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设计自动化项目教程--Protel 99 se(张宏)
定价:29.80元
作者:张宏, 陈巍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1221308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电子类、电气类、通信类各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供电子爱好者及从事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内容提要
Protel99se是目前比较流行的EDA软件之一,《电子设计自动化项目教程——Protel 99se》介绍了使用Protel99se进行电路板设计应用的各种基础知识,包括印刷电路板的发展历史及分类用途、原理图设计、PCB板的设计,并考虑到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以项目化的结构进行介绍知识点及技能训练,并安排了九个项目,通过这九个项目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电路板设计思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录
项目1 电路设计自动化基础知识
任务1.1 印制电路板的发展历史
任务1.2 印制电路板的基本构成元素
任务1.3 印制电路板的分类
任务1.4 印制电路板设计流程
项目2 Protel 99 se软件初识
任务2.1 Protel 99 se概述
任务2.2 Protel 99 se的窗口界面认识
任务2.3 设计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方法
任务2.4 文档的创建与管理方法
项目3 软启动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设计
任务3.1 认识电路原理图设计流程
任务3.2 原理图设计环境的设置
任务3.3 绘制软启动可调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
任务3.4 原理图电气规则检查
项目4 Z80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图的设计
任务4.1 建立层次式原理图的基本概念
任务4.2 绘制方块电路及端口
任务4.3 不同层电路间的切换
项目5 声光控电路原理图设计
任务5.1 声光控电路原理图设计及元件标号分配
任务5.2 设计电气规则检查及错误报表
任务5.3 根据原理图生成元件统计报表
任务5.4 网络表的生成
项目6 器件原理图符号及其库的制作
任务6.1 元器件原理图符号库编辑器简介
任务6.2 元器件原理图符号绘制实例
任务6.3 元器件符号与原理图的同步更新
项目7 单片机控制八路抢答器电路板设计
任务7.1 印制电路板设计准备
任务7.2 进入PCB编辑器工作环境及参数设置
任务7.3 创建PCB元件
任务7.4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操作
任务7.5 抢答器应用电路的印制电路板设计
项目8 两位数码管显示的秒表电路板设计
任务8.1 数显秒表电路原理图设计
任务8.2 印制电路板设计的前期准备
任务8.3 电路板规划和网络表载入
任务8.4 元件布局与自动布线
任务8.5 印制电路板的输出打印
项目9 AT89S52单片机控制系统板的设计
任务9.1 设计 任务介绍和控制板设计原则
任务9.2 创建工程数据库绘制原理图
任务9.3 绘制单片机PCB印刷电路板
任务9.4 电路板布线的后期处理
任务9.5 PCB设计规则检查和打印输出
附录
附录1 常用菜单英文 中文对照表
附录2 印制电路板常用英文词汇中文意义
附录3 Protel 99 se常用元件库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坦率地说,与现在市场上动辄采用铜版纸、全彩印刷的教程相比,显得朴素且略显陈旧。虽然内容是王道,但在长时间的学习和参考过程中,这种视觉上的体验也会影响到学习的投入度。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配套资源,例如光盘内容或者在线资源链接,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几乎是无法访问或早已失效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实战工具书”的效用。现代的教程往往会提供配套的练习文件、脚本或者更新说明。这本书则更多地依赖于文字和静态截图来构建知识体系,读者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环境来复现每一个步骤。这对于验证书中某些特定版本兼容性的问题时,会造成不小的困扰。我希望如果未来有再版计划,可以在保留其核心理论深度的同时,更新其视觉呈现和配套资源的现代化支持,让这份经典知识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下的学习生态中。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例清晰度,放在当下的标准来看,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但绝对算不上惊艳。我特别注意了书中的实战案例部分,它们大多围绕着一些基础的电源电路、简单的数字逻辑板展开。每一个步骤的文字描述都非常详尽,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在Protel 99 SE的环境下完成一个设计文件从无到有的全过程。对于零基础的新手来说,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无疑是友好且必要的“拐杖”。但是,当我尝试将书中的某些配置应用到我当前正在做的,涉及到更高密度互连的项目时,就遇到了挑战。书里提供的设计规则检查(DRC)设置,明显偏向于那个时代对PCB制造工艺的理解,很多参数在现代的SMT和微孔技术面前已经显得过于保守或者根本不适用。换句话说,如果你需要的是一个能直接套用到当前工业标准的参考手册,这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需要你进行大量的二次修正和现代化改造。它更像是一个博物馆里的精美模型,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设计美学和技术侧重点,但要把它搬到今天的生产线上,还需要一番精心打磨和技术升级。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张宏老师在讲解软件功能时,那种近乎严谨的学院派风格。语句结构非常正式,逻辑链条严密,很少使用轻松的口语化表达。这使得书籍在知识传授的准确性上得到了保证,但牺牲了一定的可读性和趣味性。特别是关于“设计规则”和“层叠管理”那几章,读起来有些晦涩,需要反复揣摩才能完全领会其背后的设计哲学。对于我这种更倾向于通过实践快速掌握软件操作的人来说,这本书更像是需要啃下来的“硬骨头”。我期待看到更多图文并茂的“陷阱避雷”经验分享,或者对特定复杂器件封装处理的独家技巧。然而,这本书更多地是按照软件的官方流程来进行系统性介绍,缺乏一些实战中摸爬滚打才能总结出来的“民间智慧”或优化技巧。它提供的知识是稳固的地基,但上层的建筑风格则需要读者自己去摸索和创新。如果能多一些对不同设计场景下的权衡取舍的讨论,阅读体验会更上一层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复古的,一看就知道是老一辈电子工程师的“心头好”。我入手这本书主要还是冲着它的名字去的,但实际翻阅下来,发现它更像是一本活化的历史教科书。如果你是想学习现代EDA工具如Altium Designer或者KiCad的读者,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可能无法满足你的需求。它详尽地介绍了Protel 99 SE这个特定版本的设计流程,从原理图的绘制规范到PCB布局的各种约束设置,都非常细致。然而,对于现代设计中常见的诸如高速信号完整性分析、复杂多层板的阻抗控制,或者最新的BOM管理流程,书里基本没有涉及。它侧重于基础概念的建立和软件界面的熟悉,对于习惯了可视化、智能化设计的年轻工程师来说,可能会觉得操作略显繁琐,很多步骤都需要手动完成,缺乏现代软件的辅助功能。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理解这些底层的工作原理,对于打下坚实的硬件设计基础,倒是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让你明白,每一个快捷键和每一个设置背后,都是对电路设计规则的直接体现,而不是工具自动为你完成的“魔术”。那些坚持使用经典工具进行创作的老一辈设计师,也许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共鸣,毕竟那个年代,软件的局限性反而逼着设计者更加精通设计本身。
评分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审视,这本书的价值更多地在于其历史意义和对设计基础的强调。我注意到,很多现代EDA软件的用户手册或者教程,往往会默认读者已经掌握了某些基础概念,然后直接进入高级功能讲解。但这本书却把这些基础——比如如何正确定义网络标号、如何手动调整走线的宽度和间距的微小变化——都当作重点来阐述。这对于那些试图跨界进入硬件设计,对电子设计流程感到茫然的初学者来说,是莫大的帮助。它迫使你慢下来,去理解为什么这些参数需要这样设置,而不是盲目点击鼠标。然而,对于已经熟悉了更现代、更直观的PCB设计环境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的阅读价值会大幅下降。它就像一本关于老式机械键盘的使用指南,虽然详细记录了每一个轴体的反馈和键帽的打字手感,但对于习惯了静音薄膜键盘的现代用户来说,里面的许多描述可能显得过于冗长和不切实际。它是一份扎实的“老地图”,但现代的“GPS系统”已经完全不同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