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设施园艺技术进展
定价:86.00元
售价:58.5元,便宜27.5元,折扣68
作者:杨其长 等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11612397
字数:518000
页码:32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设施园艺技术进展:2013第三届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高层学术论坛论文集》2013第三届论坛选择以“低碳、节能、高效、安全”为主题,邀请了4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大会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并围绕设施环境调控、高效栽培、节能与新能源利用、新型材料与装备、绿色安全生产、物联网技术以及植物工厂等热点内容进行交流与研讨,探讨实现设施园艺节能、绿色、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途径,并汇集与会专家的45篇论文。
当我拿到《设施园艺技术进展》这本书时,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毕竟“技术进展”这样的字眼听起来就有些枯燥。然而,当我翻开书页,却被其内容深深吸引。书中对于如何优化作物生长环境的论述,简直就是一场关于“诗意栖居”的科技演绎。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告诉我们“如何做”,而是从植物生理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光照、温度、湿度、CO2浓度等因素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然后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各种先进的调控技术。比如,书中对于LED光谱调控的应用分析,让我了解到不同波长的光如何影响作物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这简直就是“为植物量身定制阳光”。还有关于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讲解,它不仅节约了水和肥料,更重要的是实现了精准施肥,避免了土壤板结和养分流失,真正做到了“施肥如点穴”。这些内容让我意识到,设施园艺并非简单的“大棚”,而是一套精密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技术支持,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潜力,为我们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农产品。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让我看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我一直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充满好奇,而《设施园艺技术进展》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求知欲。书中对于不同作物在设施园艺模式下的栽培技术进展,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无论是经济作物,还是观赏植物,作者都一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例如如何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设计最优的栽培方案,如何利用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如何通过精准的营养管理来提升作物品质。我特别对书中关于草莓和番茄的设施化栽培案例很感兴趣,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控温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来促进草莓的着色和风味,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枝蔓修剪和授粉技术,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这些生动具体的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施园艺技术的实际应用,也让我看到了科技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方面的巨大潜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如何让植物在可控环境中达到最佳生长状态的“指南”。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设施园艺技术进展》,我怀揣着对现代农业的好奇与期待。书中宏大的叙事让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它并非仅仅罗列那些枯燥的技术名词,而是巧妙地将科学原理与实践应用融为一体。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温室环境智能调控的部分印象深刻,作者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对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的精准监测与自动调节。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对未来农业生产模式的深刻洞察。我能够想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不再需要依靠经验丰富的农夫“凭感觉”来管理作物,而是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让每一株植物都能在最适宜的环境下茁壮成长。这种由技术驱动的变革,不仅仅关乎效率的提升,更代表着一种更加精细化、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向,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绿色未来。这本书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农业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敬畏与向往。
评分我一直认为,园艺技术不仅仅是关于种养,更是一门关于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艺术。这本书恰恰深刻地诠释了这一点。它的视角非常独特,没有局限于传统的露地栽培,而是将目光聚焦于设施园艺这一充满活力的领域。我特别被书中对不同设施类型——例如智能温室、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等——的详细介绍所打动。作者不仅分析了它们的结构特点、优势劣势,更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支撑。读到植物工厂的部分,我仿佛看到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在现实中落地。那些层层叠叠的种植架,LED灯模拟出的最佳光谱,以及完全闭环的营养液循环系统,都展现了人类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极致追求。这种对技术细节的深入挖掘,让我对设施园艺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仅能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更能实现全年候、无季节的稳定生产,为食品安全和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健康的农产品,这其中的科技含量和战略意义不容忽视。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设施园艺”这个概念并不熟悉,只觉得是种比较传统的农业模式。但《设施园艺技术进展》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展现的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理念。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部分所吸引。传统的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农业发展的难题。而这本书中介绍的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环境调控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控策略,让我看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希望。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害虫,如何利用诱捕器来监测和捕捉害虫,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这种“以柔克刚”的防治思路,不仅减少了化学品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保护了生态环境,生产出了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这种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关注,以及在技术上取得的显著成效,让我对设施园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