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区域金融创新2014卷 辑
定价:36.00元
售价:25.2元,便宜10.8元,折扣70
作者: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49750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近年来,天津金融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首要任务,全面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区域金融创新》是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的主办的学术刊物,在“金融智慧,交流创新”的宗旨上,突出区域金融(特别是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的视角,探索金融改革、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
本书收纳了多位专家、学者对于区域金融的理论、见解,特别是对天津市及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目录
改革:推进金融回归实体经济天津滨海新区社会融资总量测度研究天津金融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推行可转换型运费远期合约 推动天津航运金融发展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预警与实证区域金融稳定评估中国信托业发展及监管体系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缘起、进展和战略选择现阶段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障碍研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区域金融创新2014专辑》这套书,我只能说,它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时光胶囊”式的阅读体验。2014年,在金融领域,我们还在经历着怎样的变革?书中似乎在用一种相对“静态”的方式,为我们定格了那个时期的区域金融创新图景。我特别好奇的是,专辑里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的内容。那个年代,互联网金融刚刚开始兴起,但如何真正将金融服务触及到广袤的农村地区,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期待书中能呈现一些具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利用小额信贷、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及当时比较新兴的移动支付技术,来解决农民的融资难、贷款贵等问题。同时,我也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当时一些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区域发展、引导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2014年,距离现在也有一定的距离了,回看那个时期的探索,或许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金融创新的历史脉络,以及哪些经验仍然具有生命力,哪些则已经被时代淘汰。
评分这套《区域金融创新2014专辑》在我手里已经放了好几天了,一直想找个空闲的时间来好好翻翻,但现实总是那么忙碌。不过,仅从目录和一些粗略的翻阅来看,它所呈现的视野确实足够开阔。我尤其关注的是其中关于“普惠金融”实践的案例分析,感觉作者们不仅仅是在罗列数据,而是试图深入剖析那些在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的改变,让更多普通民众能够获得公平的金融机会。那些具体的例子,比如某个地方银行如何利用移动支付解决了偏远山区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或者某个合作社如何通过风险共担机制,支持了当地的小微企业发展,都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我知道,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而普惠金融更是体现了金融的社会责任。这套专辑似乎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并且通过2014年这个特定年份的视角,回顾和总结了当时区域金融创新的一些亮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我对书中可能涉及到的监管政策调整、技术应用(比如早期的大数据在信贷审批中的初步探索)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经验借鉴都充满了期待。希望读完之后,能对区域金融创新有一个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当下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更能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思路。
评分坦白讲,我对《区域金融创新2014专辑》这套书的兴趣,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金融科技在区域发展中作用的好奇。2014年,正是金融科技概念开始逐渐普及,并且初步显现其影响力的时期。专辑中关于“金融科技在区域金融创新中的应用”的探讨,让我觉得非常值得一读。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当时不同区域是如何尝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来优化金融服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我特别关注的是,专辑是否会分析这些技术在提升金融包容性方面的潜力,比如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让偏远地区、老年群体或者低收入人群更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此外,我也想了解,在2014年,这些新兴技术在区域金融创新中,也可能伴随着哪些新的挑战和风险,例如数据安全、监管滞后以及数字鸿沟等问题。回顾那个时期的探索,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推动区域金融创新,实现普惠金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不得不说,《区域金融创新2014专辑》这本书,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是相当考究的。我特别留意到其中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区域性解决方案”的章节。在2014年,中小企业融资难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不同地区由于自身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所面临的具体挑战也各不相同。我希望这套专辑能够呈现一些非常有针对性的、来自不同区域的创新实践。例如,某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如何通过“产业链金融”模式,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又比如,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如何通过发展“信用保证基金”或者“融资租赁”等创新金融产品,来支持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分析这些模式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在实际操作中是如何克服风险、优化流程的。毕竟,中小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而金融的支持是它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014年的这些探索,对于我们今天仍在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评分说实话,拿到《区域金融创新2014专辑》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创新”这个词在很多时候都显得有些虚泛。然而,当我深入到其中关于“绿色金融”的部分时,我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专辑里对一些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引导、金融产品设计,来支持当地绿色产业发展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例如,关于某沿海城市如何创新推出了“碳排放权回购基金”,来激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以及另一个内陆地区如何构建“绿色信贷担保体系”,降低了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的风险顾虑。这些案例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有实际成效的探索。我尤其欣赏的是,专辑并没有简单地歌颂这些创新,而是也提到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比如绿色项目评估的难度、信息不对称以及短期效益与长期环境效益的平衡等问题。这使得整套专辑显得更加客观和真实。我希望通过阅读这套书,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区域金融创新是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可持续性相互促进的,尤其是在2014年那个时间节点,这些探索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如何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绿色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