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仕京收集、翻译的《壮族传统对唱恋歌》是一 部世代传承的壮族男女青年对唱情歌,它流传于广西 武呜县一带,民间有古壮字手抄本收藏。这是一部五 言四句歌,共有10章500多首。唱述的内容包括男女 青年恋爱的全过程:从相问、相约、相逢、相逗、相 赞、相随、相爱、相牵、辞别到相嘱。歌词是壮族语 言的精华,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情真意切,妙趣横 生,生动地展现了壮族语言的艺术魅力,句句扣人心 弦。尤其是比喻的巧妙运用,生动形象,感人肺腑。
同时,歌词真实展现了壮乡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物, 带有浓郁的壮乡韵味。整部歌的每一首五言四句歌, 基本都是按照脚腰、脚脚、脚腰的押韵规律来编,押 韵形式别具一格,符合壮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这种 韵律韵点密集,连环相扣,朗朗上口,易唱易记,便 于口头传唱,便于传承。
第一篇 相问
第二篇 相约
第三篇 相逢
第四篇 相逗
第五篇 相赞
第六篇 相随
第七篇 相爱
第八篇 相牵
第九篇 辞别
第十篇 相嘱
从文学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语言的盛宴。作者的文字功底展现出一种罕见的张力:既有古典文学中那种韵味悠长、意境深远的表达方式,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白话的流畅与直白。读到某些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交织的段落时,我甚至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动词和形容词的搭配,简直像是品尝上好的陈年佳酿。那种对地方方言和俚语的恰当运用,既增加了地域特色,又没有造成阅读障碍,显示了作者极高的驾驭能力。它成功地在“记录者”和“艺术家”的角色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这本书的美学价值,足以让它被置于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下进行审视,而不仅仅是一部地方志或文化介绍。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令人惊叹,作者似乎对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书中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如山涧清泉般潺潺流淌,细腻地描绘出生活中的点滴情感与习俗的变迁;时而又如同疾风骤雨般猛烈,将那些历史的沉重与民族精神的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构建人物形象时,没有采用刻板的符号化处理,而是赋予了每个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鲜活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祭祀场景的描写,那种宏大而又充满敬畏的气氛,通过精准的用词和丰富的感官细节,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文化传承的庄严与力量。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洗礼和对多元文化的深切尊重。这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佳作,每一页都蕴含着作者长久以来的观察与思考,绝非泛泛之作可以比拟。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完全打破了传统传记或文化史的刻板框架。它更像是一张由无数细密丝线编织而成的挂毯,每条线索——无论是关于某个古老村落的建筑布局,还是某项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最终都汇聚成一幅宏大的民族生活图景。我欣赏作者在叙事中展现出的那种克制与留白,有些深刻的社会议题,作者并未直接给出结论性的评判,而是将事实和现象铺陈在读者面前,留出足够的空间让读者自行去体会和解读其中的复杂性。这种开放式的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耐读性。每一次重读,我似乎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捕捉到之前忽略掉的细微关联。而且,书中引用的那些口述历史材料,其原始的生命力是文字模仿不来的,它们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岁月的磨砺,让整个文本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厚重感和真实感。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阅读过程中,我数次被书中描绘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生活哲学所触动。这本书展现了一个民族在面对时代洪流时所展现出的智慧和韧性。它没有回避历史上的苦难与挣扎,但重点在于,作者如何通过挖掘和呈现那些代代相传的生活哲学、处世态度,去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核。那些关于家庭伦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描述,即使对于身处现代都市的我来说,也具有强烈的警示和启发意义。它让我重新思考了“何为富足”“何为幸福”这些宏大命题,最终发现,答案往往深藏于那些最朴素、最日常的生活细节之中。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化记录,它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自我生活方式的视角。
评分坦白讲,我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翻开了这本书的扉页,毕竟涉及民族文化题材的作品,很容易陷入过度美化或流于表面介绍的窠臼。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魅力在于其惊人的细节还原度与人文关怀的平衡。作者没有沉溺于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选择了用一种近乎田野调查般的严谨态度去记录和梳理那些鲜活的记忆片段。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特定节庆活动中服饰色彩的象征意义那一段印象深刻,那种知识的密度和信息量,不是查阅几篇二手资料就能达到的,明显是基于长期的扎根与交流。这种“在场感”,使得阅读过程变得既学术又亲切。它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平视个体命运的真诚记录。读完后,我立刻开始搜索相关的历史文献,想要了解更多作者所提及的那些地名和家族故事,这无疑是评判一部优秀非虚构作品的关键指标——它是否激发了读者更深层次的求知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