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机构与模式
定价:50.0元
售价:34.0元,便宜16.0元,折扣68
作者:谢平,陈超,陈晓文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04978998
字数:224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繁荣壮大的同时,也暴露出发展初期存在的一些问题。P2P网络借贷作为*能体现互联网金融特征的新型金融组织形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关注和认可。2014年12月12日,全球**的P2P借贷平台Lending Club成功登陆纽交所,市值达到90亿美元左右。与此同时,我国不少金融机构及产业资本也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相关战略布局,而决策层也积极释放明确信号,鼓励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虽然目前P2P网络借贷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征信体系的健全,P2P终将迸发强大活力,逐步通往理性的繁荣之路。
我是一名对金融科技,尤其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充满好奇心的在校研究生,最近被一本叫做《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机构与模式》的书籍深深吸引。虽然我尚未有机会翻阅其详细内容,但仅仅是书名就勾起了我对这个话题的无限遐想。我对P2P网贷的本质,即信息撮合平台的角色,一直感到非常着迷。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够为我揭示,中国的P2P平台是如何在早期以“轻资产”的模式迅速扩张,又如何逐步演变成更加复杂的金融中介角色?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阐述那些曾经声名显赫的P2P平台,例如陆金所、红岭创投等,它们是如何构建自己的商业模式,又是如何在其生命周期中面对各种挑战的。我对不同类型P2P平台的差异化探索很感兴趣,比如那些专注于小微企业融资的平台,与那些主要服务个人消费信贷的平台,它们在运营逻辑、风险偏好以及盈利模式上会有哪些本质的区别?书中是否会深入分析这些差异,并给出一些具有洞察力的比较?对我而言,理解这些不同机构的运作机制,对于我未来在金融行业的职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我是一名对社会变迁和新兴行业发展有着敏锐洞察力的读者,近期在书店看到一本题为《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机构与模式》的书籍,虽然尚未翻阅,但已引发我诸多联想。在过去十年,P2P网贷无疑是中国金融领域中最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行业之一。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描绘P2P网贷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影响了无数人的生活和投资决策。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社会学视角的分析,例如,P2P网贷的兴起是否反映了社会信用体系的不足?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传统金融体系未能覆盖的社会需求?书中是否会探讨P2P网贷的“去中心化”理念,在实践中是如何落地,又会遇到哪些社会层面的阻碍?另外,我对P2P行业在经历“爆雷潮”之后的转型和重塑过程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行业洗牌、监管升级以及从业者如何适应新常态的深刻反思,从而帮助我们理解,一个曾经充满活力的新兴行业,是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之路的。
评分作为一位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变化深感关注的普通市民,我近期注意到一本名为《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机构与模式》的书籍。虽然我还没有机会阅读这本书,但它的名字就让我联想到近年来在中国金融领域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我一直对“普惠金融”的概念很感兴趣,而P2P网贷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P2P网贷如何真正服务于那些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触及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帮助他们解决融资难题,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现P2P平台如何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并且降低融资成本?我更关注的是,在P2P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如何与中国整体的金融监管体系相互作用,共同塑造出今天的金融市场格局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政府监管政策的演变,以及这些政策对P2P行业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个行业的曲折发展道路。
评分我对新兴的金融科技趋势充满热情,最近听闻一本名为《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机构与模式》的书籍,激起了我极大的求知欲。尽管我还没有细读,但仅凭书名,我便能想象其中蕴含着关于中国P2P网贷行业如何从一个新兴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金融生态系统的精彩叙述。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会详细阐述P2P网贷的核心技术驱动力,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是如何被应用于风险评估、反欺诈以及客户服务的,并且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和优化的?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关于领先P2P平台在技术应用上的创新案例,以及这些创新如何帮助它们构建核心竞争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此外,对于P2P网贷的多种业务模式,如信用贷、抵押贷、供应链金融等,我也充满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些模式的运作机制,它们的优劣势,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它们是如何被选择和组合的。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的P2P网贷投资者,我一直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动态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最近,我偶然间翻阅了一本名为《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机构与模式》的书籍,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从其沉甸甸的份量和专业的封面设计,便足以窥见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个人对于P2P行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其从野蛮生长到逐渐规范化的过程,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想象一下,这本书是否会详细梳理出2008年以来,中国P2P网贷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萌芽走向繁荣,又如何经历了监管的洗礼,最终走向理性发展的轨迹?我特别期待书中对不同时期市场特点的分析,例如,早期阶段平台数量和交易额的爆发式增长,以及后期监管政策出台后,市场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很好奇,作者是否会深入剖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比如技术进步、消费者习惯的演变、还是政策导向的转变。同时,作为一名投资者,对于风险控制和合规运营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平台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贷中管理、以及资产端如何实现合规的项目选择的论述。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案例分析,那就再好不过了,这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经验借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