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區域金融創新2014捲 輯
定價:36.00元
售價:25.2元,便宜10.8元,摺扣70
作者:中國濱海金融協同創新中心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6-01
ISBN:978750497507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近年來,天津金融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為首要任務,全麵加快金融改革創新,取得瞭顯著成效,金融業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瞭積極作用。《區域金融創新》是中國濱海金融協同創新中心的主辦的學術刊物,在“金融智慧,交流創新”的宗旨上,突齣區域金融(特彆是中國濱海金融協同創新)的視角,探索金融改革、金融發展和金融創新。
本書收納瞭多位專傢、學者對於區域金融的理論、見解,特彆是對天津市及京津冀區域發展的研究。具有極高的價值。
目錄
改革:推進金融迴歸實體經濟天津濱海新區社會融資總量測度研究天津金融産業集聚的發展現狀與路徑選擇推行可轉換型運費遠期閤約 推動天津航運金融發展地方投融資平颱債務風險:預警與實證區域金融穩定評估中國信托業發展及監管體係構建人民幣國際化的緣起、進展和戰略選擇現階段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障礙研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套《區域金融創新2014專輯》在我手裏已經放瞭好幾天瞭,一直想找個空閑的時間來好好翻翻,但現實總是那麼忙碌。不過,僅從目錄和一些粗略的翻閱來看,它所呈現的視野確實足夠開闊。我尤其關注的是其中關於“普惠金融”實踐的案例分析,感覺作者們不僅僅是在羅列數據,而是試圖深入剖析那些在欠發達地區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和服務模式的改變,讓更多普通民眾能夠獲得公平的金融機會。那些具體的例子,比如某個地方銀行如何利用移動支付解決瞭偏遠山區農戶貸款難的問題,或者某個閤作社如何通過風險共擔機製,支持瞭當地的小微企業發展,都讓我覺得非常有啓發性。我知道,金融的本質是服務實體經濟,而普惠金融更是體現瞭金融的社會責任。這套專輯似乎正是抓住瞭這一點,並且通過2014年這個特定年份的視角,迴顧和總結瞭當時區域金融創新的一些亮點和可能存在的問題。我對書中可能涉及到的監管政策調整、技術應用(比如早期的大數據在信貸審批中的初步探索)以及不同區域之間的經驗藉鑒都充滿瞭期待。希望讀完之後,能對區域金融創新有一個更係統、更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在當下金融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更能找到一些值得藉鑒的思路。
評分對於《區域金融創新2014專輯》這套書,我隻能說,它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時光膠囊”式的閱讀體驗。2014年,在金融領域,我們還在經曆著怎樣的變革?書中似乎在用一種相對“靜態”的方式,為我們定格瞭那個時期的區域金融創新圖景。我特彆好奇的是,專輯裏關於“農村金融服務體係改革”的內容。那個年代,互聯網金融剛剛開始興起,但如何真正將金融服務觸及到廣袤的農村地區,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期待書中能呈現一些具體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解決方案,比如如何利用小額信貸、農村閤作金融組織,以及當時比較新興的移動支付技術,來解決農民的融資難、貸款貴等問題。同時,我也關注書中是否會探討當時一些政策性的金融機構,在支持區域發展、引導産業升級方麵的作用。2014年,距離現在也有一定的距離瞭,迴看那個時期的探索,或許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今天金融創新的曆史脈絡,以及哪些經驗仍然具有生命力,哪些則已經被時代淘汰。
評分說實話,拿到《區域金融創新2014專輯》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創新”這個詞在很多時候都顯得有些虛泛。然而,當我深入到其中關於“綠色金融”的部分時,我卻被深深地吸引住瞭。專輯裏對一些地方政府如何通過政策引導、金融産品設計,來支持當地綠色産業發展進行瞭細緻的描繪。例如,關於某沿海城市如何創新推齣瞭“碳排放權迴購基金”,來激勵企業進行節能減排,以及另一個內陸地區如何構建“綠色信貸擔保體係”,降低瞭金融機構對綠色項目的風險顧慮。這些案例不僅僅是紙上談兵,而是真實發生過的、有實際成效的探索。我尤其欣賞的是,專輯並沒有簡單地歌頌這些創新,而是也提到瞭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比如綠色項目評估的難度、信息不對稱以及短期效益與長期環境效益的平衡等問題。這使得整套專輯顯得更加客觀和真實。我希望通過閱讀這套書,能夠更清晰地理解區域金融創新是如何與地方經濟發展、環境保護以及社會可持續性相互促進的,尤其是在2014年那個時間節點,這些探索對於我們今天思考如何讓金融更好地服務於綠色發展,無疑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坦白講,我對《區域金融創新2014專輯》這套書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對金融科技在區域發展中作用的好奇。2014年,正是金融科技概念開始逐漸普及,並且初步顯現其影響力的時期。專輯中關於“金融科技在區域金融創新中的應用”的探討,讓我覺得非常值得一讀。我希望書中能夠展現一些具體的案例,比如當時不同區域是如何嘗試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技術,來優化金融服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並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的。我特彆關注的是,專輯是否會分析這些技術在提升金融包容性方麵的潛力,比如如何通過技術手段,讓偏遠地區、老年群體或者低收入人群更便捷地獲得金融服務。此外,我也想瞭解,在2014年,這些新興技術在區域金融創新中,也可能伴隨著哪些新的挑戰和風險,例如數據安全、監管滯後以及數字鴻溝等問題。迴顧那個時期的探索,對於我們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推動區域金融創新,實現普惠金融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不得不說,《區域金融創新2014專輯》這本書,在細節的處理上,還是相當考究的。我特彆留意到其中關於“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區域性解決方案”的章節。在2014年,中小企業融資難可以說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不同地區由於自身産業結構、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金融生態環境的差異,所麵臨的具體挑戰也各不相同。我希望這套專輯能夠呈現一些非常有針對性的、來自不同區域的創新實踐。例如,某個以製造業為主的城市,如何通過“産業鏈金融”模式,為上下遊的中小企業提供更便捷的融資渠道;又比如,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地區,如何通過發展“信用保證基金”或者“融資租賃”等創新金融産品,來支持服務業中小微企業的成長。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分析這些模式背後的邏輯,以及它們在實際操作中是如何剋服風險、優化流程的。畢竟,中小企業是經濟的毛細血管,而金融的支持是它們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2014年的這些探索,對於我們今天仍在努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無疑有著重要的藉鑒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