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子实习与课程设计
:20.00元
售价:14.6元,便宜5.4元,折扣73
作者:苗松池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3-01
ISBN:978750839873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本书是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本书将电子实习、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和虚拟电子工作台(EWB)合编在一起,是一本比较系统、全面的实践性教材。书中电子实习部分可作为非电类专业和电类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电子实习”、“电子实训”、“电子制作”的教材使用;电子电路课程设计部分可作为非电类专业和电类专业的课程设计使用;虚拟电子工作台(EWB)部分可供学生在宿舍或计算机房作虚拟电子电路实验或课程设计时使用。
本书可作为非电类专业和电类专业的实践性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自学使用。
翻开书页,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但又不失为一本面向实践的动手指南。这种平衡很难把握,许多理论著作过于空泛,而许多实操手册又流于表面。从目录结构上推测,这本书可能按照“目标设定—资源评估—流程设计—实施反馈”这样的逻辑链条展开,非常符合工程学的思维模式。我特别关注“课程设计”这一块,它往往是教学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如何将电子实习的成果高效地转化为可量化的学习目标?如何设计出既能激发创新又能保证基础知识覆盖率的实验任务?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成熟的课程设计模板或者评估工具(比如基于能力的评估体系),那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设想,这本书或许包含了对当前国内外顶尖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模式的调研分析,并从中提炼出适用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优化路径。总而言之,我期待它是一份既有理论高度,又能指导具体落地的,能有效提升高校电子信息教育质量的实战手册。
评分我最近在整理我的专业阅读清单时,目光不经意间被这本教材的副标题吸引住了——“电子实习与课程设计”。这个组合很有意思,它暗示了一种从宏观战略(规划)到微观执行(设计与实习)的完整闭环。我个人一直觉得,理论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之间,往往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特别是涉及到新兴技术领域。这本书如果能有效地弥合这种差距,提供一套可操作性极强的“电子实习”模块设计框架,那它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将是巨大的助力。我猜想,书中可能会详细阐述如何构建一个仿真或真实环境下的电子项目,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更进一步地,我期待看到它在课程设计部分是如何体现“21世纪”特征的——是不是包含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PBL)的最新理念?毕竟,传统的串联式教学法在应对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时显得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定位似乎是为未来教育提供蓝图,希望能看到它对前沿技术(比如物联网、嵌入式系统或AI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如何融入基础课程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案例。如果它只是罗列了一些老旧的实验项目,那就辜负了“21世纪规划教材”这个响亮的头衔了。
评分我对这种强调“规划”二字的教材总是抱有一种审慎的乐观态度。规划意味着系统性、长期性和前瞻性,这要求作者群必须对行业发展有深刻的洞察力,并且能够将复杂的未来趋势转化为当下可执行的教学策略。以“电子”领域为例,技术的迭代速度极快,今天的先进技术可能在教材出版时就已经半新不旧了。因此,这本教材如果只是关注某一个特定的技术点,恐怕很快就会过时。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元规划”能力——即如何构建一个能够自我适应和更新的课程体系的方法论。它应该教导我们如何去“规划”未来所需的人才,而不是被动地教授当前已有的技能。这本书是否提供了构建弹性、模块化电子课程的思考框架?比如说,面对新兴的半导体短缺或AI芯片的爆发式增长,我们应该如何快速调整我们的电子实习内容和课程结构以应对挑战?这种战略层面的指导,远比单纯的电路理论讲解更有价值,也更能体现一本“规划教材”的深度所在。
评分从装帧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书的制作水准是令人放心的。纸张的厚度适中,文字排版留白得当,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过于疲劳。这一点对于一本可能需要反复翻阅和做笔记的专业教材来说,至关重要。我留意到,书中的图表和公式部分的处理似乎也经过了仔细的考量,线条清晰,不易产生歧义。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能反映出编撰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对读者的尊重。通常,理工科的教材很容易因为图示不清或公式冗余而劝退读者,希望这本教材在这方面能做得更为精炼和准确。此外,我很好奇它是否在章节之间设置了合理的知识点回顾和自我检测机制。一本好的规划教材,不应该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点,更应该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自我评估。如果它能巧妙地融入一些案例分析,比如剖析某个成功的电子产品设计流程或者某个失败的课程改革教训,那就更具说服力了。总体感觉,这是一本准备充分、旨在服务于特定教学群体的专业工具书。
评分这本《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子实习与课程设计》的封面设计得倒是挺朴实的,配色中规中矩,一看就是那种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的教材风格。书脊上的字体清晰有力,让人感觉内容会很实在,没有太多花哨的噱头。我倒是挺期待它里面能装载些什么干货。从书名来看,它似乎聚焦于当前高等教育中“规划”与“设计”这两个关键环节,尤其是在“电子”这个大背景下,这应该是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主题。我猜想,它可能深入探讨了如何将现代电子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机结合,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会侧重于实际操作层面的“实习”指导。希望它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们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教育技术环境。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教育资源和课程体系,是决定一所大学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实用的行动指南。封面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稳重、可靠,期待内页能带来更多惊喜和启发,尤其是对于那些正处于教学改革深水区的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可能会被放大许多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