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号与线性系统
定价:39.00元
作者:林秩盛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302173243
字数:697000
页码:4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信号与线性非时变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论述上数学处理与物理概念并重,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力求概念准确、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在定理或性质证明、公式推导、例题解答方面力图简洁性、技巧性并具有自身特色。
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概述,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z域分析,传递函数与系统的结构和特性。每章都配备一定数量而难度适当的例题和习题,书末附有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此外,附录4还对频谱分析仪作了简单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电气工程、电子、通信、自动化、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得令人咋舌,简直是一场文字的盛宴。我常常需要放慢速度,细细咀嚼那些精心雕琢的词句。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追求情节的快速推进,而是更倾向于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深挖和哲学层面的探讨。尤其是一些关于“存在与虚无”的段落,作者的笔法如同手术刀般精准而犀利,将人性的矛盾和时代的荒谬剖析得淋漓尽致。我记得有一次,读到一段描述主角在深夜独自面对镜子的场景,那段文字的意境之深远,让我合上书本,对着空气怔怔出神了好几分钟。这种文学性的张力,使得整部作品拥有了一种超越类型小说的厚重感。不过,对于习惯了快节奏阅读的读者来说,初期的晦涩感可能会带来一些挑战,需要更多的耐心去解锁它深藏的宝藏。
评分从整体的阅读感受来看,这部作品更像是一部慢火熬制的汤羹,需要时间去品味才能领略其真正的滋味。它不像那些爆米花式的读物,读完后脑中一片空白,它在你合上书本后,依然会在脑海中回响,时不时蹦出一些新的理解角度。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处理人物关系时的那种微妙和克制,没有太多直白的冲突或激烈的对白,更多的是眼神、姿态和沉默中所蕴含的巨大信息量。这种“留白”的处理手法,让读者得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投射进去,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体验。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应该被“读完”,而应该被“经历”。唯一的遗憾是,某些配角的命运似乎被草草收场,他们的故事线戛然而止,留下了不少令人扼腕的遗憾,但或许这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不完美”美学吧。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真是别出心裁,初读时我还有些不适应这种跳跃式的章节安排。作者似乎并不急于构建一个线性流淌的故事线,反而更像是在铺陈一张错综复杂的思维导引图。前三分之一的内容大量篇幅都聚焦于主角对某种“无形之网”的追寻,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迷宫,每条线索都指向更深远的谜团。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环境细节的描摹,那种潮湿、压抑的氛围感几乎要从纸页中渗透出来,让人不禁捏紧手中的书页。然而,对于一些关键的背景设定,作者的处理显得颇为克制,很多信息需要读者自行脑补和串联,这既是魅力所在,也是阅读门槛。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真正沉浸进去,一旦接受了这种叙事节奏,后续的阅读体验便如丝般顺滑,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在迷雾中摸索的探寻者,对每一个微小的发现都感到战栗。
评分这本书的想象力无疑是天马行空的,它构建的世界观宏大而又自洽,充满了令人惊叹的细节。我所说的“想象力”,并不仅仅体现在那些光怪陆离的设定上,更多的是体现在作者如何将那些看似不相干的元素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整体。比如,书中对于某种古老仪式的描述,融合了天文、地理乃至民间传说的诸多元素,看得我目眩神迷,不得不查阅了大量的背景资料来辅助理解。这种对细节的偏执追求,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虽然在某些篇章中,作者似乎过于沉迷于构建自己的体系,导致叙事节奏略显拖沓,仿佛在精心维护一座复杂的机械装置,生怕一处失误就会导致整体崩塌。但总体来说,它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境地,拓宽了我对叙事可能性的认知边界。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完全是抱着一种功利的心态去翻阅的,想看看它到底能提供什么“干货”。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它以一种近乎“反套路”的方式,颠覆了我对传统结构文学作品的既有认知。它没有明确的英雄旅程,没有清晰的善恶对立,更多的是对日常生活中那些细微的、被我们忽略的“涟漪效应”的放大和审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时间感知”时所采用的非线性叙事手法,这种手法使得过去、现在和未来似乎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场景中,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宿命感和悲剧色彩。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自己不是在读一个故事,而是在偷窥一段被时间凝固的真实人生。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内在的复杂性和层次感,它值得被反复研读,每一次重温都会带来新的感悟,绝对不是那种可以一目十行速读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