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云南民族文化丛书 自由与禁忌:哈尼族奕车人婚恋制度研究
定价:30.00元
作者:丁桂芳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48221012
字数:
页码:1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爱情与婚姻关系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经典议题,人类文化多样性使各民族的婚姻家庭呈现出不同特色。丁桂芳所著的《云南民族文化丛书·自由与禁忌:哈尼族奕车人婚恋制度研究》以哈尼族奕车之系的婚姻家庭为研究对象,为人类婚姻家庭研究提供了一个特殊案例。奕车人具有一套特殊的婚恋模式,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呈现出自由与禁忌相互裹挟的特异形态。基于“群本位”的思维逻辑,为维护群体关系和群体利益的良性发展,社会要求个人压抑生物人的本性和欲念去服从群体的规范理义,谨慎选择婚恋对象。但是,炽热的爱情却使热恋中的情侣为结成终身伴侣甘愿涉险,反社会规范钳制的异质行为不能绝迹。在奕车社会,社会的婚姻与本能的爱情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机制,始终处于矛盾和相互博弈的状态中。
目录
导语:爱情与婚姻
一、问题的来源
二、人类学视野中爱情与婚姻关系研究
三、奕车人婚姻家庭研究述评
四、理论预设和研究方法
章 松林里的奕车村落
节 奕车人历史溯源和群体价值
第二节 妥垤村委会的社会与文化
第三节 亲属组织和家庭结构
第二章 前青春期情感教育与婚姻安排
节 儿童教养
第二节 包办婚姻
第三节 婚姻秩序和身份构建
第四节 婚姻动机
第五节 较量与父母策略
小结
第三章 青春期恋爱
节 青春期过渡
第二节 群体约会
第三节 车艾关系
第四节 恋爱习俗的现实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婚姻终结
节 离婚现状
第二节 婚姻终结的理由
第三节 制度化的离婚
第四节 离婚的社会影响
小结
第五章 社会规约机制
节 通婚禁忌
第二节 婚育禁忌
第三节 规约策略
小结
第六章 个体对抗策略
节 “里夏夏”期问的秘密往来
第二节 殉情与私奔
第三节 互动博弈
小结
第七章 传统婚俗的现代调适
节 存续:传统文化的根基
第二节 变迁:婚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小结
结语:奕车人婚恋模式的本土逻辑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丁桂芳,女,哈尼族,1982年生,云南绿春县人,民族学博士。现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婚姻家庭、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在《民族研究》《思想战线》等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文摘
序言
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序言中那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引子。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切入“干货”,而是通过对云南这片土地的地理人文的简要勾勒,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宏观的背景,让我更容易理解哈尼族奕车人所处的独特环境。这种“由大及小”的叙事方式,非常有利于读者建立起整体认知。接着,作者开始聚焦于“奕车”这一具体的族群,并通过一些引人入胜的传说和历史片段,勾勒出了他们独特的文化轮廓。我尤其对其中提到的一些关于氏族起源和迁徙的叙述感到兴趣,因为我相信,一个族群的婚恋制度,往往与其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名中的“自由与禁忌”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个体选择的自由,也可能关乎到整个族群的生存和延续的规则。我想,作者一定是从历史的长河中,去挖掘这些看似“禁忌”的规则背后,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和文化传承的逻辑,也试图去解读在这些规则的限制下,个体情感的流转和选择的“自由”空间到底有多大。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吸引我的并非厚重的学术理论,而是那些令人浮想联翩的图片。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正文,但仅仅通过那些生动的影像,我就能感受到一种朴实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气息。那些身着传统服饰的男女,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情感,或羞涩,或坚定,或喜悦,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尤其对那些描绘婚嫁场景的图片印象深刻,那些繁复的仪式,那些充满象征意义的物品,都让我开始思考,在这些看似古老的习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复杂的社会规则和情感表达方式?“婚恋制度”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制度化的色彩,但结合“自由”这个词,我便开始好奇,在这些制度的框架下,奕车人是如何去寻觅爱情,去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是否存在着我们难以想象的自由空间,或者说,在他们看来,何种形式的“自由”才是值得追求的?这本书的书名《自由与禁忌》无疑是点睛之笔,它直接抛出了一个核心的矛盾,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哈尼族奕车人的世界里,自由与禁忌是如何共存的,又是如何塑造了他们的婚姻和爱情观。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设置,给我的阅读体验带来了一种渐进式的惊喜。从对哈尼族奕车人整体文化背景的介绍,到对婚恋制度具体环节的深入剖析,整个过程清晰而有条理。我尤其关注到书中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地位个体在婚恋中的角色和行为规范的描写,这让我能更细致地去理解一个复杂社会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了田野调查的材料,比如访谈记录、生活场景的描写,这使得整本书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不像一些纯理论的书籍那样枯燥。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文字背后付出的努力,去力求展现最真实、最生动的奕车人生活。而“自由与禁忌”这两个词,在我看来,贯穿了整本书的始终,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我想,作者一定是在探索,在这些看似森严的禁忌之下,奕车人是如何维系他们的情感,如何寻求个人幸福的,而他们所理解的“自由”,又与我们现代社会的自由有何不同。
评分初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研究的细致和深入。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严谨的学术分析,试图去揭示哈尼族奕车人婚恋制度的内在逻辑。书名中的“自由与禁忌”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因为我认为,任何一个社会的婚恋制度,都必然是在自由的萌芽和现实的约束之间寻找平衡。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奕车人的传统观念中,哪些是绝对的“禁忌”,它们为何存在,又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选择。同时,我也想知道,在这些禁忌的“缝隙”中,个体的情感表达和追求幸福的“自由”又是如何体现的。例如,书中对择偶标准、聘娶仪式、婚姻的维系与解除等方面,一定有非常详尽的描写,而这些描写,都将是理解“自由与禁忌”如何在奕车人婚恋生活中扮演角色的关键。这本书的篇幅和内容,预示着它将是一部能够让我深入思考、有所收获的学术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引人注目,一种浓郁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色彩的搭配和图案的运用都非常有讲究,仿佛已经提前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光是看着封面,我就开始想象哈尼族奕车人,这个我 hitherto 鲜为人知的群体,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色彩斑斓,他们的情感世界又会是怎样地与众不同。我一直对那些保留着古老传统和独特习俗的民族群体充满好奇,总觉得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洪流中,他们身上或许还藏着一些我们早已遗失的宝贵的东西,一些关于人与人之间最纯粹、最本真的连接方式。这本书的标题《自由与禁忌》更是激起了我的求知欲,在现代社会,“自由”和“禁忌”常常被视为对立的两极,但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民族社群中,它们又是如何相互交织、影响着个体的命运呢?婚姻和爱情,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必然会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而《云南民族文化丛书》这个系列名,也让我对这套书的学术严谨性和内容深度有了更高的期待,相信它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绘,而是会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内涵,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哈尼族奕车人的婚恋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