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
定价: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巴曙松 等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301172773
字数:
页码: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金融衍生品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引发了此类争论。
然而,这个问题并不存在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合理的区分,正确认识不同市场对金融市场带来的不同影响,理应成为分析和评判金融衍生品的逻辑起点。
《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通过整理全球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新数据,分析其作用及变化趋势,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业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初步的参考。
《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是国内首部尝试全面介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以及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的报告,特别针对金融危机中金融衍生品的作用、风险以及表现进行了全面解析和客观评价,总结了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衍生品市场和监管发展的重要走向,以增强全社会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理解与认识,避免对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片面误读。同时,《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将中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放到全球金融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梳理了中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市场现状、监管体系以及投资者结构。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担任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中央青联常委,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国银行(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副部长等职务。
曾担任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担任教授。
主要著作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路径研究》、《美国货币史》(译著)等。
首先,ISDA的先发优势为竞争者树立了进入壁垒,ISDA由少数主要的交易商控制,广大的交易参与者缺乏主导权;其次,ISDA主协议主要针对交易商之间的交易,很少针对终用户和交易商之间的交易;再次,ISDA主协议项下的某些条款具有剧烈放大违约惩罚的特性,有可能造成债务人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惩罚”而导致崩溃,与设立预警机制的初衷背道而驰。尽管如此,随着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以及自律监管效力的进一步加强,ISDA仍然是自律监管的核心国际组织之一。2.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是国际间各证券期货管理机构所组成的国际合作组织。该组织已经通过了110多个决议,所建立的标准和准则对于建立有效的国际证券监管合作机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IOSCO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监管与调控方面重要的国际组织之一。IOSCO自成立以来,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的措施来推进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合作与协调,从而实现其宗旨:首先,:IOSCO及其各个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国际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决议、原则和报告等,为国际证券市场提供了统一的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其次,ISOCO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为各会员提供进行自我评估的标准等措施,监督其会员对IOSCO的决议、标准、准则等的执行情况。这种“自我评估方法”促进了对成员国当前形势细微信息的收集,这些信息不仅涉及法律与规则,也涉及成员国援助国外监管机构能力。后,。ISOCO为打击国际证券与期货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并协助各个国家和地区联合打击这些违法犯罪行为,极大推动和促进了抑制惩罚证券期货欺违法犯罪活动的国际合作。IOSCO尽管本身没有强制执行权,其通过高度重视鼓励各证券委员会提供相互援助,对于监管不力的期货交易活动潜在的体系风险,要求监管者加强相互之间的信息共享与范围更为广泛的监管机构合作。由于很多国家有组织的证券市场或者处于发展之中,或者其证券业的监管由自律组织监管而不是监管来执行,IOSCO成为国际上的多边证券监管组织(见图6-8),几乎所有存在证券交易的国家都是该组织的成员。我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都是IOSCO咨询委员会的会员。
3.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WFE)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国际组织,强调非政治原则。为了加强对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协调,WFE的前身FIBV于1995年组成工作小组,制定了《市场原则》,供各会员交易所参考和适用,以规范各交易所成员的行为。
篇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
章 当前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综述
一、迥然不同的ETD市场和OTC市场
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及结构分析
专题1-1 典型的创新型金融衍生工具——韩国的Kopis 200指数期权
第二章 机构投资者与金融衍生品市场
一、机构投资者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格局:价值链的视角
二、银行:组织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交易商
三、基金公司: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力参与者
四、多角色的保险公司
五、非金融机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新兴力量
第三章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竞争格局
一、环境:从自然垄断到自由竞争
二、产品:从单一品种到一站式服务
三、治理:从会员制到公司制
四、系统:从大厅喊价到电子交易
五、整合:巨无霸的出现
六、EPIGS战略的案例分析:芝加哥交易所集团
第二篇 金融风暴中的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
第四章 金融风暴中的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概况
一、金融危机中基础金融资产的表现
二、处于风暴眼的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
第五章 以CDS为代表的场外衍生品与金融危机
一、CDS市场的超规模发展
二、金融危机爆发前CDS的市场特征
三、CDS市场所蕴含的风险
四、CDS在次级贷款业中的角色
五、金融海啸中CDS的角色
六、CDS市场的新发展
专题5-1 雷曼兄弟破产与CDS市场危机的化解
专题5-2 AIG的倒下与CDS
专题5-3 历次金融危机和金融衍生品
专题5-4 金融衍生品与金融机构的倒闭
第六章 金融危机后金融衍生品发展与监管趋势展望
一、金融衍生品监管面临的挑战:金融危机后的反思
二、金融衍生品监管现状:多种模式共存的监管格局
三、金融衍生品监管的未来与展望
专题6-1 国际监管组织关于金融衍生品监管的指引
专题6-2 金融危机后各国际组织对于衍生品监管的新观点与进展
第三篇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
第七章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交易情况
一、金融衍生产品的主力军:利率衍生品
二、外汇衍生品:汇改后的风险规避器
三、权益类衍生品:快速发展
四、资产支持类结构衍生品:发展举步维艰
专题7-1 海外金融市场中国概念的金融衍生品发展
第八章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
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思路的演变
二、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现有的监管制度
三、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第九章 中国机构投资者与金融衍生品交易
一、商业银行与金融衍生品
二、证券公司与金融衍生品
三、基金公司与金融衍生品
四、非金融企业参与衍生品交易
专题9-1 中国机构投资者投资金融衍生品的案例及反思
专题9-2 金融衍生品与我国金融产品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我最近读到了一本关于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情况的书,虽然具体内容我暂时无法细述,但从书名来看,它无疑触及了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动态的领域。2010年,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消化,但新的增长动力也在孕育。在这种背景下,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无论是其规模、结构还是风险特征,都应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描绘那一时期市场的复杂图景的。比如,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各类衍生品,如期权、期货、掉期等,它们各自的市场规模和交易活跃度是否有所调整?新兴市场的衍生品发展潜力是否显现?而传统发达经济体又面临着哪些挑战?这本书是否有能力梳理清楚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见解?我更关注的是,它是否能够呈现出不同地域、不同类型衍生品在2010年所经历的独特发展路径,以及这些路径背后所折射出的经济和政策信号。一份真正有深度的报告,应该能够超越简单的统计数据,提供更具启发性的分析,带领读者洞察市场变化的本质。
评分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充满变数的年份。2010年,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复苏阶段,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有所缓解,但其深远后果仍在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衍生品市场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我非常想知道,在这份报告中,作者是如何勾勒出2010年全球衍生品市场的全貌的。是否详细分析了各类衍生品,如利率互换、信用违约互换、股指期货等,在这一年中的市场规模、交易量和价格波动情况?此外,我特别关注的是,监管机构在2010年是否出台了新的政策来规范和管理衍生品市场,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再次发生,而这些政策又对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实际影响?这本书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不同地区衍生品市场发展特点的对比分析,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份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脉络。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立马吸引了我,因为2010年对于全球金融市场而言,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经历了前一年的金融风暴,整个市场都在摸索着前进的道路。我想象中的这份报告,应该会对当时全球衍生品市场的整体规模、结构性变化以及风险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比如,在流动性收紧和监管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各类衍生品,从商品期货到场外衍生品,它们各自的市场活跃度和交易模式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我尤其好奇,在这份报告中,是否会深入探讨201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衍生品市场发展上的差异性,例如,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区在监管政策、市场参与者行为以及产品创新方面,各自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此外,我也非常期待这份报告能够揭示出,在2010年,金融衍生品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规避风险以及推动金融创新方面,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一本优秀的报告,不仅要有翔实的数据,更要能提供独到的见解,帮助读者穿越迷雾,看清市场发展的本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醒目的“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对金融市场动态颇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对那些能够揭示市场脉络和未来趋势的报告,我一直抱着非常高的期待。2010年,这是一个在全球金融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年份,经历了前一年的金融危机余波,各国经济都在艰难地复苏与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衍生品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轨迹无疑会折射出宏观经济的走向、监管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变化。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是如何演变的。是创新在停滞,还是新的风险在悄然滋生?监管层面的应对措施是否有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表现又有哪些显著差异?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我对这份报告的期待,不仅仅是对数据和分析的渴求,更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帮助我理解2010年全球金融格局下,衍生品市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这本书是否能提供如此深刻的洞察,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清晰地把握住那个时代的金融脉搏,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评分收到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2010年,一个在金融史上烙下深刻印记的年份,全球经济正从前一年的剧烈动荡中缓慢复苏,而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和风险管理工具,其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轨迹必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这本书的出现,正好满足了我对那个特殊时期市场状况的好奇心。我想知道,经历过2008年金融海啸后,各大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是如何调整衍生品市场的策略和规则的?是更加谨慎的风险控制,还是在新的机遇下寻求创新?这本书能否详细阐述201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在衍生品市场上的表现差异,比如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它们各自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分析,例如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等,它们在2010年的衍生品交易策略上是否有所改变,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本好的报告,应该能够将宏观经济背景、监管政策变化与微观市场行为紧密结合,呈现出一幅清晰而立体的市场发展画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