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模擬電路設計手冊
定價:298.00元
作者:Bob Dobkin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11542050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由淩力爾特公司首席技術官Bob Dobkin與模擬電路大師Jim Williams編著,專業性極高。2在淩力爾特應用指南的基礎上進行瞭拓展,是一本綜閤性很強的參考書目,包括瞭海量電路設計方案和設計技巧,可用於解決大多數電路問題。為模擬電路工程師和愛好者提供瞭豐富的電路設計實例、詳實的解決問題思路,以備參考使用。3.深入剖析瞭各種應用實例,展示瞭其中的設計細節、設計理論、高水平解決方案等,是成功設計電路的重要參考,其價值不可估量。4.《模擬電路設計:應用設計指南》的姊妹篇。《無綫電》雜誌特彆推薦圖書。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綜閤性很強的參考書目,包括瞭眾多電路設計方案和設計技巧,可用於解決所有電路問題。另外,本書詳細剖析瞭各種應用實例,為工程師展示瞭其中的設計細節、設計理論、高水平解決方案等,是成功設計電路的重要參考。
目錄
作者介紹
Bob Dobkin工程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淩力爾特公司Bob Dobkin是淩力爾特公司的聯閤創始人和首席技術官。在1999年之前,他負責淩力爾特公司的新産品開發。在1981年創建淩力爾特公司之前,Dobkin先生曾任National Semiconductor先進電路開發部主管,為期11年。30多年來,他一直投身於高性能綫性集成電路的開發事業,開發瞭許多工業標準電路。Dobkin先生擁有100多項綫性集成電路的發明,著有50多篇學術專著和論文。他曾就讀於麻省理工大學。Jim WilliamsJim Williams有著近30年的淩力爾特工作經曆,曾任公司的應用工程師,後來成為公司的專職研究員。Jim於2011年6月辭世,他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模擬電路設計者、各類疑難問題的解決方案提供者、各類文檔的編撰者,多年來一直是眾多工程師的良師益友。1968年到1979年間,Jim曾在麻省理工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專注於模擬電路設計。他曾在National Secmiconductor的綫性集成電路小組工作3年,隨後在1982年加入淩力爾特公司。1992年,他曾獲 EDN雜誌的年度創新奬,在 2002年被選入Electronic Design名人堂。他曾編撰有大量的文章和應用指南,是若乾經典模擬電路設計專著的作者 編輯。
文摘
序言
坦白說,這本書的厚度一度讓我望而生畏,我擔心它會變成一本“收藏品”而非“工具書”。然而,它的索引和章節劃分的邏輯性,齣乎意料地清晰。當你需要查找某個特定功能模塊的實現方案時,比如如何設計一個精確的V/I轉換器,你幾乎可以立刻定位到相關章節,並且找到至少兩種不同的實現方式供你選擇。我特彆喜歡它對比不同技術路綫優劣的分析,比如,對於一個需要寬動態範圍的信號采集前端,是用級聯式設計好,還是用指數型放大器架構更閤適?作者會從功耗、增益帶寬積、輸入阻抗和輸齣阻抗等多個維度進行橫嚮比較,並附帶相應的數學模型驗證。這種係統性的對比分析,極大地拓寬瞭我對模擬模塊化設計的理解,讓我不再局限於某一種固定的設計範式。它就像一本詳盡的“模擬電路設計百科全書”,任何時候遇到瓶頸,翻開它總能找到啓發。
評分我是在一個非常緊急的項目節點上找到這本參考書的,當時需要設計一個低噪聲的前置放大器,對信噪比的要求近乎苛刻。市麵上很多模擬電路的書,要麼過於側重數字邏輯的交匯點,要麼就是純理論堆砌,對於實際噪聲優化和版圖布局的“黑魔法”著墨不多。但這本手冊簡直是我的救星。它用大篇幅講解瞭如何選擇閤適的運算放大器,不僅僅是看數據手冊上的那一串參數,而是深入到內部的結構——比如雙極型輸入和FET輸入的差異在實際噪聲性能上的體現。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瞭PCB走綫對耦閤噪聲的影響,這一點極其重要,但往往被初級工程師忽略。作者用瞭很多實際案例來說明,比如地綫分割的藝術,以及屏蔽罩該如何布置纔能有效隔絕高頻乾擾。我按照書裏提到的幾條“黃金法則”修改瞭我的設計,特彆是關於去耦電容的選擇和放置位置,瞬間就觀察到瞭信噪比的顯著改善。這感覺就像是得到瞭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旁邊手把手的指導,那種實戰經驗的價值,是任何枯燥的公式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這本厚重的書擺在桌上,沉甸甸的,光是翻開扉頁就能感受到那種撲麵而來的專業氣息。我本來對模擬電路這塊心存敬畏,總覺得那是隻有“真大神”纔能啃下來的硬骨頭。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錶的精細程度,簡直就像是給初學者量身定做的導航圖。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腳踏實地地從最基礎的器件特性講起,比如那個煩人的BJT的飽和區和綫性區,過去看那些零散的資料總是雲裏霧裏,可在這本書裏,作者似乎有著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魔力。特彆是關於反饋網絡的設計部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纔把那個環路增益和相位裕度的概念徹底搞懂,書裏的例題設計得非常巧妙,每一步的推導都清晰可見,讓人忍不住想拿起萬用錶和示波器去驗證一下書中的麯綫到底長什麼樣子。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電流鏡這種經典結構時,不僅給齣瞭理論公式,還深入剖析瞭實際應用中溫度漂移和失配誤差的影響,這纔是真正工程師需要的知識,不是那種隻停留在教科書上的理想化模型。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對“穩定”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僅僅是電路不振蕩,更是一種對外界變化的魯棒性。
評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具有“工程師的務實精神”。它不玩虛的,一切都以“能用”為最終目的。我發現很多其他書籍在講解濾波器設計時,總是圍繞著Butterworth和Chebyshev型展開,然後就停下瞭。但Bob Dobkin的這本手冊,它會告訴你,在實際的IC工藝限製下,如何去近似實現這些理想的響應,以及在芯片麵積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做取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開關電容電路的討論,這在現代低功耗設計中至關重要。作者沒有迴避該技術帶來的非綫性失真問題,而是直接給齣瞭補償電路的拓撲結構和設計步驟。讀到這裏,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深度和廣度,他似乎把模擬設計中所有可能遇到的“坑”都提前標記齣來瞭,讓你在走彎路之前就能看到紅燈。這種前瞻性的指導,極大地提高瞭我的設計效率,少走瞭很多彎路,真正體會到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感覺。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那些精密的公式和電路圖,更在於其中蘊含的思維方式。它教會我如何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模擬設計師那樣去思考問題——即,永遠不要被單一的指標所迷惑,而是要全麵權衡。例如,在設計一個綫性穩壓器(LDO)時,高PSRR(電源抑製比)和快速瞬態響應往往是相互矛盾的。這本書裏對LDO的頻率補償部分進行瞭非常深入的剖析,它沒有簡單地說“加大補償電容”,而是詳細解釋瞭不同補償策略對負載階躍響應的影響麯綫,以及如何通過調整誤差放大器的帶寬來達到最佳的平衡點。這種對物理極限和實際權衡的深刻洞察,是我在其他入門書籍中很少見到的。它確實是為那些渴望從“電路實現者”蛻變為“係統架構師”的人準備的寶貴資源,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感覺自己的設計視野又開闊瞭一層,對模擬世界的理解也更加立體和深入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