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金融危机再思考
定价:48.00元
售价:33.6元,便宜14.4元,折扣70
作者:常巍,薛誉华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017917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破译金融危机密码,解析治理政策困局,反思全景金融风暴,迎接中国经济暖春;危机根源、错综复杂、谁是真正的元凶、经济寒冬困难、中国应如何破冰。
内容提要
当前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总结反思金融危机,将有效进一步防范将来经济发展重蹈覆辙,保证全球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本书深入剖析金融危机的缘起和蔓延路径,解析各个国家和地区对待危机的治理对策。反思华尔街金融风险,有直接原因,更有深层原因;有金融原因,也有经济、政治和社会原因;各国采取的一系列对策措施都是卓有成效的吗?是否也可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金融危机由美国爆发到全球买单,金融全球化带来了什么?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危机中的中国,如何面对可能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尽快找到答案。
目录
前言
上篇 风波突起 全球经济陷入新危机
章 暗潮涌动 美国经济面对新现实
节 美国经济的考察
一、金融法律环境
二、低利率政策
三、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
四、泡沫化的房地产市场繁荣
第二节 次贷与次贷合约
一、次级贷款
二、次贷合约
三、次贷危机
第三节 房贷资产证券化
一、资产证券化
二、资产证券化形式
三、房贷支持证券
四、信用违约掉期
五、缺失的金融创新监管
第二章 风波乍起 日益高涨的金融风险
节 新世纪和贝尔斯登瓦解
一、新世纪倒闭
二、贝尔斯登瓦解
第二节 两房国有和兄弟破产
一、两房国有化经历
二、雷曼兄弟破产保护
第三节 美林与AIG难逃厄运
一、美林证券终被
二、AIG难逃被接管命运
第四节 高盛和摩根被迫转型
一、高盛集团转型
二、摩根集团转型
第五节 花旗集团的资产剥离
一、的金融服务公司
二、危机中的花旗集团
三、花旗剥离不良资产
四、花旗的后危机时代
第三章 惊涛骇浪 险象环生的金融市场
节 危机全面影响美国经济
一、次贷危机袭击美国股市
二、次贷危机波及实体经济
三、次贷危机产生溢出效应
第二节 危机蔓延欧洲各国经济
一、金融业受到全面影响
二、英国北岩银行受挤兑
三、冰岛陷入“国家破产”
第三节 亚洲经济深受沉重打击
一、日本经济受损严重
二、韩国再被爆面临破产
三、饱受冲击的其他国家
中篇 笆促应战 各国全面新干预
第四章 全力拯救 美国力保市场稳定
节 美国经济拯救方案回顾
一、仓促应战全力挽救
二、金融救援计划
三、经济刺激计划
第二节 金融救助计划思考
一、深不可测的问题资产
二、救助成本能否收回
三、救助资金由谁负担
四、救助计划被迫转向
第五章 齐心协力 全球共同应对灾难
节 欧洲各国走向协调
一、各自为政各国纷纷注资
二、协调统一政策联动
三、救助效率低下政策变保守
第二节 亚洲各国各自为战
一、日本方案频出
二、韩国全力应对
下篇 全面反思 金融危机引发新思考
第六章 祸起萧墙 华尔街模式孕育风险
节 华尔街曾经的辉煌
一、早期的华尔街
二、成长期的华尔街
三、成熟期的华尔街
四、今日的华尔街
第二节 华尔街模式的特征
一、独立投行占据主流
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三、双重多头监管模式
四、全球金融与市场联动
第三节 华尔街模式的缺陷
一、投行大量涉足资金交易
二、富有想象力的衍生工具
三、过于依赖市场自律监管
四、失灵的美国式公司治理
第四节 华尔街模式的重塑
一、创建全新的金融监管
二、重塑管理层道德底线
三、必须改进的金融技术
四、注重金融生态与民主
第七章 奋不顾身 各国政策不计后果
节 政策特征和政策效果
一、各国救助政策的特征
二、各国政策的效果
三、的长期可能效果
第二节 短期政策重点的反思
一、直接注资政策反思
二、国有化政策的反思
三、直接投资政策反思
第三节 长期注重稳定与监管
一、维护金融系统稳定
二、加强金融监管效率
第八章 快速传递 金融全球化双刃剑
节 金融全球化的推崇
一、金融全球化的含义
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三、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的本质
一、金融全球化的表象动因
二、金融全球化的根本动因
三、金融全球化的实质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的效应
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金融全球化的批评
一、金融全球化的內在缺陷
二、构建全球金融稳定体系
第九章 推波助澜 经济全球化冷思考
节 经济全球化的推崇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
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三、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一、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
一、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的批评
一、反全球化运动
二、经济全球化的悖论
第十章 推崇稳定 中国经济稳中取胜
节 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
一、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
二、对中国经济的间接影响
三、中国存在次贷危机压力
四、强化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考
第二节 中国宏观政策内容
一、反应快捷多管齐下
二、扩大內需促进经济
三、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四、及时调整货币政策
五、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第三节 中国政策重点与解析
一、力保中国金融稳定
二、稳定中国经济运行
三、促进行业稳定发展
四、促进行业并购与重组
第四节 提升政策效应的策略思考
一、避免盲目抢资金抢项目
二、力争项目规划论证充分
三、保证资金高效运行
四、保证投入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常巍,女,1973年9月生。金融学博士,现就职于苏州大学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资本市场与投资。先后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研究》《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等专著、教材多部。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等经济类核心期刊
文摘
序言
这本《全球经济的暗流涌动》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徐徐展开了近三十年来全球经济版图的深刻变革。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宏大的叙事能力,将一系列看似孤立的事件串联起来,勾勒出隐藏在繁荣表象之下的复杂结构性问题。从亚洲金融风暴的余波,到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再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每一起重大事件都被置于全球宏观经济的坐标系中进行审视。书中深入剖析了货币政策的演变,特别是量化宽松等非常规工具的兴起及其对资产价格和贫富差距的影响。同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对危机的简单回顾,而是着重探讨了这些危机背后的深层原因,例如金融创新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平衡性以及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缺失。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新兴经济体在其中扮演角色的分析,他们如何从危机中崛起,又如何成为新的不确定性来源,这为理解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你会不自觉地被作者的逻辑所引导,随着他的笔触去探索那些看似混沌的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的清晰脉络。读罢此书,你很难再用简单化的视角看待全球经济的起伏,而是会对其复杂性、联动性和潜在风险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看不见的推手:制度与预期的力量》是一本颇具启发性的读物,它着重强调了在经济运行中,制度性因素和人们的心理预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作者并没有直接去描绘某一场具体的金融海啸,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那些塑造了经济行为和市场反应的“软性”力量。书中深刻地分析了法律法规、监管框架、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环境如何共同构建了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而这些规则的微小变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甚至导致意想不到的经济后果。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预期”的深入剖析,他认为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普遍存在的市场中,人们的集体预期能够自我实现,形成一种强大的“羊群效应”,这种效应在繁荣时期会放大乐观,在恐慌时期则会加剧悲观,从而成为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驱动力。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是流畅而引人入胜的,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洞察,揭示了那些隐藏在经济数据和宏观指标背后的,更为本质的社会和心理机制。读完此书,你会更加理解,为什么即使是看似理性的市场参与者,也常常会受到非理性的力量所左右,而理解这些“看不见的推手”,对于理解经济的未来走向至关重要。
评分《货币的幽灵》是一部关于现代货币理论和实践的深邃哲学思考,它并没有直接叙述某一场具体的金融危机,而是从货币的本质、价值和历史演变出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经济运行的新范式。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探讨了货币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它既是交换的媒介,也是权力的象征,更是社会信任的载体。书中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法定货币的出现、中央银行的职能以及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复杂关系。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挑战了许多传统的经济学观念,比如关于“稀缺性”和“财富创造”的定义,他认为真正的财富并非物质的堆积,而是思想的解放和生产力的提升,而货币作为一种社会契约,其价值更多地源于其背后的共识和信任。在讨论过程中,作者巧妙地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哲学思想,将晦涩的经济概念变得生动而富有启发性。你会在阅读中不断反思,我们所习以为常的经济规则,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坚不可摧?这本书不提供具体的投资建议,也不分析某次危机的具体细节,但它能让你从根源上理解为什么经济社会会发生周期性的动荡,以及货币在其中扮演的复杂且常常被忽视的角色。
评分《资本的循环与困境》是一本充满了智性挑战的著作,它从资本的内在逻辑出发,探讨了资本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运动规律及其可能面临的瓶颈。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并没有像许多经济学著作那样,去分析具体的外生冲击,而是深入挖掘了资本自身的“生命周期”和“内在矛盾”。书中探讨了资本是如何从生产领域流向金融领域,又如何在虚拟经济中不断自我增殖,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它如何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令人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将资本妖魔化,而是试图理解其作为一种力量,是如何驱动创新和发展的,但同时也指出了它过度逐利和追逐短期回报的倾向,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本书引用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历史脉络,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再到后来的金融化研究,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整合。你会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学术气息,作者的论证严谨而深刻,仿佛在解剖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命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即使在没有明显外部诱因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也可能周期性地出现不稳定,因为资本自身的运动规律本身就蕴含着某种内在的“困境”。
评分《失衡的世界:债务与繁荣的悖论》是一部引人深省的著作,它聚焦于全球债务累积的现象,并深刻剖析了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长期影响。作者没有刻意去描绘某一次突发的金融海啸,而是着重揭示了债务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如何在不经意间充斥着全球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从主权债务危机到企业債務泡沫,再到个人消费信贷的失控,本书系统地梳理了债务的多种形态及其相互关联。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通过详实的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展示了高杠杆如何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期而言,却可能吞噬未来的繁荣,并最终导致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他深入探讨了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债务扩张中的行为模式,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共同塑造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仅仅是抱怨债务的危害,而是尝试去理解债务为何会成为现代经济体中如此根深蒂固的组成部分,以及如何在这种“债务驱动型”的增长模式下,潜藏着巨大的结构性脆弱。读完这本书,你对“无债一身轻”的朴素愿望,会在此刻的全球经济图景中显得异常奢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