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TD-SCDMA无线网络规定划优化及无线资源管理
: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啜钢,高伟东,彭涛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115158963
字数:356000
页码:2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信息产业部3G移动通信培训指定教材
内容提要
本书较详细地介绍了基于TD-SCDMA技术的网络规划优化以及无线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应用。本书首先介绍了TD-SCDMA系统基础和网络技术,讲述了TD-SCDMA系统的干扰分析方法、无线传播特性和传播模型;然后结合TD-SCDMA系统详细介绍了无线网络规划优化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包括业务预测、预规划、详细规划、优化技术和静态仿真技术及其实现;后讲述了无线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技术。
本书力求理论结合实际,在讲述基本理论的同时,更注重实际的应用。内容由浅入深,可满足不同层次人员学习的需要。每章开头有学习指导,结束有习题和思考题。
本书可以作为无线网络建设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移动通信研究和工程的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TD-SCDMA无线网络规定划优化及无线资源管理》真是让我这个身处移动通信前沿的工程师们眼前一亮。我当时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我们团队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用户数据需求,焦头烂额地进行网络扩容和性能调优。书里对TD-SCDMA网络规划的细致入微的讲解,简直就像是给我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武功秘籍”。特别是关于覆盖优化和容量规划的部分,作者不仅罗列了大量的理论公式,更结合了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异频异网干扰抑制的章节,它提出的几种创新的参数调整策略,在我们实际部署中进行验证后,确实显著提升了小区的吞吐量和用户体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行文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即便是对于初涉此领域的新人,也能通过书中的图表和示例迅速掌握核心概念。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钻研底层原理以应对复杂网络问题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操作指南,极大地缩短了我们在解决复杂网络问题时的摸索时间。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时间虽然不算最新,但其核心的原理和方法论的价值,至今仍旧闪耀着光芒。作为一名侧重于网络运维和故障诊断的工程师,我最关心的就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参数调整来提升网络的健壮性。这本书在无线资源管理这一块,着墨甚多,尤其是关于软容量和硬容量的界定以及如何通过智能算法来平衡这两者,描述得极为透彻。我记得我曾经为一个特定区域的掉线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困扰了数月,尝试了各种官方给出的标准流程都效果甚微。后来,我根据书中关于“基于负荷的功率控制策略”的描述,结合我们实际的基站部署拓扑,设计了一个局部的、差异化的功率调节方案,奇迹般地在两周内将该区域的掉线率降低了近四十个百分点。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叙述方式,让这本书更像是一部“现场急救手册”,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类偏向于“规定划”的技术书籍是抱有一定程度的怀疑的,总觉得会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术语和陈旧的规范。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在无线资源管理方面的论述,尤其是在动态资源调度和能耗优化方面的见解,展现出了作者对未来网络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力。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业务场景下资源分配模型的探讨,比如高清视频流和低时延数据业务,书中给出的多优先级队列管理方案,相比我们之前采用的固定策略,灵活性和效率都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我记得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沉浸在关于切换性能优化和切换流程改进的章节里,作者对乒乓切换问题的分析角度非常独特,提供的解决方案兼顾了网络稳定性和用户移动性,使得我们最近一次网络优化项目得以顺利收尾。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层次的知识传递,是其他工具书无法比拟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初读这本书时,部分涉及到高级信令流程和协议栈深层交互的内容,对我来说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不过,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时采取的“螺旋上升”的结构非常巧妙。一开始是宏观的规划蓝图,随着章节深入,才逐步揭示出支撑这些宏观决策的微观机制。例如,在讲解核心网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协同优化时,作者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信令消息的携带信息和时延对业务性能的连锁反应。这种层层剥茧的讲解方式,迫使读者必须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理解每一个技术节点的意义。对于我们这些希望从“会用”到“精通”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言,这种挑战正是成长的阶梯。读完之后,我对整个TD-SCDMA系统的理解,从一个“功能使用者”的视角,提升到了一个“系统架构设计者”的高度,这无疑是巨大的飞跃。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我认为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规范复述,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面向业务的优化思维。它并非仅仅告诉你TD-SCDMA的某一项参数应该设置成“X”,而是详细分析了设置成“X”的业务影响、性能指标预期以及潜在的副作用。尤其是在无线资源调度的章节,作者对于如何基于用户体验质量(QoE)而非仅仅是吞吐量(Throughput)来进行资源仲裁的论述,放在今天看来也极具前瞻性。我个人非常赞赏其中关于网络切片的早期概念雏形——尽管那时可能还没有这个时髦的词汇,但那种针对不同应用群体的差异化服务保障机制的探讨,已经非常成熟。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看待网络优化的全新框架,即任何优化决策都必须回归到最终的用户价值上,这对于指导我们未来在5G/6G网络中的规划工作,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教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