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櫻花與武士
定價:36.00元
售價:25.2元,便宜10.8元,摺扣70
作者:孔祥旭
齣版社:北京日報齣版社(原同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0-01
ISBN:978780716580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現代日本是怎樣煉成的,新世紀國人思考日本的全新坐標。
繼戴季陶、周作人之後,曆經九年的深入實地考察,一個農林經濟學博士,再次為我們還原日本的真像。日本,無非是這樣。
日本人真的很忠誠嗎?
如果有一個使大傢都能擺脫乾係的理由,武士的忠誠也就煙消雲散瞭。於是當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時,大傢夥兒便都解套瞭。
日本人真的很團結嗎?
一位在日本工作多年的同胞對我說:日本人內部其實鬥得你死我活,隻有當他們麵對外國人時纔特齊心。
日本人真的不怕死嗎?
有時我領著日本朋友在北京觀光。過馬路時,他們總是縮頭縮腦挪不動步,大概是被馬路上人車攢動的情形嚇著瞭;而同胞們那種“勝似閑庭信步”的勁頭,也確實讓日本人見識瞭什麼纔是真正的“尋死的武士道”!
日本人真的守規矩嗎?
日本小孩中間流傳一句口頭語:大傢一起闖紅燈,不害怕。如果失去瞭這種眼光管理,一群日本人在一起就可能像洪水泛濫,毀滅性極強。
日本人真的善於學習嗎?
日本人養成瞭個好腸胃,許多好東西都能消化,還吃得特香。隻是笨頭笨腦的,需要個明白人領著走。
為什麼深入到日本的細節,日本人的錶現與世人所公認的形像差之韆裏呢?現代日本生長和發育的先天基因是什麼呢?這些問題可以從日本的風土細節和其世間規則裏找到答案。日本山多水急,地窄多災,這樣的生存空間所孕育的民族必然是團結、順從的,必然是善於精耕細作和吸收外來文化的,這兩個特徵又相得益彰地培養齣日本人曖昧的氣質與矛盾的性格。
內容提要
本書對決定現代日本成長軌跡的“先天基因”——風土細節和世間規則的進行瞭深入剖析和精闢解讀,不僅真實質感地呈現瞭日本人的文化品格和行為習慣,更揭示瞭日本人細膩、曖昧、不畏死等錶象下順從而固執,孤立又短視的真實性格。
作者從全新的視角,風土細節與世間人情,對日本的文化、社會、經濟、政治、曆史等進行瞭全麵剖析,深刻地指齣日本之所以成為日本,正是其獨特的以高度同化為目的的欺辱製度與文化,日本列島與大陸的地緣關係為這種製度與文化提供瞭充分的營養和精巧的生長空間。
作者曾在日本長期生活,對日本有切身感受,因此本書未受二戰以來世人對日本的某些成見的影響,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有日本流利細節與手資料的特色,但又不受其限製,將它們與中國及至其他民族的特點進行瞭“白描”式的對比分析,所以本書讀來親切質感,新鮮清澈。
曆史上,日本與中國師生關係顛倒往復,近代以來的事件更為這種師生關係加入瞭更多復雜的情懷。如何看待日本,理解日本,成瞭國人經久不解的睏惑。這種睏惑很大程度上齣自於青齣於藍的感情糾葛,如何拋卻它,使國人在新世紀裏以崛起大國客觀平等的眼光看待日本,本書提供瞭一個參考。
目錄
導言 一團矛盾的常識
章 日本的文化品格
一 列島風土與日本文化成長
1.日本的風土論
2.列島的風土
3.日本的風土造就瞭怎樣的“人情”?
二 外部環境與日本文化成長
1.中日間的“適度距離”
2.文明邊緣地區的文化成長
3.“大勢順應”的文化性格
4.善於兼容的哲學傳統
三 細說日本人
1.日本人的血統
2.各地方日本人的性格差異
3.東日本和西日本
第二章 日本人的行為與規則
一 似是而非的所謂常識
1.“和”是日本人的國民性嗎?
2.“恥感文化”的說法成立嗎?
二 生活在“圈”裏的日本人
1.人就是城
2.世間
三 欺辱文化及世間規則
1.“村八分”——共同體的基本機製
2.嫉妒與欺辱
3.自治與懲罰機製
4.世間的規則
四 幾個欺辱文化的顯例
1.不用重典的治安模範社會
2.神風特攻隊與“受辱者之勇”
3.代代傳承的欺辱文化
4.“大同”社會
第三章 日本的政治文化
一 共同體之間的規則
1.無法形成中央集權的原因
2.小國內部的排序原理
3.權力與監督
二 “大道理”和“實際做事”分離的體製
1.錶麵說的和心裏想的不同
2.“名”與“實”分離
第四章 日本人的心魂
一 日本的宗教
1.日常的宗教心
2.基督教無法在現代日本普及
5.八百萬神的國
4.戰後日本的新興宗教
二 日本人的魂
1.魂居何處?
2.日式狂歡節
3.神道的審美倫理
4.死去先人的“用處”
三 武士道精神
1.中國武士與日本武士
2.櫻花與武士
3.武士不畏死的真相
4.武士道的戰術觀
5.武士道的職業觀
四 日本人的情調
1.世間的情調
2.知傷感之心
3.哭泣與悲劇
4.女性化的情調
5.尋死的美學
6.餘味
第五章 日本人的生活藝術
一 日本生活文化的淵源
1.去中國化與去西方化
2.“縮小”還是“放大”?
3.禪宗與日本文化
4.禪宗在日本“結果”
二 從有限到無限的智慧
1.小的就是美的
2.把空間變大的藝術
3.日本庭園:在狹小中創造大世界
三 日常生活的藝術化
1.戴著麵具的日本人
2.茶道裏的中國和日本文化
3. 一齣典型的茶戲
4.“一期一會”的精神狀態
5.嚼菜根的智慧
第六章 日本的技術是怎樣煉成的
一 日本的引進傳統
1.日本人的“開眼”
2.日本人獲取技術的方法與特點
5.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思想”的?
二 日本人的技術傳統
1.日本技術的象徵:摺扇與日本刀
2.“不變”與“流行”
3.一所懸命
4.超過老師的辦法,
三 匠人們的工業技術
1.天生的産業工人
2.日本人的技術路綫
3.日本人的技術特長:組閤與細部
4.匠人的局限
第七章 日本政治的現代化
一 日本如何締造近代民族國傢
1.後發資本主義國傢的主題
2.“l2歲少年”的政治氣質
3.如何利用神話增強民族凝聚力
4.以派閥為核心的政治體製
5.把國傢當做工廠來治理
二 戰後日本的另類民主政治
1.閤縱連橫的政黨體製
2.輪流坐莊的日式民主
3.齣身與齣世
4.政治傢、官僚、地方的鐵三角關係
三 廩議製與共同體的決策方式
第八章 日本崛起的地緣政治因素
一 被人忽視的地緣政治因素
1 中國是日本成功的反麵教材
2.地緣政治因素在日本發展中的作用
二 日本近代化達成的地緣政治因素
1 亞洲近代化過程的地理特點
2.適度刺激下的明治維新
3.利用國際矛盾對外擴張
4.站隊與發展
5.地緣政治因素與近代化
三 日本戰後發展的地緣政治因素
1.改變日本命運的“中國因素”
2.冷戰的大受益者
2.日本人眼裏的美國
4.難以平等相處的日本
第九章 日本經驗:主導工業化
一 日本經濟對中國的啓示作用
二 日本經濟與主導
三 日本經驗:由安排的工業化比賽
1.貿易戰爭的參謀本部通産省
2.直接安排比賽
3.直接指導訓練
4.後發國傢的成功戰略
第十章 日本經濟與日本企業
一 日本經濟的非西方特色
二 日本獨特的企業文化
1.企業是城
2.從“村八分”到“職場八分”
5.不成功的美國化改造
4.獨特的共同體經營體製
5.企業集團是“藩”
三 經濟全球化的挑戰
第十一章 日本人認識社會的方法——以經濟研究方法為例
一 西方經濟學在日本的作用
1.沒有諾貝爾經濟學奬得主的經濟大國
2.日本人如何看待西方經濟學?
二 日本人的經濟方法論
1.超實用的經濟觀
2.“禪宗流”的經濟方法
三 日本實態分析方法的展開及特點
1.調查研究的“政治經濟學”
2.“以一粒沙子看世界”
結束語:多餘的話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孔祥旭,男,45歲,1984年北京師範大學理學學士,1987年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2004年日本鳥取大學博士(農林經濟)。曾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係教員,日本島根大學外國人研究者,現為北京聯閤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教員。 著有《海外商戰傳奇》,參與編譯瞭《簡明帕氏新經
文摘
序言
《櫻花與武士》這個名字,自帶一種古樸而又充滿張力的氣質。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畫麵:漫天飛舞的粉色櫻花,如同雪花般飄落,而在花海之中,一位身著古老服飾的武士,眼神淩厲,手持長刀,正準備迎接一場不可避免的戰鬥。這種強烈的視覺衝擊,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猜想,這本書可能講述瞭一位武士的傳奇一生,他的成長、他的榮耀、他的失落,以及他在亂世中的抉擇。而“櫻花”這個意象,在我看來,可能不僅僅是背景的點綴,它或許象徵著一種稍縱即逝的美好,一種對生命的敬畏,又或者是一種無法逾越的宿命。我希望書中能夠呈現齣那個時代特有的風土人情,比如那些古老的習俗、莊嚴的儀式、以及武士階層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我更期待能在這本書中,讀到那些關於勇氣、忠誠、榮譽以及犧牲的動人故事,那些即使在黑暗的年代,也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這本書,在我心中,已經成為瞭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寶藏,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挖掘它所蘊含的一切。
評分《櫻花與武士》這個書名,帶給我的感受是寜靜與激烈的並存。一方麵,“櫻花”二字,輕易地在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幅柔美、淡雅的畫麵,讓人聯想到春日裏隨風飄散的花瓣,那種輕盈與短暫,仿佛訴說著生命的美好與易逝。而另一方麵,“武士”則是一個充滿力量與肅殺的詞匯,它象徵著堅韌、忠誠、以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氣。這種強烈的反差,讓這本書在我看來,定然不是一部簡單的言情小說,也不會是純粹的戰爭史詩。我猜測,它更可能是在描繪一種文化衝突,或者是在探討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之間的抗爭。我希望書中能夠呈現齣一些令人難忘的人物形象,他們或許內心矛盾重重,但行動卻堅定不移。或許,故事會圍繞著一位在亂世中尋求生存之道的武士展開,他可能麵臨著背叛、失落,甚至是對自身信仰的質疑。而“櫻花”的意象,也許會作為一種精神寄托,或者是一種象徵,貫穿整個故事,提醒著他生命的意義所在。我期待著,在文字的世界裏,找到那種於平凡中見偉大,於短暫中見永恒的動人力量。
評分第一次翻開《櫻花與武士》,就被封麵那淡雅的水墨畫風格吸引瞭。畫麵中,一株怒放的櫻花樹下,一位身著古老武士服的男子,手中握著一把泛著寒光的武士刀,眼神深邃,仿佛藏著無數故事。這種意境的構圖,瞬間就勾起瞭我內心對日本傳統文化的種種想象。我一直對那個時代的武士道精神充滿好奇,那種嚴苛的紀律、對榮譽的執著、以及在生死邊緣遊走的決絕,總讓我覺得既神秘又令人著迷。而櫻花,作為日本的國花,其短暫而絢爛的生命,與武士短暫而輝煌的人生,似乎有著某種隱秘的契閤。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看到那些關於勇氣、忠誠、犧牲以及愛恨情仇的傳奇。或許,它會講述一個關於傢族興衰的故事,或者是一段蕩氣迴腸的愛情悲劇。我甚至可以想象,書中定然會描繪齣許多極具畫麵感的場景:月光下的竹林,硝煙彌漫的戰場,或者是在古老寺廟中進行的莊重儀式。這本書,在我眼中,不僅僅是一部小說,更像是一扇通往遙遠時代的大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開它,去探索那個充滿詩意與殺戮的世界。
評分當我在書店的架子上看到《櫻花與武士》時,它的書名本身就如同一個古老而神秘的符號,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我不禁想象,這究竟是一個怎樣故事?“櫻花”是那麼的柔美、易逝,象徵著生命的美好與短暫;而“武士”則是那麼的堅毅、果決,代錶著一種力量與精神。兩者結閤,似乎暗示著一種深刻的哲學內涵,一種關於生命、死亡、榮譽和責任的思考。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講述一個關於個人在曆史洪流中掙紮求存的故事,一個關於如何在嚴酷的環境下,依然保持內心純淨的故事。它或許會描繪齣那個時代特有的社會背景,比如武士階層的興衰,或者某些重要的曆史事件。而“櫻花”的意象,很可能不僅僅是自然景物的描寫,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它或許代錶著一種理想,一種信仰,又或者是一種無法實現的愛情。我希望作者能通過細膩的筆觸,刻畫齣那些復雜的人物內心世界,讓我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抉擇。這本書,在我看來,一定充滿瞭東方特有的韻味,也蘊含著引人深思的道理。
評分拿到《櫻花與武士》這本書,我第一時間就被它書名本身的意境所打動。它不像那些直白地揭示故事內容的標題,而是用一種極富象徵意義的組閤,激起瞭我強烈的求知欲。櫻花,那種轉瞬即逝卻又絢爛至極的美,總是讓人聯想到生命的短暫與純粹;而武士,則代錶著一種堅韌不拔、不畏生死的精神象徵。將兩者並置,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無數可能的情節:或許是關於一位武士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如同櫻花般綻放;又或許是描繪瞭一段在戰亂年代,一份如櫻花般短暫卻刻骨銘心的愛情。我傾嚮於認為,這本書會深入探討一種超越生死的價值觀,一種在嚴酷環境下依然保持內心情感純粹的哲學。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關於日本傳統美學的內容,比如茶道、花道,或者是庭院設計?這些元素,往往能夠為故事增添一層獨特的文化底蘊,也更容易讓我沉浸其中。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人性中最堅韌的部分,以及在無常命運麵前,如何尋找到內心平靜的答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