要求
5.3.3 烧结产品的质量指标与检验
思考题

球团矿生产
实训项目6 球团造球
6.1 基本理论
6.1.1 球团原料及其造球qiax的准备
6.1.2 混合干燥操作要求
6.1.3 造球过程中生球水分的控制
6.1.4 造球过程中生球粒度的控制
6.1.5 造球过程中生球成球速度的控制
6.1.6 生球强度的改进与调整
6.2 主要设备
6.2.1 磨矿设备
6.2.2 混合设备
6.2.3 造球设备
6.3 操作
6.3.1 职责
6.3.2 操作程序与要求
6.3.3 造球过程中常见事故及处理方*
6.3.4 生球质量的检验
思考题
实训项目7 球团矿质量的鉴定
7.1 基本理论
7.1.1 影响球团矿焙烧固结的因素
7.1.2 球团矿的显微结构和矿物组成及其对强度的影响
7.1.3 球团矿的质量改进措施
7.1.4 球团矿还原过程中异常膨胀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
7.2 球团矿质量指标与检验
7.2.1 球团矿的抗压强度
7.2.2 球团矿还原膨胀性能
思考题
实训项目8 竖炉焙烧操作
8.1 主要设备
8.1.1 布料器
8.1.2 竖炉
8.2 操作部分
8.2.1 职责
8.2.2 操作程序与要求
8.2.3 竖炉事故与处理
8.2.4 竖炉kai炉操作
8.2.5 竖炉停炉操作
思考题
实训项目9 链箅机——回转窑操作
9.1 主要设备
9.2 操作
9.2.1 职责
9.2.2 链箅机操作程序与要求
9.2.3 链箅机常见事故及其处理
9.2.4 回转窑操作程序与要求
9.2.5 回转窑常见事故及处理
思考题
参考文献 显示全部信息

《现代炼钢原料制备技术解析》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现代炼钢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原料制备技术,重点聚焦于高炉炼铁及直接还原炼铁所依赖的两种核心铁精矿品——烧结矿与球团矿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质量控制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作为一本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指导书籍,它将为冶金行业从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提供一套系统、详实的参考体系。 第一章:引言与原料基础 1.1 炼钢原料的重要性:阐述铁精矿作为炼钢基础原料的地位,以及其质量对炼钢过程效率、产品质量及经济效益的直接影响。分析不同炼钢工艺(如高炉-转炉炼钢、直接还原-电弧炉炼钢)对原料特性(如粒度、还原性、强度、品位)的差异化需求。 1.2 铁精矿的种类与性质:系统介绍常见的铁精矿类型,包括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等,并详细阐述其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密度、硬度、磁性等)及其对后续冶炼过程的影响。 1.3 原料粒度与冶金性能的关系:深入探讨铁精矿粒度分布对矿石堆积、透气性、还原反应速率、粉尘逸散等关键冶金性能的影响。解释为何需要将细粉状铁精矿制备成适合冶炼的块状或颗粒状物料。 第二章:烧结矿生产技术详解 2.1 烧结工艺原理:详细阐述烧结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包括氧化、还原、熔剂化、固相反应及液相反应等。重点分析火焰传播、热量传递、气体交换以及物料相变的相互作用,揭示烧结矿形成过程中关键的冶金化学过程。 2.2 烧结原料配比与优化:介绍烧结混合料的组成要素,包括铁精矿、燃料(焦粉、无烟煤粉)、熔剂(石灰石、白云石)、返矿等。深入探讨各组分的作用机理、最佳配比范围以及配比调整对烧结矿质量(如强度、碱度、粒度、还原性)的影响。强调利用试验方法和数学模型进行配比优化。 2.3 烧结工艺流程与关键设备: 2.3.1 备料与混合:详细介绍原料的破碎、筛分、储存以及高效混合设备(如筒式混合机、捣固机、强化混合机)的设计原理、操作要点及性能参数。 2.3.2 烧结机工作原理与类型:深入解析滚动床式烧结机(如永磁体烧结机、倾斜式烧结机)、带式烧结机等主流烧结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风箱、烟道、点火炉、压料装置、卸矿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功能。分析不同烧结机类型在生产能力、能耗、环保性能方面的优劣。 2.3.3 点火系统:阐述烧结矿点火的重要性,介绍气体点火、固体燃料点火等点火方式,以及点火炉的设计与操作要点,确保火焰稳定、均匀传播。 2.3.4 抽风系统:讲解烧结过程中强制抽风的原理,介绍烧结机台车风箱的设计、密封技术以及抽风机(如离心式、轴流式)的选型与运行参数。 2.3.5 冷却系统:阐述烧结矿冷却的必要性及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介绍烧结矿冷却机(如环冷机、带式冷却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操作要点。 2.3.6 筛分与返矿处理:介绍烧结矿筛分设备(如振动筛、滚筒筛)的设计与选型,以及返矿的比例控制与再利用技术。 2.4 烧结矿质量控制与评价: 2.4.1 关键质量指标:详细介绍烧结矿的主要质量指标,包括抗碎强度(鼓风炉强度)、抗还原性、粒度分布、碱度、品位、水分、有害杂质含量等。 2.4.2 质量检测方法:阐述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原理、试验方法(如鼓风炉强度试验、还原性试验、粒度分析、化学分析等)及标准。 2.4.3 影响烧结矿质量的工艺因素分析:系统分析混合制度、点火制度、抽风制度、烧结料层厚度、台车速度、返矿率等工艺参数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规律,并提供优化调整建议。 2.5 烧结生产的环保问题与治理: 2.5.1 烧结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分析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烟气(SO2、NOx、粉尘、CO等)及废水(冷却水、洗涤水)的主要来源和成分。 2.5.2 烟气净化技术:详细介绍烧结烟气净化工艺,包括脱硫(石灰石-石膏法、循环流化床法)、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除尘(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等技术原理、设备选型及运行参数。 2.5.3 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介绍烧结生产废水的分类、处理工艺(如沉淀、过滤、生化处理)及回用技术。 2.5.4 噪声控制与固废处理:探讨烧结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源及其控制措施,以及废弃物(如炉渣、粉煤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第三章:球团矿生产技术解析 3.1 球团工艺原理:阐述球团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机理,包括颗粒的团聚、固化、干燥、强化等阶段。重点分析粘结剂的作用、水分对团球成型的影响以及焙烧过程中的矿物转变。 3.2 球团原料与粘结剂:介绍适宜球团化的铁精矿特性,以及常用的粘结剂(如有机粘结剂、无机粘结剂)的种类、性能及其选择原则。 3.3 球团工艺流程与关键设备: 3.3.1 备料与混合:介绍球团生产中原料的预处理、细粉磨制以及与粘结剂的均匀混合。 3.3.2 团球设备:详细介绍盘式造球机、筒式造球机、振动造球机等主流造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操作参数(如倾角、转速、喂料量)及其对球团质量的影响。 3.3.3 干燥设备:阐述球团干燥的重要性,介绍带式干燥机、炉窑式干燥机等干燥设备的工作原理、热工制度及其参数控制。 3.3.4 焙烧设备: 3.3.4.1 炉窑式焙烧:详细介绍回转窑、带式焙烧机(如烧结冷却机、往复炉箅式焙烧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加热方式、气氛控制及能耗。 3.3.4.2 改进型焙烧设备:介绍流化床焙烧炉、竖炉等新型球团焙烧设备及其技术优势。 3.3.5 冷却设备:介绍球团矿冷却设备(如带式冷却机、环冷机)的原理与操作。 3.4 球团矿质量控制与评价: 3.4.1 关键质量指标:介绍球团矿的主要质量指标,如抗碎强度、抗还原性、粒度、碱度、品位、水分、膨胀性等。 3.4.2 质量检测方法:阐述球团矿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原理与试验方法。 3.4.3 影响球团矿质量的工艺因素分析:分析原料粒度、粘结剂种类与用量、水分含量、造球参数、干燥制度、焙烧制度、气氛等工艺参数对球团矿质量的影响规律,并提供优化建议。 3.5 球团生产的环保问题与治理: 3.5.1 球团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分析球团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焙烧过程)产生的烟气(SO2、NOx、粉尘等)和废水。 3.5.2 烟气净化与废水处理:介绍适用于球团生产的烟气净化技术(如脱硫、脱硝、除尘)和废水处理技术,以及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第四章:烧结矿与球团矿的比较分析及应用 4.1 两种原料的优势与劣势:从生产工艺、设备投资、能耗、环保、产品质量(如强度、还原性、粒度稳定性)、适应性等方面,对烧结矿和球团矿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 4.2 炼钢生产中的应用:详细阐述烧结矿和球团矿在高炉炼铁和直接还原炼铁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它们如何影响炉况的稳定、生铁/海绵铁的质量以及整体炼铁效率。 4.3 新型原料制备技术展望:介绍当前及未来铁精矿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微球团、固结球团、炼钢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第五章:生产实训指导与安全管理 5.1 典型生产线布局与操作规程:以某实际生产线为例,介绍烧结或球团生产线的整体布局、各工序间的联系,并提供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启动、运行、停机、异常处理等。 5.2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列举烧结和球团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设备故障、工艺异常现象,并提供详细的诊断方法和排除步骤。 5.3 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记录与分析:指导学员如何正确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质量检测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为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5.4 安全生产与应急预案: 5.4.1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识别烧结和球团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源(如高温、粉尘、机械伤害、有毒气体、化学腐蚀等),并进行风险评估。 5.4.2 安全操作规范:详细列出各项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使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电气安全、防火防爆措施等。 5.4.3 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如火灾、中毒、设备事故、泄漏等),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包括报警程序、人员疏散、急救措施、设备抢修等。 附录 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常用缩略语解释 参考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冶金工程师,在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很多,但到了生产现场,面对那些庞大的设备和复杂的工艺流程,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这本《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指导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书的内容非常贴合实际生产需求,没有那些枯燥乏味的宏大理论,而是聚焦于烧结和球团生产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它不仅仅是告诉“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在讲解球团矿的冷矿和热矿分级时,书中深入剖析了不同粒度对后续炼铁过程的影响,这让我茅塞顿开。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各种操作参数的详细说明,以及这些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按照既定的参数操作,但这本书让我理解了这些参数的背后逻辑,例如,烧结矿的料层厚度和真空度对透气性的影响,球团矿的粘结剂用量和滚圆时间对成球率的决定性作用。这本书极大地提升了我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让我不再是机械地执行,而是带着思考去操作。

评分

在我看来,这本《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指导书》是行业内一股清流。它没有浮夸的理论包装,也没有故弄玄虚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将烧结和球团生产的核心技术和操作要领呈现给读者。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一个操作步骤的细致分解,几乎到了手把手的程度,这对于那些初次接触烧结和球团生产的学员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书中对于不同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操作参数来优化生产,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讨。例如,书中对于烧结机烟气处理的介绍,不仅阐述了技术原理,还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除尘设备的优缺点,这对于我们进行设备选型和技改非常有参考价值。这本书的内容详实,条理清晰,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的目的,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是真真正正能用在工作中的,而不是纸上谈兵。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快速了解一下烧结和球团生产的大概情况,因为我的工作偶尔会涉及到这方面的协调。但没想到,《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指导书》的内容远超我的预期。它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介绍性读物,而是充满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诀窍。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某个工艺步骤时,会同时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写作方式,对于减少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和提高效率非常有帮助。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烧结矿和球团矿的特性对比,以及它们在炼铁高炉中的应用差异,也让我对整个生产链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虽然我不是直接的操作人员,但这本书让我对烧结和球团生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能够与一线同事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提升了工作协同的效率。这本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我认为它最突出的优点。

评分

这本《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指导书》真可谓是实打实的干货!我之前在钢厂实习,接触到烧结和球团生产一线,说实话,很多时候都是“跟着师傅学”,细节和原理性的东西理解得不够透彻。拿到这本书后,我几乎是爱不释手。首先,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基础理论的讲解,到具体的实操步骤,再到最后的常见问题分析,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我们这些有一定基础但还需要深入实践的人。书中的插图和流程图绘制得非常细致,很多复杂的操作原理,通过这些图示,一下子就变得直观易懂了。比如,对于烧结机的风箱结构和漏风的判断,书中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图解和分析,这在实际工作中是解决问题的一大关键。而且,书中不仅介绍了生产操作,还穿插了大量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要求,这对于新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风险。这本书让我对烧结矿和球团矿的生产过程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感觉在实际操作中能更加得心应手,也更能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评分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烧结车间技术员,我阅览过不少相关的书籍,但《烧结矿与球团矿生产实训指导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实训”二字,真正做到了从生产一线出发,将书本知识与现场实践紧密结合。书中对设备操作的细节描述非常到位,很多在我们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如烧结机的跑偏、球团机的粘料等,都在书中找到了详尽的解决办法和预防措施。我尤其看重书中对质量控制的强调,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都介绍得非常清楚。这对于我们一线操作人员来说,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率的宝贵指导。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实用,很多都是基于真实生产场景,让我们能够快速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本书绝对是现场技术人员的案头必备,也值得冶金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深入研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