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服饰变化与城市形象:服饰
定价:29.00元
作者:王旸之,杨晓霭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311047504
字数: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服饰变化与城市形象:服饰》试图从汉服、唐装、旗袍、中山装等中国传统服饰入手,结合牛仔裤、高跟鞋等外来服饰的影响,讲述一个传统与现代的中国服饰故事。 作为“衣冠王国”的中国,走在时代的交叉点,传统的“褒衣博带”无法适应当下的日常生活,国人又很难在琳琅满目的服饰橱窗里找到民族认同。也许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大背景下,找寻民族特色,凸显中国元素,穿出中国人的时尚风格,表达中国人的审美要求,才是当下中国服饰的话语诉求。
目录
总序:都市文化的魅力
前言
服装:从实用到时尚
一、服装真是“遮羞布”吗?
二、中国服饰的发展变化
三、服饰是社会身份的标识
四、现代服饰是一种语言表达
服色:从单色到多彩
一、服色文化
二、中国自古至今的色彩观变化
三、服饰色彩的象征含义
服质:从葛麻到丝绸
一、古代服饰质料的发现与演变
二、丝绸的起源
三、历代丝绸生产
四、中国丝绸的对外传播
五、丝绸的魅力
六、当下丝绸服装的尴尬境遇
配饰:从陪衬到点睛
一、配饰的功用
二、中国服装配饰的演变发展
三、几种配饰的前世今生
内衣:从羞涩到坦荡
一、中国内衣服饰的演变
二、内衣:女性身体和心理的解放
三、内衣外穿的雏形:泳衣
四、内衣外穿的中国表达:肚兜装
五、内衣外穿的误读
汉服的褒衣博带
一、穿汉服,扬传统
二、何谓“汉服”
三、传统汉服样式
四、汉服之争
唐装的典雅大方
一、2001年“新唐装”亮相
二、何谓“新唐装”
三、传统唐代服饰
四、敦煌壁画里的唐代服饰
五、改良的“新唐装”
旗袍的花样风情
一、电影《花样年华》推动旗袍热
二、何谓旗袍
三、旗袍样式的发展变化
四、旗袍下不同风韵的中国女人
五、对旗袍的误读
中山装的国人情怀
一、中山装: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二、中山装的由来
三、中山装的推广与流行
四、中山装里的文化密码
五、百年中山装能否回归
“蓝蚂蚁”的千人一面
一、从“蓝蚂蚁”到“红裙子”
二、20世纪50年代的流行:蓝黑灰曾是男女服装的主色调
三、20世纪60、70年代的流行:中山装、列宁装、布拉吉
四、20世纪80年代的流行:喇叭裤
五、皮尔·卡丹与中国**支时装模特队
牛仔裤的潇洒开放
一、永远的时尚——牛仔裤
二、牛仔裤的发明
三、牛仔裤的流行
四、嬉皮士运动与牛仔裤文化
五、对牛仔裤的文化解读
六、牛仔裤与中国
当代服饰消费心理:炫耀富贵,迷恋
一、中国式的炫耀性消费
二、国人对的追求
三、当代国人服饰消费心理分析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回归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听起来就很有意思:《正版 服饰变化与城市形象:服饰 9787311047504 王旸之,杨晓霭 兰州大学出版社》。我一直觉得,一个城市的气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人们的穿着打扮上。比如,走在大都市的街头,你会看到各种风格的服装,从前卫的设计到复古的款式,应有尽有,仿佛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活力和包容。再比如,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漫步其中,偶尔能瞥见一些保留着传统服饰元素的身影,那瞬间就能将你拉回旧时光,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韵味。我猜想,这本书大概会从这个角度切入,去探讨服饰的演变是如何折射出不同城市的文化底蕴、社会变迁,甚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我想象着书中可能会分析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代表性服饰,以及这些服饰背后的社会心理和审美取向。比如说,某个时期流行的喇叭裤,是不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又比如,某个民族独特的服饰,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并成为城市文化符号的?我特别期待能看到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比如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它们的服饰潮流是如何塑造各自独特的城市形象的。或许还会聊到一些小众城市,它们又是如何通过服饰来展现个性和魅力的。总之,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关于服装与城市之间奇妙对话的深度探索,让我对这个主题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评分这本《正版 服饰变化与城市形象:服饰 9787311047504 王旸之,杨晓霭 兰州大学出版社》的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充满故事的街景。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城市总是给人一种时髦、前卫的感觉,而有些地方则显得更加沉静、内敛?我想,服饰的变化绝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本书会不会就像一本时尚地图,带领我们穿越不同的城市,去解读它们各自的时尚语言?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些画面: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优雅的法式风情扑面而来;在东京的原宿,年轻人的街头文化用色彩和创意碰撞出火花;在米兰的时尚周,更是汇聚了全球最顶尖的设计和潮流。我想,作者们肯定会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他们或许会从历史的角度,追溯城市服饰文化的源头,讲述某个特定时期,某种服饰是如何成为城市象征的。也可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服饰如何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中流传,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和反哺城市形象。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服装品牌、设计师,甚至是流行趋势的分析,以及这些元素是如何与城市特质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标签的。这本书听起来像是把抽象的城市形象,具象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服饰,并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城市的魅力所在。
评分这本《正版 服饰变化与城市形象:服饰 9787311047504 王旸之,杨晓霭 兰州大学出版社》的书名,给我一种学术而又贴近生活的双重感受。我想,这本书不只是在谈论时尚,更是在通过服饰这个媒介,去解读一个城市“灵魂”的演变。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城市会有“时尚之都”的美誉,而有些城市则更侧重于历史文化底蕴?我想,这背后肯定与服饰的流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本书会不会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带着我们穿梭于不同的城市,解读它们独一无二的“衣橱”故事?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些画面:也许是分析上海在民国时期的旗袍风情,如何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精致与摩登;又或者是探讨北京在不同朝代的朝服礼制,如何体现了皇城的威严与规矩。我想,作者们肯定会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他们或许会从社会阶层、文化交流、意识形态等多个角度,去揭示服饰在城市形象构建中的关键作用。我很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服饰设计、流行趋势如何与城市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甚至经济产业结构相结合的案例。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通过服饰的语言,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不同城市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正版 服饰变化与城市形象:服饰 9787311047504 王旸之,杨晓霭 兰州大学出版社》,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一直认为,一个地方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人们的穿着打扮来传递的。比如,我第一次去某个南方的小镇,感觉那里的人们穿着都很朴实、素雅,与当地古朴的建筑相得益彰,整个小镇都散发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反之,当我去了某个沿海的旅游城市,看到人们穿着五颜六色、款式新颖的服装,充满活力和自由的气息,瞬间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朝气蓬勃。这本书肯定会深入探讨这种“衣”与“城”之间的微妙关系。我猜想,作者们可能会从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多个维度,去剖析服饰的变迁如何与城市形象的塑造紧密相连。也许他们会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思潮、技术进步等因素,是如何体现在当时的服饰风格上的,进而又如何影响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和印象。我很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历史案例,比如某个朝代的服饰特色是如何代表当时首都的繁荣景象,或者某个特定时期的服装流行趋势是如何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从而又对城市形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总而言之,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隐藏在日常服饰背后的,关于城市文化和历史的深刻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即《正版 服饰变化与城市形象:服饰 9787311047504 王旸之,杨晓霭 兰州大学出版社》,立刻勾起了我对城市变迁和文化符号的浓厚兴趣。我一直觉得,一个城市的气质,就像它的DNA一样,会在很多细微之处有所体现,而服饰绝对是其中最直观、也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一个方面。想象一下,走在老北京的胡同里,穿着汉服或者带有传统元素服饰的人,瞬间就能让你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古韵悠长;而当你置身于现代化的深圳街头,看到五花八门、充满活力的服装,则能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年轻和活力。我想,这本书大概会深入探讨这种“衣”与“城”之间的互动关系。我猜测,作者们可能会从历史发展、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多个维度,去阐释服饰的演变是如何影响和塑造城市形象的。也许书中会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某些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如何成为城市的名片,又或者,某些新兴的服饰潮流是如何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我尤其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它们是如何通过服饰来展现自身独特的个性和品味的案例分析。这本书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关于服饰与城市之间,一场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的深刻对话,让我对这项研究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