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二胡渐进练习曲及作品集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李英 |
| 出版社: | 音乐学院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810968119 |
| 出版年份: | 2017年6月 |
| 版次: | 第 1 版 |
| 总页数: | 145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38元 |
| 实际重量: | 0.399k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李英(1971~),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亚太民族音乐家学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委员会理事,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二胡副教授,二胡硕士导师。毕业于音乐学院,师从刘长福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多次在全国性音乐比赛中获奖;在核心期刊发表《当代语境下的鄂伦春族“摩苏昆”》等多篇学术论文;出版教材《二胡演奏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出版CD专辑《李英二胡原创作品演奏专辑》;创作的二胡作品《燕赵情》获第二届民族之声器乐作品征评金奖;创作的二胡作品《楼兰随想》获得2014金胡琴杯铜奖;曾在希腊和香港、北京、长春等地举办二胡音乐会、李英二胡作品演奏会及中国民族器乐讲座等。
《二胡渐进练习曲及作品集》内容包括:长弓练习、长弓练习二、长弓与短弓练习、长弓与短弓练习二、连弓练习、D调上把位综合练习、小指练习、换把练习、节奏练习、换弦练习、D调换把练习、G调上把位旋律练习、G调换把练习、等。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习琴经验的进阶学习者,我更看重的是曲目选择的深度和艺术性。很多入门教材的曲目选段虽然基础扎实,但大多偏向于枯燥的音阶和琶音练习,容易让人在枯燥中丧失热情。然而,这本书在基础练习之外,融入了一些改编自传统民乐精髓的作品,这些作品在保持技术挑战性的同时,展现了二胡音乐丰富的情感张力和表现力。这些作品的难度跨度设计得很合理,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将技术训练融入到音乐的再创造之中。我特别喜欢其中几段旋律的过渡处理,它们巧妙地将快速的跑动与悠长的抒情段落结合起来,极大地锻炼了演奏者在速度控制和情感连贯性上的把握能力。这种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糅合的编排思路,让人在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对音乐美感的追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机械的指法模仿上。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用心,封面采用了那种略带复古感的哑光纸张,触感温润,中央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低调地闪烁着,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专业书籍。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颇为考究,不是那种泛白的刺眼纸,而是偏向米黄色的高磅数纸张,墨迹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从书的厚度来看,内容想必是相当扎实的,侧边切口平整,装订线牢固,即便是频繁翻阅也不会有散页的担忧。书脊的设计上,除了书名和作者信息外,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传统纹样的元素,体现了对民族乐器文化传承的尊重。整体感觉,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都提供了一种愉悦的体验,让人在开始学习之前,就对即将展开的音乐旅程充满了期待和敬意。这样的用心,在如今快餐式的出版行业中,实在难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都觉得赏心悦目。
评分这本书的“作品集”部分,给我的感觉是兼具了学术价值和演奏实用性。它似乎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难度不一的练习曲,而是更像是一部浓缩的二胡艺术发展史的片段集合。从技法上,它可能涵盖了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一些标志性演奏技巧,这对于希望全面了解二胡艺术光谱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呈现,让学习者在掌握基础后,能够有方向地去探索和选择自己更偏爱的演奏风格。另外,从教材的厚度和内容的密度来看,这本书的定价绝对物超所值,它提供的内容量,足以支撑一个初学者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稳步提升,这对于节约学习成本、避免频繁更换教材的做法,是非常友好的。它提供的不是短期的速成方案,而是一个长期的、可靠的技艺精进的路线图,真正体现了“渐进”二字的深刻内涵。
评分这本书在视听资源的配套性上,做得也相当到位,虽然我无法直接评价里面的具体音频内容,但从其专业的出版背景来看,可以推断出其音频支持的专业性。想象一下,当练习到某个技术难点时,旁边就有清晰、准确的示范音频可供参考,这对于纠正听觉和动作的同步性至关重要。对于自学者而言,一个高质量的参考音轨是不可或缺的“隐形老师”。如果音频质量上乘,音色纯正,那么它将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避免因模仿不准确的录音而形成错误的音准或节奏习惯。这种注重全方位学习体验的设计,体现了出版方对学习者实际需求的深刻理解。毕竟,二胡是听觉艺术,如果光有谱面上的符号,而缺少了对声音的精准感知和模仿,那么所有的练习都将是空中楼阁,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做了周全的考量,确保学习者能够听到“正确的声音”。
评分我最近在物色一些能系统梳理二胡基础技巧的资料,偶然间发现了这本,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清晰的逻辑脉络。初学者最怕的就是知识点跳跃性太大,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这本书的编排却非常平滑过渡,从最基本的运弓姿势、指位校正开始,每一个新的概念引入时,都会先用简明的文字解释其理论基础,然后再通过大量的练习范例来巩固。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不同弓法——如分弓、连弓、碎弓——的细致区分和递进练习,简直是手把手教学。我发现,很多在线教程往往只是泛泛而谈,而这里的每一个小节、每一个音符的排列组合,都像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旨在最大化地强化特定肌肉记忆。对于那些希望打下坚实基础,避免日后返工修正陋习的习琴者来说,这种严谨的结构简直是福音,它不是简单的“教你弹,而是教你如何正确地弹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