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广州蓝皮书:2013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定价:65.00元
售价:44.2元,便宜20.8元,折扣68
作者:易佐永,杨秦,顾涧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097462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2013年中国广州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由广州大学与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主编,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家皮书系列”,并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本报告由总论篇、社会管理篇、社会工作篇、社会调研篇四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科研团体、高等院校和部门诸多社会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社会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
2012年广州社会发展态势平稳,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普惠共享型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市居民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并轨,医疗保险实现了“同城同待遇”目标,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与社会救助水平持续提高,民生福利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力度加大,在社会组织发展和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两个方面加快推进。
2013年,广州市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将在继续办好民生十件大事的同时,继续完善公共教育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全民共享普惠的多层次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等方面大力推进。
I 总论篇
1 2012年广州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2013年展望
一 2012年广州社会发展总体形势分析
二 2012年广州市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三 2013年广州市社会发展态势与政策建议
Ⅱ 社会管理篇
2 广州市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专题调研报告
3 广州市老城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研究
4 广州市荔湾区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研究报告
5 广州市越秀区以社会管理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以人民街为例
6 地税部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7 广州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 广州市越秀区提升街道城市管理水平专题研究报告——以农林街为例
9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广州共青团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Ⅲ 社会工作篇
10 2012年广州市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与2013年展望
11 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服务管理与运行模式研究
12 社会转型期广州市黄埔区社区不同群体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13 广州市越秀区深化社区自治与巩固基层建设研究报告——以广州六榕街为例
14 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和规范化发展——广州市志愿服务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15 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发展社会组织促进转型的思考与展望
16 广州增城市事业单位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Ⅳ 社会调研篇
17 2012年度广州市内公共交通服务及道路状况市民评价民调报告
……
易佐永,男,广东鹤山人,现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1973年2月参加工作,1975年11月加入中国党。在职大学学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结业)。1973年在广州师范学校政工组任宣传干事;1976年在广州市教育局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1980年在广雅中学任教师、团委书记;1982年5月在广州市教育局任团委副书记;1982年8月起在共青团广州市委任常委、部长、副书记(兼市团校校长)、书记(兼市青联主席、省青联副主席、十二届团中央委员);1993年任广州市委企业工委副书记;1995年任广州市委办公厅副主任;1996年任广州市直属机关工委书记;2001年任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广州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2004年任广州市民政局党委书记;2007年7月任广州大学党委书记。广州市第六届市委候补委员,第七、八、九届市委委员;第九、十一、十二届广州市代表,第九届市常委会委员。
杨秦,男,1976年2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主要经历:1976~1998年在空军某部队服役。历任战士、政治指导员、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干事、军区空军党委秘书、科长、组织处副处长、团政委、旅副政委等职。1998年转业地方。历任中国试飞员学院党委副书记,中飞通用航空公司党委书记(1999~2002年挂任陕西大荔县委副书记),广州市委组织部巡视员、机关党委书记,广州市纪委常委、秘书长(2007年兼广州市纪委、市监察局机关党委书记),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
顾涧清,男,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党组书记,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高级编辑,曾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研究所所长、广州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曾获得广州市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广州市专家称号,有关图书和理论文章获第七届、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获得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颁发的成果奖多项。个人专著有《沿海开放经济简论》《中国陆桥经济》《论海州湾的综合开发》等。主持多项国家、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坦率地说,初见之下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少惊喜。那种传统的、略显沉闷的“蓝皮书”风格,让我下意识地将它归类为学术研究或政府报告的范畴。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外表,反而激发出我探究其内在价值的兴趣。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数据和图表的堆砌,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对广州这座特大城市在2013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其社会脉络如何运转、潜在的张力何在的深刻洞察。毕竟,社会形势的分析,需要的不仅是严谨的统计,更需要对城市肌理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未来趋势有前瞻性的判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过去一年的流水账式总结,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更看重它能否为理解当下广州的社会氛围提供一把精准的钥匙,尤其是在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一本好的蓝皮书应当能揭示出那些隐藏在日常喧嚣之下的深层逻辑和发展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在我看来,是极为克制的,甚至有些冷峻。它几乎没有使用任何煽情的笔墨,所有的论断都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研究之上。这种客观性,恰恰是社会分析类书籍最宝贵的品质。我喜欢它在分析社会风险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不回避、不粉饰的态度。它没有刻意去渲染矛盾,也没有过度美化成就,而是用一种近乎手术刀般精确的笔触,剖开了城市发展中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病灶”。这种冷静的姿态,使得它的预测部分显得尤为可信。对于一个关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察者而言,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比被各种口号式的乐观所麻痹要重要得多。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祛魅后的真实广州。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蓝皮书带给我的感受,是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它不像那些畅销的城市观察读物那样提供短暂的智力刺激,而是提供了一种长效的理解工具。读完之后,我再去关注广州的新闻报道或城市规划公示时,我的解读视角已经发生了微妙但重要的转变。我不再仅仅关注“发生了什么”,而是更倾向于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发展”以及“接下来可能如何演变”。它成功地将我从一个被动的城市接收者,提升为了一个更具批判性思维的社会参与者。它虽然不直接提供解决方案,但它对问题的精准界定,已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对于理解2013年广州的社会底色,无疑是极有价值的参考。
评分翻开内页,我立刻被那种扑面而来的信息密度所震撼。它不像一般的通俗读物那样追求流畅易读,而是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研究”气质。这对于我这样一个试图从宏观视角把握城市脉搏的普通读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享受。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城市治理和民生热点议题的章节。分析的深度明显超越了媒体的日常报道,它试图去解构那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的体制性、结构性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个案的描述上。比如,对于特定区域的人口流动趋势分析,它不仅给出了精确的数据支撑,还试图探讨这种流动对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体系造成了哪些结构性压力。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挖掘,让我对广州这座城市的复杂性有了更立体、更清醒的认识,避免了那种基于直觉或片面经验的判断失误。
评分从学术严谨性的角度衡量,这本书无疑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参考文献的广泛性和引用的权威性,体现了研究团队在资料收集和方法论构建上的投入。我注意到,它在处理跨学科议题时表现出的兼容性令人印象深刻,将社会学、经济学乃至城市规划学的视角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这种跨界思维的运用,使得对“社会形势”的整体把握不再是单一维度的扁平化描述,而是拥有了纵深感和层次感。特别是对于那些政策制定者和学界同仁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对话基础和研究起点,它不是终点,更像是一个高质量的论证平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