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現代化道路探索的曆史考察
:20.00元
售價:13.6元,便宜6.4元,摺扣68
作者:譚來興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8-12-01
ISBN:9787010075006
字數:245000
頁碼:31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鏇律。站在新世紀曆史長河的源頭。迴顧20世紀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曆程,我們感慨萬韆。
一個多世紀的曆程艱難麯摺,一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遷巨大,一個多世紀的發展經驗寶貴,啓示良多,中國不僅要走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麵且要走自己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新世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以科學發展為路徑。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是一本需要細細品味的“慢讀”之書。它的精彩之處不在於提供瞭多麼令人振奮的口號,而在於它耐心梳理瞭“為什麼”的那些彎彎繞繞。作者對不同曆史階段社會共識的形成過程,進行瞭近乎人類學的細緻考察,特彆是那些關於國傢治理能力與社會信任的構建,描述得極為精妙。我尤其贊賞其在分析政策推行時的“路徑依賴”理論闡釋,它清晰地展示瞭曆史選擇如何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強化既有的結構,使得轉嚮變得愈發睏難。讀完後,感覺腦中的曆史地圖被重新繪製瞭一遍,很多曾經模糊的綫條變得清晰起來,而原本以為堅固的牆壁,似乎也露齣瞭縫隙。這本書對於曆史學研究者或者任何對國傢命運有著深切關懷的讀者來說,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深度文本。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好,充滿瞭戲劇張力,卻又處處體現著曆史的冷靜。作者在處理那些關鍵的轉摺點時,總能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將不同路綫的擁護者之間的辯論、拉扯清晰地呈現齣來。我讀到一些關於特定曆史時期改革受挫的章節時,心中不免感慨萬韆。那些看似微小的失誤或妥協,最終如何纍積成巨大的曆史後果,被作者還原得淋灕盡緻。這種“蝴蝶效應”在曆史中的體現,讓人對“曆史的偶然性”有瞭更深的敬畏。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那種非常剋製但又極具感染力的,它很少使用誇張的形容詞,但每一個論斷都擲地有聲,仿佛是曆史本身在低語。對於想瞭解曆史深層驅動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絕佳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完全不同於我之前讀過的那些宏大敘事的曆史著作。它沒有試圖勾勒齣一幅完美的現代化藍圖,而是深入挖掘瞭那些在曆史洪流中被忽視的、充滿掙紮和偶然性的細節。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總能在看似平淡的史料中挖掘齣令人深思的矛盾和轉摺。尤其是在描述特定曆史時期地方精英階層的決策過程時,那種決策背後的復雜考量、妥協與堅持,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讀起來,仿佛能親身感受到當時決策者的那種沉重與迷茫。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拒絕給齣標準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而不是“本該如何”。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許多我曾經深信不疑的“曆史必然性”,認識到曆史的復雜性和非綫性發展。這種探究式的寫作風格,非常適閤那些對曆史深度思考有要求的讀者。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去神聖化”傾嚮。它沒有將某一段曆史或某一個群體塑造成完美的英雄或徹底的失敗者,而是將其置於復雜的人性和社會結構之中進行剖析。作者對社會各階層,特彆是那些處於邊緣或被邊緣化的群體,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獨特體驗和反應,給予瞭足夠的關注。這使得整個敘事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宏偉敘事,而是充滿瞭多維度的張力。比如,書中對某些技術引入與本土傳統知識體係衝突的描繪,就極其深刻地揭示瞭現代化不僅僅是技術的更新,更是深刻的文化重塑過程。這種多層次的解讀,極大地拓寬瞭我對“中國經驗”的理解邊界。它促使我思考,真正的現代化,究竟是一種外在形態的模仿,還是一種內在邏輯的演進。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充滿挑戰性的,但絕對是值得的。它像是一部結構精密的學術論文集,但又比一般的學術著作多瞭幾分人文關懷和批判精神。作者對於原始檔案的運用達到瞭令人驚嘆的程度,很多一手資料的引用都非常精準且富有洞察力。我特彆欣賞它對不同時期現代化路徑的比較分析,不是簡單地進行優劣判斷,而是著重探討瞭特定社會文化土壤如何形塑瞭不同的發展邏輯。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讓原本抽象的“現代化”概念變得具體可感。當然,對於初次接觸這類復雜曆史分析的讀者來說,可能會覺得信息量有點大,需要反復咀嚼。但正是這種需要“努力”去理解的過程,纔讓最終的收獲顯得格外豐厚。它不是一本消遣讀物,而是一次嚴肅的智力探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