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全球電視産業 跨文化傳播譯叢
定價:49.00元
作者:芭芭拉J. 塞爾茲尼剋
齣版社:浙江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30816914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聯閤製作的各類電視節目像麥當勞一樣遍布世界各地,不僅電視劇、紀錄片是多國閤拍,為兒童製作的卡通片、教育片也是各國閤力完成。電視節目對於觀眾而言,可能是娛樂、消遣、教育、求知,然而節目背後的國際聯閤製作,卻是全球化與本土化、國際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角力,各國資本的競爭,文化的輸入和輸齣,公民意識的培養,文化霸權的打破與鞏固,乃至國傢形象的塑造。本書迴顧瞭國際聯閤製作的曆史,並且通過案例闡釋瞭閤拍電視節目的各種影響,以及國際聯閤製作如何共同生産文化。
內容提要
目錄
緻 謝
引 言:地球村裏的“麥電視” 1
“有效的反應策略”——國際聯閤製作的曆史7
“完全真實”——國際聯閤製作的優點 17
“全球文化霸權”——國際聯閤製作的缺點 21
“利用復雜的詭計遍布全球”——國際聯閤製作的內容與文化 26
章 無國界曆史:全球虛構30
全球愛曆史 31
英語:主導語言 34
全球觀眾的意識形態 38
穿越空間與地點的冒險 42
誰想長生不老:《高地人》 53
第二章 清晰、有力的品牌形象:作為營銷工具的英國電視71
品牌化 72
英國的國傢品牌 76
“帶有英國口音的英國電視”——“傳承”牌 77
縱橫歐美的潮流:英國的“新潮”牌 82
清晰、有力的品牌形象 86
《傲慢與偏見》與“奧斯汀熱” 90
酷炫的《解密高手》 96
第三章 兒童、公民意識與聯閤製作106
供大於求:20 世紀90 年代的兒童電視 109
賦予公利? 116
傢庭型公民:波利鎮的生活 122
地球公民:生活在《芝麻街》 131
第四章 真相全球化:為全世界製作的紀錄片146
新電視環境下的紀錄片 147
認識論視角下的國際聯閤製作紀錄片 153
曆史之戰:國際聯閤製作的大屠殺紀錄片 155
真實的故事:用科學分析神話故事 165
結 論:現代資本主義的文化嫁接或擴張173
參考 文獻177
索 引195
作者介紹
芭芭拉·J. 塞爾茲尼剋(Barbara J. Selznick),亞利桑那大學媒體藝術學院的副教授,著有《確定的坐席:藝術影院的齣現》(Sure Seaters: The Emergence of Art House Cinema)。
文摘
序言
天哪,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全球電視産業 跨文化傳播譯叢”——光是這幾個字,就勾勒齣瞭一個宏大而又細緻的研究範疇。我一直對電視這種媒介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及其對不同文化産生的深遠影響感到好奇。想想看,同一部電視劇,在不同的國傢和地區播放時,可能會引發多麼截然不同的解讀和反應?這種跨越國界的文化碰撞,究竟是如何發生的?電視節目在傳播過程中,又會如何被當地的文化語境所“改造”或“適應”?它是否會加劇某些文化刻闆印象,還是能促進文化的理解與融閤?我設想,這本書應該會深入探討這些復雜的問題,從電視節目的製作、發行到觀眾的接受,層層剝離,展現齣電視作為一種強大的文化力量,是如何在全球舞颱上扮演著多重角色的。特彆是“譯叢”這個字眼,暗示瞭這是一係列有深度、有理論支撐的研究,而“浙江大學齣版社”也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信心,畢竟國內學術界的嚴謹性是有口皆碑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瞭解,作者芭芭拉·J.塞爾茲尼剋究竟會為我們揭示一個怎樣的全球電視産業的跨文化傳播圖景。
評分我一看到“全球電視産業 跨文化傳播譯叢”這個書名,就覺得這本書絕對是我的菜。我一直對媒體如何塑造我們的認知,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電視這種強大的媒介是如何影響不同文化群體之間的互動感到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不會去研究那些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巨大反響的電視節目,比如某些大型體育賽事轉播,是如何超越國界,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文化事件?或者,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的電視劇,在不同國傢被觀看時,觀眾的解讀和情感反應會有多大的差異?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具體的跨文化傳播過程是怎樣的,有哪些成功的策略,又有哪些可能遇到的障礙。這本書的“譯叢”定位,也暗示瞭它具有一定的學術深度,我猜想作者芭芭拉·J.塞爾茲尼剋一定花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這個領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電視在全球化時代,究竟扮演著一個怎樣的角色——它是促進文化理解的催化劑,還是加劇文化隔閡的推手?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簡直像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口。我一直覺得,電視不僅僅是娛樂,它更是現代社會中一個極其重要的文化載體,它塑造我們的觀念,傳遞我們的價值觀,甚至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而當這個載體走嚮全球,當它被賦予“跨文化傳播”的使命時,其復雜性更是呈指數級增長。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去梳理這個龐雜的體係的?是通過宏觀的理論分析,還是微觀的案例研究?比如,那些曾經風靡全球的韓劇,它們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生根發芽,又如何影響瞭當地的時尚、情感錶達甚至婚戀觀?又或者,西方經典的肥皂劇,在被引入東方市場時,又經曆瞭怎樣的本土化改造?這本書會不會涉及到不同國傢在電視內容審查、節目引進策略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又如何反過來影響瞭跨文化傳播的效果?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能夠理解電視産業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既是文化輸齣的工具,又是文化交流的橋梁,同時還可能成為文化衝突的潛在根源。
評分“全球電視産業 跨文化傳播譯叢”——僅僅這個書名就足以讓我心潮澎湃。作為一個對全球化進程和文化互動著迷的讀者,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一直認為,電視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其影響是無遠弗屆的。而當它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傳播時,所涉及的不僅僅是語言的翻譯,更深層的是文化觀念、價值體係、社會規範的碰撞與融閤。這本書會不會深入剖析那些成功的跨文化電視傳播案例,比如某個紀錄片是如何引發全球對某個社會問題的關注,或者一部動畫片是如何在不同國傢收獲不同年齡層的粉絲?它是否會探討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文化誤讀、刻闆印象的固化,甚至是文化霸權的隱患?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全球電視産業”這個宏大的命題,與“跨文化傳播”這個精細的視角相結閤的。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實用的理論框架,幫助我們理解和分析電視節目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傳播機製和效果?浙江大學齣版社的名字也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專業性有保障。
評分“全球電視産業 跨文化傳播譯叢”——這書名本身就充滿瞭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我一直覺得,電視不僅僅是內容,更是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載體。在如今全球化的時代,電視節目是如何跨越國界,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被接收、被解讀,甚至被重新創造,這其中蘊含著無數有趣的課題。我期待這本書能深入探討這些問題,比如,那些源自西方或東方的影視作品,在進入其他文化圈時,會經曆怎樣的“本土化”改造?這種改造是齣於商業需要,還是為瞭更好地適應當地觀眾的口味和價值觀?書中會不會分析一些具體的案例,讓我們看到電視內容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是如何處理文化差異、規避文化衝突,並最終實現傳播效果的?“譯叢”的定位,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學術嚴謹性和理論貢獻充滿信心,我猜想作者芭芭拉·J.塞爾茲尼剋一定在這方麵有著獨到的見解。這本書是否會為我們提供一個清晰的理論框架,來理解電視作為一種強大的文化工具,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