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中国古代瓷器 9787504485045

(正版) 中国古代瓷器 978750448504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楠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古代瓷器
  • 瓷器
  • 陶瓷
  • 艺术
  • 历史
  • 文物
  • 收藏
  • 鉴赏
  • 文化
  • 工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竹云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045
商品编码:2972079718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瓷器

定价:25.00元

作者:李楠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04485045

字数:

页码:18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瓷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瓷器的故乡,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中国古代瓷器》将按照时代顺序介绍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历程,并突出介绍各个时代具代表性的瓷器品类和器物。

目录


序章 从陶器到瓷器
节 陶器起源与制作
陶器的起源
原始陶器的制作技术
第二节 陶器在中国
我国主要原始文明的陶器
白陶和原始瓷器的出现
瓷器发明以后中国陶器发展略述

章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瓷器
节 商周至战国瓷器的发展
商代至战国原始青瓷的发展演变
原始青瓷的主要烧制窑厂
第二节 两汉瓷器
两汉时期原始青瓷的继续发展
东汉真正瓷器的诞生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瓷器
三国瓷器
两晋瓷器
南北朝瓷器

第二章 隋唐五代宋辽金夏瓷器
节 隋唐五代瓷器
隋代瓷器
唐代瓷器
五代时期的瓷器
第二节 两宋瓷器
两宋五大官窑
两宋八大民窑
第三节 辽金西夏瓷器
辽代瓷器
金代瓷器
西夏瓷器

第三章 辉煌的元明清三代瓷器
节 元明清的制瓷业
元明清三代的景德镇制瓷业
元明清时期其他窑厂的发展
第二节 元明清瓷器的外销与影响
元明清时期中国瓷器的外销
中国制瓷技术的对外影响
第三节 元明清瓷器精品赏鉴
元代瓷器精品赏鉴
明代瓷器精品赏鉴
清代瓷器精品赏鉴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中国古代瓷器》:
  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文化特征,齐家文化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三期文化的陶器由胎质到器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也略有不同。早期陶器以红褐陶为主,器形较小,常见的有侈口罐、单耳罐、高领双耳罐、双耳罐形甑。中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灰陶罕见,器形主要有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镂孔豆和单把鬲等。晚期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灰陶少量出士,陶器除双大耳罐、高领双耳罐外,出现尊、壶、高领折肩罐、双耳彩陶罐、彩陶豆等。
  齐家文化陶器除素面器外,主耍有篮纹、绳纹装饰及极少量的彩陶。篮纹、绳纹一般饰于夹砂罐、双耳罐、单把鬲上,起加固和装饰作用。被发现的彩陶数量和种类都很少,已明显呈衰落之势。多施于泥质红陶上,陶质较粗,多属罐类,有的表面还涂有白色陶衣。彩绘以居多,也有少量红彩和紫彩。彩绘纹饰简单,常见的有菱形纹、网纹、三角纹、波折纹、蝶形纹等。纹饰繁简互见,变化较多,图案组织很有规律,简单明朗,题材也有独到之处。
  ……

序言



华夏流韵:千年陶瓷艺术的璀璨史诗 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土地,孕育了无数辉煌的文明,其中,陶瓷艺术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技术工艺乃至哲学思想,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光辉。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波澜壮阔的陶瓷世界,探索从远古洪荒到近现代工业化生产的漫长历程,领略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器形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一、 源起洪荒:泥土的初醒与文明的曙光(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 一切的辉煌都始于最朴素的原料——泥土。早在距今一万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已掌握了制陶的基本技艺。早期的陶器,质地粗糙,造型古朴,多为生活实用器,如罐、钵、碗等,表面常常装饰着简单的绳纹、指纹或刻划纹。然而,即使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器物,也已展现出人类早期对美的初步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文明的进步,陶瓷艺术迎来了第一次飞跃——陶器向瓷器的演变。龙山文化的黑陶,以其精湛的轮制技艺、乌黑如漆的釉色和薄如蛋壳的器壁,成为史前陶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容器,更是一种艺术品,一种身份的象征。 夏商周时期,中国进入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但陶瓷艺术并未因此停滞。这一时期的原始青瓷逐渐成熟,釉料的应用开始出现,烧造温度也得到提高。虽然仍未完全摆脱陶器的痕迹,但其坚硬的质地、温润的光泽,已隐隐透出瓷器的雏形。同时,以陶器为主的日用器皿依然是主流,造型更加丰富,纹饰也逐渐向写实和抽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 辉煌绽放:瓷都崛起与审美嬗变(汉唐宋元) 汉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釉陶的烧造技术得到极大发展,绿釉、褐釉等色彩的出现,使得陶器更加鲜艳夺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陶俑,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展现了汉代工匠高超的写实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而真正的瓷器,也在汉代开始萌芽,虽然产量不高,但已具备了瓷器的基本特征,为后世的瓷器发展铺平了道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开放包容、繁荣昌盛的时代,陶瓷艺术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唐三彩,作为唐代陶瓷艺术的代表作,以其鲜艳的色彩、瑰丽的釉色和丰富的造型,征服了世界。琉璃般的釉质,绿、黄、白、褐、蓝等色彩交织碰撞,形成斑斓陆离的视觉效果。唐三彩的题材广泛,从神话传说中的瑞兽祥禽,到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无不形态逼真,生动传神,充分展现了唐代人民的豪迈气魄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白瓷和青瓷也在唐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邢窑的白瓷,洁白如雪,被誉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越窑的青瓷,则釉色青翠,宛如碧玉,成为“千峰翠色”的经典代表。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瓷器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官窑、民窑竞相发展,涌现出众多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窑口,如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宋瓷画卷。汝窑的釉色如雨过天青,温润内敛,被称为“雨过天青云破处”;官窑和哥窑的开片釉,以其独特的裂纹之美,成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定窑的白瓷,胎薄釉白,刻花、印花、划花工艺精湛,线条流畅,图案秀美;钧窑的窑变釉,色彩变幻莫测,如紫如蓝,又如红如青,被誉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耀州窑的青瓷,刻花、印花装饰手法娴熟,纹饰苍劲有力,画面生动;龙泉窑的青瓷,釉色青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等多种色调,温润如玉,素有“青瓷釉彩,世界之最”的美誉。景德镇窑在宋代也已崭露头角,为后来的元青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瓷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审美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追求的是含蓄、内敛、典雅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元代,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带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审美观念。景德镇窑在元代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创烧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青花瓷。青花瓷以钴蓝色料在白釉上绘画,图案精美,色彩鲜艳,既有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格,又充满了异域情调。青花瓷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陶瓷的色彩体系,并成为之后几个朝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同时,釉里红、卵白釉等也得到了发展,展现出元代陶瓷艺术的多元化和创新精神。 三、 繁华续章:宫廷御用与海外流传(明清) 明清两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景德镇窑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陶瓷生产中心,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品种,奠定了其“瓷都”的地位。 明代,青花瓷继续发展,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以其钴料发色浓艳、笔触有力、图案规整而著称,是明代青花瓷的巅峰之作。此外,釉上彩瓷器也逐渐兴起,如成化斗彩,色彩淡雅,图案精巧,充满文人气息。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等时期的官窑瓷器,代表了明代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清代,中国陶瓷艺术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称为中国瓷器生产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无论在造型、釉色、绘画还是工艺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珐琅彩、粉彩、釉上彩等各种釉上彩瓷器,色彩艳丽,图案精美,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将中国彩瓷推向了新的高峰。景德镇的仿古瓷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能够逼真地仿制宋、元、明各代的名瓷。同时,民窑瓷器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此外,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大量出口海外,赢得了“中国瓷”的美誉,对欧洲乃至世界各国的陶瓷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外销瓷”风格,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四、 时代印记:古瓷的传承与现代的思考 进入近代,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陶瓷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中国人民依然在努力传承和创新着古老的陶瓷技艺。从官窑的衰落到民窑的艰难维系,再到现代陶瓷工业的兴起,中国陶瓷艺术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演变。 本书将从宏观的视角,梳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脉络,深入剖析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窑口、器形、釉色、装饰技法以及文化内涵。我们将看到,陶瓷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载体,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审美、生活方式和历史变迁的生动写照。每一件古代瓷器,都讲述着一段历史,传递着一份情感,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通过对中国古代瓷器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它们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能从中汲取灵感,感悟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思考古老艺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传承。这不仅仅是一次陶瓷艺术的鉴赏之旅,更是一次穿越历史、品味文明的文化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可以说是极具匠心,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中国古代瓷器的敬意。封面采用的材质手感温润,搭配上书名和作者的字体,散发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历史感。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和印刷质量非常出色,封面设计古朴典雅,很有收藏价值。纸张厚实,色彩还原度高,图片清晰细腻,即使是放大查看瓷器上的纹饰细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评分

在选购这本书之前,我曾犹豫了很久,担心市面上的同类书籍质量参差不齐。然而,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的疑虑便烟消云散了。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视觉呈现上的极致追求。精选的图片清晰度惊人,色彩饱和度也恰到好处,将一件件国宝级的瓷器展现得淋漓尽致。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份沉甸甸的分量,就知道它一定汇聚了许多心血。翻开扉页,精美的设计和排版就让人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古代的皇家瓷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