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财富魔杖--获取财富的58堂必修课
定价:36.00元
售价:25.2元,便宜10.8元,折扣70
作者:朱必知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5640149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财富魔杖获取财富的58堂必修课》:穷人艳羡财富,富人追逐财富。赚钱,要心动,更要行动。走进财富课堂,掌握财富魔杖,实现财富梦想。
你甘于现在的拮据生活吗?
你羡慕有钱人吗?
你想过有钱人的生活吗?
要知道,决定一个人一生贫穷的并不是贫困的现状,而是他的思维和观念。
先富脑袋,才能富口袋。
只要改变观念,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富翁。
获取财富的58堂必修课,帮你训练敏锐的头脑和过人的胆识,让你掌握财富魔杖,帮你打开财富之门!
内容提要
《财富魔杖获取财富的58堂必修课》内容简介:你有能力创造财富,你应该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翻开这《财富魔杖获取财富的58堂必修课》吧,只要我们学会富人的思考方式,遵循富人的行动方案,我们就能快速得到财富的眷顾。不要再与财富擦肩而过,让神奇的改变就从现在开始吧!
●不为贫困找借口,要为致富找方法;
●让财富增长,才能守住财富;
●种好摇钱树,才能常摘钱;
●把钱花在点上,钱会越花越多;
●与其想办法省钱,不如想办法赚钱;
●让钱生钱,才是真正的理财;
●与其死守本金,不如借钱生财;
●把工作当成未来的资本;
●打进富人圈,用人脉创造财脉;
●让知识成为你的致富工具;
●学习财富知识,培养金钱头脑;
正确的致富观念,实用的致富手段,相信会给你带来力量,从而成功实现你的财富梦想
目录
章 挥动心态魔杖,编织财富梦想001
1.不要等待机会,主动创造机会003
2.无所畏惧,认准了就去做008
3.处处担心就会消磨信心013
4.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积极主动018
5.贫穷不是碌碌无为的托辞022
6.障碍只是阻挡你的一张纸026
7.不去追求金钱,它会离你越来越远031
8.失败不过是成功前的垫脚石036
9.在困难面前坚强,不在困难面前投降040
第二章 挥动赚钱魔杖,打开财富口袋045
10.只有让财富增长,才能守住财富047
11.穷人只看今天,富人眼望明天052
12.不动脑子,你只能做穷人057
13.在信息阵地打场漂亮仗062
14.赚钱,要心动,更要行动066
15.风险往往与利益共生070
16.种好摇钱树,才能常摘钱075
17.给自己增值,让雪球越滚越大080
18.安于现状永远发不了大财084
第三章 挥动消费魔杖,澈发敛财欲望13189
19.把钱花在点上,钱就会越花越多091
20.与其想办法省钱,不如想办法赚钱095
21.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价值099
22.不要只想买不起,要想如何才能买得起104
23.便宜不一定省钱109
第四章 挥动投资魔杖.促使财富生蛋113
24.让钱生钱才是真正的理财115
25.与其死守本金,不如借钱生财120
26.让钱躺着不动,它也会变懒125
27.钱可以存入银行,但不能都存入银行130
28.理财不在于钱多钱少135
29.要注重保本,更要注重收益141
30.坚持自己判断,不要跟风投资146
31.警惕投资陷阱,不要听人“”151
第五章 挥动事业魔杖,在工作中取财157
32.找一份适合的工作并为之努力159
33.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宽164
34.把工作当成未来的资本169
35.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174
36.眼光不要总盯在工资上178
37.全力做好分内事,努力争取分外事183
38.让思维的火花创造事业奇迹187
39.结果,不做无用之功192
40.时刻想着如何创造利润197
41.会休息才会工作201
第六章 挥动交际魔杖,用人脉换财脉2137
42.打进宫人圈子,不要总跟穷人扎堆209
43.善于经营人脉这座金矿214
44.把利益让给对自己有价值的人219
45.不要死要面子,自尊心也需有弹性224
46.与其“自力更生”,不如“群策群力”229
47.放下高姿态,才能巧社交234.
48.多汲取别人经验,学会造血239
49.抛弃嫉妒之心,欣赏强者,学习强者244
50.要有意识地打听,不要无意识地闲聊250
第七章 挥动教育魔杖,延长财富之路255
51.为未来积累财富“知本”257
52.知识,是财富宝典,也是致富工具.262
53.为目的而学,让学有所用266
54.经验和能力往往比学历重要271
55.学习财富知识,培养金钱头脑276
56.素质高低胜过成绩好坏281
57.学技术为人打工,学管理让人打工.286
58.走进社会课堂,不要光啃书本29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翻开这本书,第一眼吸引我的并不是那些华丽的封面设计,而是它开篇的那种坦诚和直率。作者并没有上来就许诺一个快速致富的神话,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阐述了财富在现代社会中的真实含义,以及它与个人价值、生活品质、乃至人生目标之间的深刻联系。这种开篇的基调,让我感到非常舒服,也对后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个人一直认为,真正的财富积累,绝不仅仅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跳动,它更关乎于你如何利用自己的智慧、时间、以及资源,去创造持续的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满足。这本书似乎也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探讨财富的本质。我希望它能深入浅出地剖析一些普遍存在的财富误区,比如那些让我们陷入“消费陷阱”的心理惯性,或是那些阻碍我们做出明智财务决策的认知偏差。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些障碍,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克服它们,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指导“如何赚钱”的书,而是一本帮助我“如何生活得更富足”的书,这种深度和广度,正是我所追求的。
评分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这本书在“观念重塑”层面的着力。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实现财富的增长,并非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观念在阻碍我们。这本书似乎精准地抓住了这一点,它没有回避那些关于“金钱观”、“消费观”、“投资观”的深层探讨,而是用一种非常开放和引导性的方式,去帮助读者审视自己内心的信念。例如,书中关于“风险认知”的讨论,并没有简单地将风险定义为“坏事”,而是引导我们去理解不同类型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策略来管理和转化风险,使其成为一种机遇。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打破那些束缚我思维的“负面财富信念”,建立起一种更积极、更健康、更具建设性的财富心态。我相信,当我们的内在思维发生改变时,外在的财富状况也必然会随之发生积极的转变。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术”的指导,更是一本“道”的启迪。
评分阅读《财富魔杖--获取财富的58堂必修课》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深入的自我探索和实践的旅程。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将一个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课程”,每一堂都像是一个需要你去理解、去思考、去应用的环节。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财务概念的拆解和解释,它们没有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例如,书中对“复利效应”的阐释,不仅仅是数学公式的展示,更是将其与人生长远的规划相结合,让我深刻体会到时间在财富积累中的巨大力量。此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引人深思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真实而具体,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联系起来,从而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我“怎么做”,更是在引导我“怎么想”,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我对财富的态度和认知,从而为长期的财富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财富”这个概念总是带着一种既渴望又迷茫的态度。市面上关于财富的书籍琳琅满目,很多都充斥着玄之又玄的理论,或者过于浅显的鸡汤,总让我觉得抓不住重点,甚至有些无从下手。直到我偶然翻开了这本《财富魔杖--获取财富的58堂必修课》。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书名和它传递出的那种“必修课”的严肃感,就让我眼前一亮。这不像是一本让你看了几页就觉得“哦,原来如此”然后就束之高阁的书,更像是一门精心设计的课程,似乎承诺着一套系统性的学习路径,引导读者一步步去拆解、去理解、去实践那些通往财富的本质。我尤其期待它在“58堂”这个具体数字上所能提供的详尽和循序渐进的指引,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清晰的逻辑、扎实的案例,甚至可能是一些能激发我深入思考的练习,来帮助我理清那些关于财富的模糊认识,构建起一个更清晰、更可操作的财富蓝图。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提供方法,更能培养一种思维模式,一种长远的财富观,让我不再仅仅是追逐表面的数字,而是真正理解财富的逻辑,掌握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能力。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理财的书籍,但很多都让我感觉像是“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的操作指导。而《财富魔杖--获取财富的58堂必修课》给我的感觉则完全不同。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于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实践性”上的体现,书中提到的很多技巧和策略,都显得非常落地,并且似乎能够被不同背景的人所应用。例如,书中关于“预算管理”的章节,并没有只是简单地要求我们记账,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支出,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预算来优化现金流。更重要的是,它鼓励读者去“主动”管理自己的财务,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状。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能够立刻着手去做的“工具”或“清单”,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切实的行动,并逐步看到效果。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是我认为一本真正有价值的财富书籍应该具备的关键特质,而《财富魔杖》似乎很好地满足了这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